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醉乡土』说一说“小庄头村的冯家”

 人文华夏 2024-05-21 发布于河北

 博野千年历史,背后的那些历史和精彩故事,影响着一代代博野人。

我醉乡土带您追寻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其中经典故事,激励博野人奔跑追梦。 

说一说“小庄头村的冯家”

博野县城东村同治甲子科举人蒋士悦的元配夫人冯氏,系道光戊子科举人冯如松之女,说起小庄头村的冯氏家族,那也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据《道光戊子科直省同年录》记载:冯如松,字楙轩,号兰谷。行一。嘉庆辛未年九月二十一日生。直隶保定府博野县增生,乙未大挑二等。曾祖文魁;祖玉藻,监生;本生祖玉观,岁贡,训导;父孟华;胞伯景华,庠生。世居城北庄头村。注:道光八年戊子科顺天乡试博野县中式举人共两名:其一,冯如松;其二,王育材。据《保定府志–选举》记载:冯如松,道光八年戊子科举人,磁州训导,府志误作:马如松;王育材,道光二年壬午科副榜,府志记作:王育才。
据《重修广平府志》及《威县志》记载:威县训导,冯如松,博野举人,道光二十七年至咸丰七年任。
据《蒋氏家谱》与《清代朱卷集成》记载:蒋士悦,邑庠生因培子,举人汝霖孙,配冯氏,本县小庄头村道光戊子科举人讳如松公女,寿二十七岁,卒于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三日,阳历四月二十一日,子葆珊,女适易县东娄山村花翎道衔候选员外郎王名等仁。
据《清同知衔同治甲子科举人蒋君碑》记载:先生讳士悦,字怡庵,世居博野之城东村,先生德配冯恭人、李恭人、陈恭人、王恭人均淑慎贤明,为戚族仪表,均先先生没,合葬村南新茔,子二人,长葆珊,冯恭人所出,光绪乙酉科拔贡,己丑科举人,次葆瑢,李恭人所出,辛卯科举人,女一,亦冯恭人出,适易县王氏。
据《同治甲子科顺天乡试蒋士悦同年齿录》记载:娶冯氏,同邑道光戊子科举人,大挑二等,前任广平府磁州威县训导讳如松公女。
据《光绪乙酉科顺天拔贡蒋葆珊同年齿录》记载:妣氏冯,同邑道光戊子科举人,大挑二等,历任磁州威县训导讳如松公女,例封孺人。
据《光绪辛卯科顺天乡试蒋葆瑢同年齿录》记载:前妣氏冯,同邑道光戊子科举人,历任磁州威县训导讳如松公女,贡生名继田胞姊。
冯家世代以耕读传家,重视读书,家教严格,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小庄头村的冯氏家族走出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其代表人物冯克,原名冯佩璋,1914年8月出生,冯克幼年即进入他四伯父开办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十一岁时考入博野高等国民学校,1927年,年仅十三岁的冯克进入北杨村四存中学学习。冯克的四伯父冯丹芳是小庄头村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因此,冯克很小的时候就有缘阅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并在求学中逐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立志为国为民奋斗终生,他的三弟冯国英在他的影响下也参加了革命,投入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潮中。1930年,不满十六周岁的冯克参加了博蠡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共产党员,历任抗日自卫队队长,河北游击军司令部作战参谋,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回民支队参谋长,冀中军区八分区四十一区队参谋长。于1944年5月光荣牺牲,年仅三十岁。
冯氏家族所在的小庄头村,1925年成立了博野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小庄头村党支部,这里是保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也是博蠡起义、高博蠡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小庄头村成为了“红色之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外辐射发展,渲染了整个博野县,正式拉开了保南地区党支部发展的序幕。
附:在这里非常感谢北京市的王博先生,深泽县的毕金光先生,安平县的靳秋立先生,博野县的郑文林老师,县政协文史委的杨颖隽女士,城东村蒋家寨亦政堂的蒋岚女士提供的宝贵资料!

附:资料图片

 



供稿人郭鹏,曾用名立蒙,生于1979年8月,博野县岗子上村人,好文史,喜收藏。希望通过博野乡音栏目广交天下藏友,分享收藏乐趣。


本作品经过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