分享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神经保护的关系、机制及潜在应用》

 医贰叁Doc 2024-05-2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一、引言

在当今的科学研究领域中,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紧密关联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其中,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特殊联系,尤其是在神经保护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引起研究者们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究。这一关系的揭示为理解和应对众多神经系统相关的健康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潜在的策略方向。

图片

图 1 神经系统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连接。神经上皮单元是交互作用的起始点,如文中所解释的,不同的介质穿过上皮屏障,并通过不同途径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

二、肠道微生物概述

肠道微生物构成了一个高度繁杂且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众多的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各类微生物。它们在人体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在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助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以及在免疫系统的调节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微妙而平衡的肠道生态环境。

三、肠道微生物与神经保护的关系

首先,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肠道微生物对神经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积极参与到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成和功能构建过程中。其次,它们能够对神经递质的水平产生调节作用,如血清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的合成与代谢,从而间接地对神经功能进行调控。再者,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神经炎症,有效降低神经炎症对神经细胞造成的损害。此外,保持完整的肠道屏障至关重要,它可以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避免对神经系统带来潜在的负面危害。

图片

四、肠道微生物影响神经保护的机制

微生物-肠-脑轴是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系统交互作用的关键途径,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多元信号的传导。肠道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来调节神经功能。在免疫调节方面,肠道微生物能够对肠道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进行调控,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免疫状态。此外,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等,在神经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

图 2 通过肠道微生物群调节来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主要潜在策略。它们主要包括益生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饮食和诸如维生素之类的补充剂以及情感支持。神经性疼痛可能源于对神经系统的外周、中枢或两者的损伤。

五、潜在临床应用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或许能成为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干预,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也展现出一定的潜力。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方面,肠道微生物可能有助于促进损伤后的修复和功能恢复。同时,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对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提升以及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尽管肠道微生物与神经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渐被认识和重视,但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肠道微生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研究和应用面临一定困难。机制研究的不全面性也限制了对其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此外,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探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推进,肠道微生物在神经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有期望通过更加精准地调节肠道微生物,实现更为卓越的神经保护效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创新性的突破和进步。

总之,肠道微生物与神经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复杂的关系。深入探究其机制以及积极开拓临床应用,将为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和应对神经系统疾病提供重要的途径和契机。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应用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Aerts, M. B., Weterman, M. A. J., Quadri, M., Schelhaas, H. J., Bloem, B. R., Esselink, R. A., et al. (2016). A LRSAM1 Mutation Links Charcot-Marie-Tooth Type 2 to P Arkinson’s Disease. Ann. Clin. Transl Neurol. 3 (2), 146–149. doi:10.1002/ acn3.281 

2. Alam, Z. I., Jenner, A., Daniel, S. E., Lees, A. J., Cairns, N., Marsden, C. D., et al. (1997).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the Parkinsonian Brain: an Apparent Selective Increase in 8-hydroxyguanine Levels in Substantia Nigra. J. Neurochem. 69 (3), 1196–1203. doi:10.1046/j.1471-4159.1997.69031196.x 

3. Alberico, S. L., Cassell, M. D., and Narayanan, N. S. (2015). The Vulnerable Ventral Tegmental Area in Parkinson’s Disease. Basal Ganglia 5 (2-3), 51–55. doi:10.1016/j.baga.2015.06.001 

4. Alexianu, M. E., Ho, B.-K., Mohamed, A. H., La Bella, V., Smith, R. G., and Appel, S. H. (1994). The Role of Calcium-Binding Proteins in Selective Motoneuron Vulnerability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nn. Neurol. 36 (6), 846–858. doi:10.1002/ana.410360608

【Mini Review】| 线粒体与疼痛
【神经免疫】| T细胞与疼痛
【神经免疫】| 不同疼痛状态下神经炎症中的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附原文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