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教程】写意山水教程--《古木半落叶秋风》

 知足常乐的藏馆 2024-05-21 发布于广东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蕴含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这种意识反映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描绘山水,艺术家们追求的不仅是美的表现,更深层次的追求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是对自然、人类和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山被视为德的象征,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水则象征着柔情和智慧,代表着生命的流动和灵性的表达。因此,通过山水画,艺术家们试图表达自己对道德、品德和人性的理解,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传统精神激励着一些文人士大夫远离尘世纷扰,沉浸于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因此,中国山水画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修养的体现。通过观赏山水画,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思考,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体会到心灵与自然的深刻共鸣。这种传统精神将继续激励着后人,引领他们在山水间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写意《古木半落叶秋风》绘画教程

图片

第一步:先画出前面的大树,注意大树的姿态,粗细过渡要自然。画树先立干,再出枝增叶,中锋用笔勾树干,树枝用鹿角法画出。

图片

第二步:画出底部石头,墨色稍重,中锋用笔勾出山石轮廓,披麻皴皴出山石的厚度与质感,用笔要灵活,不必太拘泥,皴擦结合,用笔偏干一点。注意石头在树前树后的墨色浓淡变化。墨色不要太重,画出右侧山石,注意留出山路的位置,不可太僵直。

图片

第三步:画出远处树林,用笔写意,墨色自上而下,浓淡过渡要自然,注意树与树之间的高低起伏变化,画出房屋,不要全露,和树林自然融为一体。

图片

第四步:

在描绘远景山石时,可以先勾出山石的轮廓,突出其高耸的特点。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中侧锋的运用,结合山石的结构,以突出山石的形态和质感。同时,要注意上实下虚的原则,让山石的远近感更加明显。
底部可以运用淡墨晕染过渡,使山石与地面相融合,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透视感。另外,可以描绘云雾缭绕的效果,注意凹凸起伏的变化,表现出山石间若隐若现的神秘感。

图片

第五步:用花青、赭石、朱砂染色。最后整理,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