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玩手机后,我用5件低成本小事,富养自己

 三娃行必有我思 2024-05-21 发布于荷兰

👆三娃行必有我思焉👇关注瑞秋,加⭐星标

文 / 瑞秋

成为妈妈之后,孩子似乎就成了生活的中心。

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深陷在生活的“泥沼”中,找不到自己。

后来才慢慢发现,只有妈妈本身是满格的,才有自然而然流露而出“富余”给孩子。

这些年我减少了很多无所事事刷手机的时间,一直在坚持这几件富养自己的小事,不断给自己充电。

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力量,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1

绘画

去年搬到新家之后,我特地在后院的储物间里腾出一块地,改成我的小画室。
心情烦闷,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的时候,我就钻进我的画画角;沉浸在色彩的世界中,这真的是很治愈的一个过程。
最好的休息,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让大脑换一种思想和状态,去做另一件事情。
画画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事。
怀着老三时,我上过一阵子的绘画课,老三出生后在最忙碌的情况时也没有停下。
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丙烯流体画”,瞬间就爱上了这个特别的绘画的方式,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确定了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向之后,我在网上买了一个丙烯流体画课程,跟着网课学了一阵子。
就这样,流体画成了我沉重生活中的“调节剂”。
一整天的工作,生活和带娃,几乎要榨干我全部的精力和力气后,并不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而是钻进画室里,享受色彩流动带来的美好和治愈。
这个过程就像在探险,充满意外也充满惊喜,看着最后的成品,总是可以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或许是绘画,或许是弹琴,或者是其他的兴趣,世界这么大,不要将自己局限在巴掌大的手机里;还有很多值得尝试的事,勇敢地去做,为自己打造一个“专属小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

2

阅读

过去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和队友2人带3娃,没有任何帮手。
每天的生活忙得不可开交,我几乎没有停下的时刻;即便身体不适甚至精疲力尽,也要咬牙坚持。
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过完紧绷沉重的一天之后,仅剩的力量就是躺在沙发上无止境地刷手机。
累了一天,当然应该拥有刷手机的自由;但是手机这东西,是越刷越空虚,越刷越无力。
对每天的生活没有盼望和斗志,对身边的队友和孩子也有很多不满,对自己也有极大的怀疑和失望。
那样的日子就像被乌云笼罩,每天都活在迷茫和焦虑中。
直到瑞秋重新拾起书本。

读心理书籍,探究心理和情绪的奥秘。

读极简类的书,学习简化生活和情绪。

读婚姻两性书籍,学习夫妻相处之道。

读育儿类书籍,用更好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读小说,通过故事了解人性,品味生活。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想躺平刷手机的时候,不妨选择看书。
静下心来去看书,脚步到不了的地方,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阅读可以带我们去。
一个人之所以会陷于困境和苦痛,以及在生活的鸡毛蒜皮中无法自愈,常常是由于认知不足,读书太少。
然而阅读,是扩展认知和开拓视野的捷径,是为自己充电和累积能量的良方。
在书中遇见不同的人、看见不同的生活、获得新的感悟,让心沉静下来,累积能量,才能继续前行。

3

徒步

我们家有3个孩子,但我们并没有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动物园和主题公园等地方。
这些地方确实好玩,可以瞬间燃起孩子的热情和兴奋,刺激他们多巴胺分泌,让他们尽情释放天性,享受快乐。
然而,我们更愿意相信“大自然”比任何地方都更能给孩子带来平静和愉悦。
我看过一个“20分钟公园理论”,对此甚是认同。该理论说的是每天在户外待上一段时间,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令人重获愉悦,恢复好状态。
这也是我们喜欢的育儿方式,带着3个孩子在大森林里散散步,在绿茵草地上晒晒太阳,去公园走走,在大湖边坐坐,听听鸟叫,看看蓝天白云,看看鲜花绿草......
一到阳光灿烂的周末,我们就会去寻找适合徒步的森林公园,荷兰有很多适合徒步的森林,大部分的路线都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
最长的一次徒步记录是10公里,这对大人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家7岁的老大,5岁的老二,以及3岁的老三全程都没求抱,也没哭闹地走了下来。
我们很为孩子们自豪,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坚持和忍耐,同时也享受到了完成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没事少刷手机,多去外面走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助于我们恢复精力、放松身心,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4

独处

有了孩子之后,我和队友的社交圈几乎变为零,见朋友的次数是屈指可数。
毕竟是两个人独自带孩子,所以我和队友谁都不能说走就走,随意就“抛下”对方和3个孩子,出去和朋友玩乐。那么带孩子的那一方,未免也太过于沉重了。
除非是不得已的应酬,大多时候,我们都是一家人一起行动,去见我们共同的朋友。
不过带着3个孩子去社交,真的不是放松和享受。
所以在带孩子的这些年,我们“拒绝”了很多社交活动,双方都没有经常跟各自朋友出去,而是把仅有的时间和心思都投入家人相处之中。
除此之外,便是享受在各自的独处中。
感受过孩子在身边的身不由己,就更能体会到独处的重要,能够拥有一份可以让自己自由掌控的时间,实属幸运的美事。
每天晚上,我们家3个孩子差不多7点左右就睡了。不单单是因为长身体的孩子需要足够的睡眠,我们也需要有一整个晚上的自由时光。
有时候我也会早早地在清晨起来,享受早晨这段无人打扰的时光。
通过高质量的独处,驱散心中很多的忧愁和烦闷,从而收获了从内心和精神上而来的丰盈。
这样的充电之后,才能以满格的电量面对每日的生活。

5

不过度关注别人

说起来,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朋友圈了。
越长大,就越发现人心之复杂。
看到你过得好,带来的不一定是祝福和掌声,更有可能是嫉妒,甚至怨恨。
看到你过得不好,得到的不一定是怜惜和安慰,可能是幸灾乐祸。
所以我几乎不再发朋友圈,快乐和幸福的事不需要声张,不用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羡慕;辛酸和痛苦的事也没必要说太多,别人的认同反而令自己更加自怜。
不过度关注别人之后,生活就简单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