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5.21

 五多言的空间 2024-05-21 发布于山东

丝丝拉拉的那种感觉,从身体的某个深处传来。是饿了吗?为啥还打了两个嗝。有种结结实实的东西在那里。那里应该还很满,为啥还传递饿的信号呢?

都说现代人吃得太多,运动太少,多食积。也听过有人说,自己明明吃饱了,可还是喜欢再吃一次,爱吃饭。

饥饿,是真的还是假的?

饥,偏重于物质,是身体缺了,需要补充。

饿,偏重于精神,是嘴馋了,想磕打磕打牙齿,拌拌舌头。

饥,必须吃。不然伤身。

饿,也得吃,不然伤心。不过,吃一、两口过过瘾就打住。不然,就会食积。

理论是这样,实际上通常是吃起来就停不下来了。

如果说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后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因为无知而恐惧。那么,对饥饿的恐惧,就是被拉长了的对死亡的恐惧。在每天肉眼可见的不断衰弱中反复地叠加这种恐惧,不断地放大这种恐惧。这种走向死亡的过程可能更具有杀伤力。

那个“抢”字,最能表明这种恐惧传播之迅速,广泛。抢过粮,抢过盐,抢过酱油,抢过菜,抢过鸡蛋。近的,就在疫情期间。远的,可以上溯十几甚至几十年前。

好像,心里总是缺少那个可以让心定下来的安全感。谁见哪个饿死了?生起富足,丰厚的心态真是很难。总觉得赚的还不够,总是有危机感。不知道夜夜睡在粮食堆里的老鼠,会不会做没饭吃的噩梦。

明明没有挨饿的危险,而且街上比比皆是营养过剩的人,为啥还这么贪吃不放筷?据说,人类早期以迁徙采集食物为主,遇到一棵结满甜美果实的树时,一定要尽力地多吃,能摘下来的都摘下来带走。因为,不知道下一次还能不能这么好运气。这种符合当时的生活方式的“真知灼见”就牢固地刻在人类基因里了。

爱吃,不住嘴,不爱运动,是导致现代人脾胃不好的原因。

有个亲戚家的孩子,睡觉不老实,总是跟头把式的满床翻腾。这几年才知道,那是大人把孩子喂得撑着了,所以才睡不踏实。“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多好的老话啊,只是,会说的人不多了,都失传了。

很多时候,小孩子身体不舒服,不爱吃饭,不要勉强孩子吃,饿一顿就好了。

有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就是小时候奶奶给捂巴多了,捂出了病。尤其男孩子,最怕捂巴。记得以前的小孩都穿开裆裤,还有“屁帘”,大冬天的,小孩子满地跑,都冻不着。

自从看见那种说法,说是到出生的时,在哪个属相年度里,占的月份多,就更像哪个属相动物的性格。给自己找到了贪吃的“依据之后”就更加的口无遮拦了。

断断续续的内心斗争一些日子,最终还是决定,再不能这样口无遮拦下去了。这种吃法,是吃不胖的。所以,决定走曲线增肥的道路,适当节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