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此文,你的太极拳也能做到“天人合一”

 归本心 2024-05-21 发布于河北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与人关系的核心概念,强调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之身心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北宋五子之一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张载首次在其《正蒙.乾称篇》中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通过学习和修身,人可以与天合一,达到圣人的境界。


老子《道德经》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即道本来就是一,就是天;一生二,二是阴阳,也是两仪;二生三,对于“三”有多种解释,比较普遍的理解为天、地、人三才。


我们中国人对“天”的认识也有两层意思,冯友兰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在中国哲学里,'天’的含义既包括自然,又包括君临自然的上苍。人们使用这词语时,有时着重在'自然’,有时着重在'上苍’。这样来理解'天’的含义,可能较为恰当。”

在常用语言表达中,我国老百姓会准确地区分自然之“天”与上苍之“天”。如“天公作美”之天,其含义就是上苍之天,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天涯海角”之天,其含义就是自然之天,形容极遥远的地方;也有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但含义有别的,如“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第一个“天”是指自然之天不停地轮回运转;第二个“天”则是君临自然、主宰一切的上苍之天;还有的“天”在一个词语中带有双重性。如,“时来天地皆同力”之“天”,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上苍属性。

天人合一是自然属性


现在我们将人体器官与宇宙自然现象作一比较,就会明白天人合一是与生俱有的。

大家知道,一年有四季,人有四肢(两腿两臂);一年十二个月,人有十二大关节(两手、两肘、两肩、两胯、两膝、两踝),体内还有十二正经(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一年有365天,人体有365个穴位;农历一年有24个节气,人体有24节脊椎,每个月有两个节气;人体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小腸、大腸、膀胱、三焦),五脏对应五行(也称五运):水、火、木、金、土,六腑对应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道家修炼者总结,24个节气对应24节脊椎,每个节气当天,无论打坐还是站桩意守一节脊椎,一年下来24节脊椎各炼一遍宿疾皆消,若是在节气当天当时炼功效果更佳;其顺序应在“冬至”那天从命门开始,依次沿脊柱向上,因为冬至一阳初始,命门是肾脏位置,肾属水,水是生命之源。道家还认为,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小周天,而修炼者壬督二脉运转一圈也称为小周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个大周天,而人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运转一圈也称大周天。由此可见,天人合一是不争的事实。


违背了天人合一的准则,就要受到天(自然)的惩罚。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其生、长、盛、衰、亡,休、养、作、息,都应该契合天地这个大宇宙,自然消长,和谐共生。可是,一度时期无限放大了人们后天的能量,混淆了理想与现实的界线,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实施大面积的围湖造田,毁林造田;过度开发;转基因粮食和垃圾食品屡屡不断;日本人甚至将核废水倾倒在大海里,这种倒行逆施、违反天道的做法,必将导致天怒人怨。最终会遭到天(自然)的惩罚。为什么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地震、海啸、台风、地层断裂、沙尘暴、泥石流、山洪、干旱、大面积疫情等自然灾害,比过去几个世纪都多。其实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恣意行为的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尊重天人合一


我们中国人无论是匆匆赶路,还是埋头干活,或者出门之前都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来望望天,为什么?

图片

本文作者(右)向前辈曾昭生请教

我个人认为,一是敬仰,二是天人合一;我们的祖先无论其受教育程度如何,文化程度高低,那怕是文盲,都主张身心健康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人与宇宙天地乃至万物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平等存在的。如农耕时代以狩猎为主的民族,就强调“举枪不打三春鸟”和“冬季围猎”,因为春夏是动物繁殖的季节,秋天是动物生长的季节。

还有,古人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土地有土地神;其目的是告诫后人,这些都是有神统制的,是不能随便胡采乱伐滥开的。让人们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从而自觉地保护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并与其和谐共生。

太极拳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形式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她传递的是老庄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践行的是中国人以柔克刚的思想智慧;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刘瑞先生所著《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讲到:“宇宙鸿蒙、天地未分之时,天与地浑然一气,恍恍惚惚其中含有三直、四顺、六合、四大节、八小节,恰似母体中孕育的胚胎,虽在恍惚迷离之中,却未见其气有撇有停,或无主宰而踏长流水。人身亦如天地是浑然一气,天有三直上、中、下,人有三直头、身、腿;天有四顺寒、温、暑、凉,人身亦有四顺手、身、腿、脚;天地有六合上、下、四方,人身亦有手脚、肘膝、膀胱、心意、气力、筋骨之六合……天地旋转时未见有撇有停是气数;人身气血营卫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也是不撇不停,亦是气数。天地主宰是理,不流水是节候;人身主宰是心,不流水是节制。既然人身皆太极,天地是大宇宙,人身亦同天地是小宇宙。所以,习练太极拳必须大小宇宙同步运行,节奏吻合。”


又曰:“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讲究处处合于圆,怎么才能实现呢?

“空圆”:

图片
图片

一招一式都要练成空圆,即无极。就是说,练太极拳先得有无极基础,有太极拳之根源,每式以划圆、转圆、走圆、弧线运动为主,且不准断续凸凹。

“三直”:

图片
图片

头直,是收颌正项;身直,是收腹正腰,不前俯后仰、左右倾斜,不扭腰掉胯,自然上下成直;腿直,是脚踏地面,小腿至膝保持与地面垂直,使臀部微微向前,既能减轻腰部生理弯曲,又能使尾闾达于中正顺直,使三直落到实处。

“四顺”:

图片
图片

顺手、顺身、顺腿、顺脚。如何做到四顺呢?须是手向左身顺之去,腿向左脚顺之去,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顺势而动,切不可抬高移动身体之重心,向右亦然。

“六合”:

图片
图片

行拳走架时要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这又与天地上下四方之六合相吻合。

“四大节、八小节”:

图片
图片

两膀两胯为四大节,八小节:两手、两肘、两膝、两足,节节随膀胯依次运动勿令僵滞,自然顺随合一。

“不撇不停”:

图片
图片

每个动作左手动右手不动为撇,右手动左手不动亦为撇;脚之动与手不同,不到势时止着不动,将劲打断谓之停。犯此病者,无论如何锻炼,劲不连接,终无效用。

不“流水”:

图片
图片

每一着到“成势”时一顿,意贯下着,是谓势断意不断,如无节奏一混做去谓之流水。犯此病者,到发劲时会因无节制、无定位,致使劲无从发。尤要注意每一顿之同时,要使气行于“四梢”。


一个太极拳修炼者,只要达到了上述规范,在拳架上就基本符合天人合一之要求,虽未达亦不远矣。


打太极拳虽不能让你马上年轻,但十年后周围人都老了,而你却还年轻;打太极拳不能让你马上健康,但几十年后同龄人大都往医院跑的时候,而你仍在打太极拳;打太极拳不能确保你长命百岁,但当你到了九十九岁的时候,仍然能够生活自理。因为太极拳践行的是天人合一的理论。

 图片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刘伟

电话:13593710050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149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