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人比博物馆,更懂告别

 lwdalian 2024-05-21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图|物道 ©

物道君语:

过好今天,期待明天,我们就是历史本身,我们就是一切的未来。

今天是2024年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然而近日最红火的,既不是哪件博物馆的藏品,也不是哪个特殊的个展,而是各大展馆里的结束语。

说起来,你有注意过博物馆中,最后出门时墙壁上留存的结束语吗?

上海天文馆中写着:“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指引我们对天空保持追问;

图片

图|物道 ©

徐州博物馆说:“让战争离我们远去,愿人类铸剑为犁,永远和平!”让我们重新关注战争对人类的意义;

而国家自然博物馆则提出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让我们借古怀今,对终极问题保持追问,保持思考。

这些结束语既契合场馆主题,又符合地方特色,更是语句精炼,带着悠长的诗意与哲理,令人心驰神往。

今天,物道君便带大家一起来领略这些场馆结束语,体会博物馆中的文字之美。
图片
图|物道 ©


图片


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世界去向何方,取决于我们如何与生命相处。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成都自然博物馆,又名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原本是校内专业的实习基地与陈列室,后续因藏品日益丰厚,便由政府牵头,进行扩建与重修,如今成为了成都市著名的文化地标。

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外观极具辨识度:采用洁白的花岗岩石打造出不规则的切面,远远望去,像一座蜿蜒嶙峋的雪山,侧边修建了玻璃栈道直通二楼,让你亲自体会一番什么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图片

馆内总共分为六个板块,既有展现各类地壳板块的地质环境厅,也有成列矿石、古恐龙化石的矿产资源厅和恐龙厅,还有各类草原、温带森林、热带雨林的珍稀动植物标本厅.....将自然万物从亿万年前起始的演变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个世界从来不止是我们的世界,它同样也是山川草木、飞鸟走兽们的世界。我们的行为,即使再微小,也将影响着无数生灵的命运。世界的未来将会在哪里?在你,在我的手里。
图片


图片


愿我如同虚空和大地,永远支持一切无边众生的生命。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集全面展示、保护和研究藏文化的博物馆。

这里陈列着各式依山而建的藏式建筑模型;或繁复细腻、或粗犷奔放的藏民服饰;各类古历法计算工具和古典文献。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陈列在彩绘展厅里的那副长达618米,由700多幅唐卡组成的《彩绘大观》:
图片

从释迦牟尼得道,吠陀教众神们依次敬献法轮、宝伞等供物,传播吉祥;到风动水轮,须弥山现,天穹如伞,分十二宫,二十八宿,于是宇宙初显;灵猴被观音点化,在雅砻河洞中修行,又与罗刹定亲,诞下子孙,播种田地,便有了藏族的起源......

藏民信佛,热衷于转山转水转佛塔,磕长头煨桑祈平安。这句结束语,也出自《西藏生死书》,以一种宇宙般广博的口吻,将包容与平等献给活着、正在面临死亡或已经去世的一切生命。
图片


图片


这些远古地球居民的历史长达亿万年,
相比之下,人类200万年的发展史是如此短暂,
短暂到让今天的我们对“龙”的时代还只有一知半解。
幸运的是,只要你留神,
就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留下的蛛丝马迹:
也许是历尽艰辛所寻觅到的化石骨骸,
也许是你家后院里悠闲踱步的母鸡。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地球上有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所以很难说,我们人类和居住在深海的生灵们,究竟谁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

而国家海洋博物馆,给了我们一个偷窥深海生物的窗口:
图片

那些从远古时期便存在的生物遗迹;或高大威猛,或灵巧斑斓的各种鱼鸟类标本;还有探险者们从独木舟、到帆船、轮船,一步步探索与了解海洋全貌的珍贵足迹。

逛着逛着,就会发现海洋对我们来说,如此熟悉,却也如此陌生;历史对我们来说如此遥远,却也如此贴近。在生物演化的漫长时光里,我们如同他们人生的过客,时而驻足停留,时而相伴同行,每一次遇见,都如此珍贵,每一次回眸,都值得珍惜。
图片


图片


苏州如诗,是枫桥夜泊船,凌波过横塘; 
苏州如画,是姑苏台上月,人尽似神仙。
且把吴钩看了,转瞬已是千年,但见水袖翩跹,牙板轻拍,吴歈雅绝。
天地悠悠,湖山点点,有一座城是苏州,是江南,既纯粹,又斑斓。
烟波浩渺的太湖,是她的胸怀;奔流不息的长江,是她的血脉;山清水秀的江南,是她的舞台。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既古典,又现代,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一万年的回眸,一万年的等待,
一万年的苏州,继往开来。

苏州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与精美的建筑风格早已声名远扬。
图片

这里有着北宋时期的真珠舍利宝幢,金光璀璨,光华万千;有明代画家沈贞的《秋林观瀑图》,峰林高耸,瀑布磅礴,气势雄浑;还有五代秘色瓷莲花碗,让我们终于知道了究竟何谓“秘色”,何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由贝聿铭亲自操刀设计的场馆飞檐翘角与几何律动相结合,白墙黛瓦,片山假石,既新潮,又婉约,简直是走在了“时尚的前沿”。

而这次的结束语,像是为整个苏博写下的注解:古典滋润的是苏州的魂,现代装点的是苏州的身,有了这灵与肉,苏州,永不老去,一万年,万万年,苏州,越来越好。
图片


图片


冈身揽起文明的源泉,王登上土筑的神坛,巧匠把美玉磨成光润如鉴。
九峰铜尊传吴越,一曲鹤鸣别云间。
华亭的经幢立通衢,青龙的帆樯泊上海。
机杼声里诵唱着先棉,吴侬软语念着烟雨江南。

上海历史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不同,历史博物馆更侧重于展示上海的古今发展与社会文化。

从长江口南岸的一座渔村,如何一步步经历战乱、租界、扩建,成为了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
图片

吴越时期的青铜造像,在展馆里熠熠生辉,唐朝修建的青石经幢,在校园里屹立守望。青龙镇港口如今依旧舳舻相接、帆樯如林,为海外贸易与交流往来不息,棉纺织业已然退出历史舞台,唯剩旧时的织物与杼机还历历在目,述说着昔日的辉煌。

历史是什么?是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生长于此,又长眠于此。口中念着的,仍是吴侬软语,心中存着的,是同一个烟雨江南。

图片


到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博物馆?

B站的博主破产兄弟曾说:“去看看展柜里几千年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审美是什么样的,再转身看看,商业社会批量炮制的流行爆款,是否值得我们一次次买单。

去读读博物馆墙上,规整严谨又厚积薄发的导语是怎么写的,在低头想想网络上的刷屏热梗是否值得我们一次次加入狂欢。

我们的确需要流行的东西,给喧哗的当下一个小小标记,但那绝对不该是生活的全部经纬。所以有的时候我想一个人走进博物馆,不为学到什么目的,也不为历史延续的家国情怀。

图片


我只是暂时想和外面的那个世界离得远一点,慢慢静下来,哪些千百年后还在被欣赏和解读的文物,他们会告诉我,不要慌。“

是啊,不要慌。时间不偏不倚,从古至今,徐徐流淌,在博物馆中记录的是历史,与它们的邂逅构成了一个个现在,而望向它们的我们,身上携带着未来。

如同陕博的结束语,让过去,拥有未来。

过好今天,期待明天,我们就是历史本身,我们就是一切的未来。

图片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有读者反映最近看不到封面头图,因为平台规则调整了,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星标”《物道》公众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和精美封面哦!看图指示,莫错过!
图片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 ·

如果历史有声音,
它会对我们说什么呢?
点击卡片关注,回归中国最初的美。
如若欢喜,请点个赞。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