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傻瓜灸法 · 灸温篇(含案例分享)

 罾事物语 2024-06-03 发布于湖南

编者:熟悉本公众号的朋友,大都受益过宣宾老师的傻瓜灸法,尤其是在之前的新冠疫情中,傻瓜灸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本人就是,中招后连续艾灸两次,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当然也有人总担心艾灸上火而不敢灸,或是灸了后效果不理想。上火与效果欠佳都与艾灸时的温度有很大关系,故宣宾老师又在《傻瓜灸法》一文基础上,再写本文。

傻瓜灸法 · 灸温篇
宣宾

关于傻瓜灸法前面已经做了介绍,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讲下傻瓜灸法非常重要的环节:灸温。
稳定的温度,温温的灸很重要。艾灸是一种传统的健身疗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艾灸方式的不同,其理念也不相同,特别是在艾灸的温度上,傻瓜灸法的灸温要求是温温的即可。

       有很多人做傻瓜灸法时会认为越烫越好,越热才越有效,灸的时候艾条距离皮肤很近,把艾条压得很低,强忍着灼痛感。其实这不是在艾灸而是在烤肉,违背了傻瓜灸法的初衷。
       做傻瓜灸法时保持一种温热不烫的持久火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艾草燃烧时产生的功效,将热感传递到身体内。
       身体一旦感受到灸处烫了,身体会本能地产生对抗,这时艾热停留在皮肤的表面。身体会把附近的水液都调集过来抵消部分热量,这样就很容易消耗身体的水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艾灸后口干舌燥,容易上火的原因。
       有效的傻瓜灸法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温热不烫,方能入臓。正确的傻瓜灸法应该是很舒服的,保持艾热稳定,温温地灸。感觉就像春天冬天晒太阳一样舒服。很多人在灸的过程中还会睡着,说明灸得比较舒适。


       那如何掌握呢?
1、点燃艾条插入灸盒中,以手感知盒底的温度,感觉有点热感即可。
2、灸的过程中,不要一次就把艾条插入底部。有的人过于寒凉,即使艾条贴近皮肤也不感觉烫,这样最容易烫伤。
3、灸的过程中,感觉温度低了,即可将艾条往下插一点,记住:只是一点点!!!因为当灸了一会后,皮肤已适应温热了,似乎对热不敏感了,会让人产生错觉。
4、灸的过程中,有些人比较急躁,喜欢将艾条往下推到底部,似乎这样就可以灸得快一点,实则“欲速则不达”,艾灸侧重的是温灸,持续灸,灸透。
5、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艾灸一定是有烟有火的。
6、在灸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做鱼际和气术,这样可以让人静心体会灸感,也最能感知灸的温度。
7、人的身体是非常灵敏的,只有在温灸的情况下,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时候方能出现灸感,灸感的出现代表经络的畅通,太热侧欲速则不达。掌握温度重中之重。

傻瓜灸法只用一孔、三孔、五孔灸盒。

以上就是宣宾老师的文章。为了印证老师所说,我这里再补充几则本公众号曾发过的案例:

案例一

洁芳:这几天艾灸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之前听过,没有自己亲身体会,其实领悟不到。之前曾老师也说过,是灸,不是烤。大家都说温温就行,不要烫。可是什么温度才叫温温呢?我认为舒服,不觉得烫就是了。帮家人艾灸,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包括上火,出现外感症状。总是以为防寒保暖没做好,觉得防不胜防。外感症状出来,就会加重原有症状了。前天看了案例,说是热烫灸不好,反而是感受不到热量的灸法反而效果很好。

我也请教一个同事,她说是灸,不是炙,微微热,甚至没有搞到暖都行,可以距离20CM。我说是大灸条吧。她说即使是1.8的都可以。这让我很好奇。

我昨晚和今天试验了三个人,只是让他们感到一点暖,皮肤都没有灸红,效果真的很好。例如我女儿一灸就上火,这次不上火。儿子流鼻涕,痰多,皮肤有大片红疹,灸了一个钟。灸的过程中,儿子的红疹由凹凸变平了,而且没有那么红了,面积小了,当场见得到。只是灸完忘记拍照了。早上起来,没有打喷嚏和流鼻涕,一点痰也没有了。因为有鼻炎,这些症状是每天早上都有的,这几天本来是吹风扇加重的。中午给老公灸后背,这几天感冒的不适感好转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案例二

2023年2月14日

塞外雪:我现在更年期……吃不下,睡不着,心烦……怕冷怕风,舌苔发白,还有每天早上的2500下拍百会。因为有时大便也不太好,明明也不结,但就是不容易排出。

宸熙:先艾灸祛寒湿。冬天河水都结冰了,就不流动。人体太寒了,胃肠道就不蠕动。

塞外雪:我原本就想春节过后一定要去找你体验傻瓜灸的,实在熬不住,就先打扰了你。我因为上半年艾灸把自己烤干了,胃吃东西都有摩擦感,所以心里有怕。

宸熙:方法不对,你怎么灸的?

塞外雪:灸的肚子,也没做引火归元,阴液不足了,口干舌燥,睡不着,吃不下。后背部很冷。

宸熙:艾灸时温度不要太高,温温的就行。

2024年1月30日

塞外雪:我已经好很多了,谢谢你哈!吃饭香了,艾灸越来越舒服,不做引火归元都没问题了,没有燥热感。

艾灸效果功不可没。做的最多的是拍百会,小腿黄金线。而且我觉得背部艾灸的功效远远大于腹部的艾灸。腹部和胃部和气术。

宸熙:舌面上水少了,从前艾灸口干舌燥,现在不会了,为什么呢?是不是灸后背不容易上火?现在也不怕冷了?

塞外雪:就是呢,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灸了之后,反而没有口干舌燥的感觉可,而且嘴里都是满满的津液。汗也从最初的大汗珠,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了。

宸熙:秘密在哪里?是控制了温度,还是艾灸前揉了肚子?

塞外雪:温温地灸,一定不能烫。肚子早上醒了揉一会。

案例三

梅芸:今天下午用1.8的艾条灸左侧腹股沟,大约半小时后左腿膝关节处一股热气,好舒服,最后热到脚底。按照班长说的温灸,以前老想热点,有时皮肤都红了,看到班长前几天说的,要温灸,如果太热,皮肤会自动关闭,真的是太受教了我们群真好

另外,要掌控好灸温,跟所用灸盒也有很大关系,早就告诉过大家,除了本公众号推荐的灸盒外,其它网店买的多孔灸盒都不是专门为傻瓜灸法设计的,故都没法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