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张仲景的这2味药,调理脾胃虚寒,可以当茶喝

 感悟_johnson 2024-05-2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有两味药在《伤寒论》中出现的频次非常高,那就是生姜和大枣。

这两味药,每家厨房都有,说是药,其实也是食物,药食同源。

为什么本来是《伤寒论》中的两味药,现在却变成了人们几乎天天都要食用的食品?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大道,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主要针对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还可以解鱼蟹毒。

所以我们日常做饭,做鱼,做虾,炒菜,炒肉,几乎样样都少不了生姜,一个是因为生姜是阳药,对脾胃虚寒非常有效,可以增加胃动力,帮助消化,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生姜有解毒功能,还可以去腥味。

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也是非常好的补益脾胃的要药。

脾喜燥恶湿,胃喜热恶寒,总的来说,脾胃都是喜阳不喜阴,寒湿都为阴,所以一般说脾胃出问题,都是脾胃虚寒。

阳气足了,寒和湿自然就没了。

和生姜比起来,大枣更偏滋阴,一阴一阳,正好配合。

在《伤寒论》里,像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等等,非常多的方剂里都有生姜和大枣。

为什么生姜和大枣如此重要?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不管你是吃饭,还是服药,都必须先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为人体所用。

现在的人很多喜欢用一些滋补药,认为补这补那,对身体好,其实第一步,首先是要把脾胃的运化功能提上来,只有脾胃能消化吸收了,才有可能补进去。

脾胃功能好,吃个馒头那也是大补。

人只要还能吃下饭,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倪海厦老师也讲过,所有的重病,到最后都是没有胃口。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看,古人看一个人的寿命是否到了尽头,也是看他是不是还能吃得下饭。

如果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再昂贵的滋补药,也补不进去,还会成为身体的负担。

对于脾胃虚寒,脾胃不好的朋友,大家可以平时没事泡点姜枣茶来喝。

生姜3片 大枣2个掰开,保温杯冲泡,没事喝两口,对脾胃非常的好。

辨证要点:食欲低下,消化功能不好,手脚温度偏凉,怕风怕冷,舌苔白等。

只要是偏寒症的,都可考虑喝姜枣茶。

哪些人不能用?只有一种,那就是阴虚阳亢之人,也就是六经辨证中的阳明证。

倪海厦老师讲过,阳明无寒症,一派阳热之症肯定是不宜用生姜大枣的,不过现在这种情况的人,非常少。

大部分人都是偏虚寒,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空调,风扇,冷饮,以及一些黑科技食品,搞的大部分人都偏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