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健委成立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是否会对心理行业加强管理?

 古月映雪 2024-05-2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你好,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业媒体:心榜。

壹心理是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广大的心理从业者,帮助大家在专业上成长和进步。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消息:

2024年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的通知,并随通知附上三份附件,详细介绍了工作组的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组成人员名单。

文件规定,本次工作组的任期为三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下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指导下展开工作,“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关工作落实,积极发挥专家作用”。工作的重点包括为全国各地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评估、总结,参与制定工作方案、管理制度、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及建议等。

众所周知,心理行业一直以来,因为监管缺失和缺乏固定规范,常常滋生各种乱象,而本次专家组成立的目的之一,是“参与研究制订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和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等”,其中是否会涉及到对心理咨询行业(包括行业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与“评估”?是否会发挥专家优势,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标准?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而从公布的名单来看,本次专家组的成员来源相当多元,包含国家卫健系统、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地方医院,甚至包含了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来自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专家参与,或许是因为近年来持续爆发出来的青少年中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名单组成人员的多元,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仅靠心理专家是不够的,它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程。随着建设工作的展开与深入,后续应该会有更多来自其他行业、系统的专家参与进来(比如针对全社会的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是否可能引入相关研究方面的专家?)。

专家组的成立,也意味着我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后续效果如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下面是文件的详细内容:

图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的通知

国卫办医政函〔2024〕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卫生健康委:    

为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关工作落实,积极发挥专家作用,经商有关部门,我委决定成立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以下简称专家工作组)。现将专家工作组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名单印发给你们,请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专家工作组任期自2024年5月8日至2027年5月8日,我委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对成员进行调整。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2019年1月8日成立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专家工作组同时撤销。

附件:

1.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工作机制

2.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工作职责

3.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名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4年5月8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图片
 附件1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工作机制 

一、专家工作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任期 3 年。 

二、专家工作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指导下具体开展工作。 

三、专家工作组成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各类学术行为,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有关工作依法依规、平稳有序开展。 

四、专家工作组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请示、报告工 作,应当按程序在专家工作组内部进行讨论,形成书面材料 请示、报告。 

五、以专家工作组及其成员名义参加评审评价、调研督导、学术研究、会议论坛、宣传报道、编写书籍、撰写论文、 政策咨询等相关活动的,应当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同意。 

六、专家工作组及其成员在开展相关活动过程中,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利用专家工作组成员身份牟取不正当利益。 

七、专家工作组成员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按程序免除或同意其辞去职务,并将有关 情况通报成员所在单位及推荐单位: 

  1. 主动申请辞去职务的;

2.因身体、年龄及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履职的; 

3.累计 2 次无故不参加专家工作组会议或有关工作,不 履行工作职责的; 

4.未经同意,组织开展或参加有关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情节严重的; 

5.存在违法违纪、学术不端情形或者违反职业道德的; 

6.其他原因不能或不宜担任专家工作组成员的。 

八、专家工作组成员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单位及推荐单位报告参加专家工作组工作情况。

图片
 附件2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工作职责

一、对各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二、参与总结各地典型做法和试点经验。 

三、参与研究制订进一步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和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等。 

四、为各省级卫生健康等部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五、了解、掌握和研究国(境)内外社会心理服务领域 理论、技术与服务实践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相关信息和专家意见建议。 

六、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图片
 附件3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工作组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 里 常州市德安医院 

马 宁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王晓蕾 北京警察学院 

王淑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邓明国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向小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刘松怀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闫 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汤艳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 

那爱国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江北医院 

孙 菊 武汉大学 

张俊超 华中科技大学 

张潇敏 青岛市即墨区司法局 

陆 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邵志豪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周 勇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 

柳 毅 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 

姚贵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董 奇 北京师范大学 

程万军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蔡 军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戴正清 武汉大学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