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多年胆囊息肉,被我一方根除,因为我对中医足够自信:中华几千年的医学文化绝不是吃干饭的

 渐华 2024-05-21 发布于河北



 
在门诊上我见过太多患者,在治疗上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有些患者手术多次,术后又复发,他们大多数人,要么是长期服用西药无果,要么是不愿意接受手术,所以来到了中医这里碰碰运气。这也是这些年大家对于中医的刻板印象。觉得能快刀斩乱麻为什么还要选择中医呢?
 
就拿去年门诊上的一位患者来说,患者今年52岁了,经患者叙述自己十年前就出现了腹部胀痛的症状,但当时就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炎,吃吃药就好了,但是情况一直时好时坏。后来去医院检查出慢性胆囊炎,吃了一段时间的消炎利胆片,效果也不太明显,最初发作间隔比较长,忍忍也就过去了,后来每逢情绪不佳,或者是吃了油腻、生冷以后就发作得厉害。
 
后来又去复查的时候,检查出来了胆囊息肉多发的,最大的已经0.8cm了,当时医院就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很快,手起刀落息肉就没了,患者也松了一口气。
 
谁能想到,过了大半年这息肉又长起来了,这可怎么办呢?难道真的要切除掉胆囊吗?后来经人介绍找到了我。
 
看了患者情况,舌红、苔黄腻,脉弦略涩,脸色发暗。
 
根据患者情况辩证他属于肝郁气滞,痰淤内阻,胆络气血不通。治疗上要以疏肝利胆,化痰祛瘀,软坚散结,化积消瘤为主。
 
于是辨证后开方:柴胡、青皮、金钱草、黄芩、栀子、地鳖虫、白僵蚕、半夏、鳖甲、乌梅、鸡内金、黄芪。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药半个月后,复诊时右上腹胀痛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不适的症状也减轻了很多。于是效不更方患者服用一月去复查息肉已经 从0.6cm缩小到0.3cm,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检查结果显示胆囊正常,息肉消失。
 
肝胆互为表里,患者经常情绪不佳,所以治疗上应该从肝入手,方中用柴胡、青皮疏肝解郁理气。
 
根据患者舌脉等症状,可以判断为痰淤内阻,导致胆络气血不通。所以方中用金钱草、黄芩、栀子清热利湿解毒;白僵蚕、半夏化痰散结;鳖甲软坚散结,又能防利湿伤阴;地鳖虫活血通络。
 
乌梅可以利胆,是治息肉的要药;黄芪益气扶正,防行气药伤正气,又对慢性病的痊愈有促进作用。
 
胆出了问题,必然对消化功能产生影响,所以最后再用一味鸡内金来健胃消食。
 
每次把这些医案分享给大家的时候,都会有支持的,也会有谩骂的。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诋毁自己,乃至是中医的言论,我心里都很不好受。但我更不想让传承几千年的中医就这样陨落,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分享帮助到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