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滕王阁序》惊艳了世人,其实后面这首诗更为经典,传诵千年

 再见羊城 2024-05-21 发布于天津

滕王阁自建阁伊始,就成为登临观赏的绝佳之地。自初唐开始,历代数不清的文人骚客登楼观景,留下著名诗文。

仅以诗歌而言,据研究者统计,自唐至明,滕王阁诗作者多达600余人,诗歌数量近1700首,形式上律诗、绝句、古体应有尽有,在古代诗歌史上大放异彩。

而在这一众高手中,排在首位的,自然是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及《滕王阁诗》。

如果说,《滕王阁序》是以铺排渲染的骈文笔法,细致描绘滕王阁壮美而秀丽的秋日景色;

那么,《滕王阁诗》则是以简洁清雅的文字写景抒情,同样是不朽的千古名篇。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滕王阁诗》的构思和用字来看,这首诗是难得的佳作。

全诗围绕滕王阁展开,所见、所闻、所感均得自滕王阁,虽起承转合,变化多端,但始终不离滕王阁。

此诗一开篇,就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和豪华繁盛的宴会;

颔联南浦、西山云雨,凸显滕王阁的高峻雄伟;

颈联由空间转向时间描写,表达物换星移的感慨,从而引出尾联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人生喟叹,让读者也产生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空漠之感,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种写法,得到很多后代诗人的追捧和模仿,如宋代释晦机的《滕王阁》:

“槛外长江去不回,槛前杨柳后人栽。

当时唯有西山在,曾见滕王歌舞来。”

以七绝的形式和省净的语言,表达对滕王阁当年雅集盛况的怀念,抒发作者物是人非的感受。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相当出名的故事:

据说,王勃在写《滕王阁诗》时,特意在结尾空下了一个字,即: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随后,王勃便搁笔而去。

但如此美妙的佳作,怎能缺少一个字呢?阎都督赶忙派人速速追赶。

在南城关,随从终于追上了王勃,并把主人的意思向王勃转述了一遍。王勃听后,微微一笑,让对方伸出右手,摊开手掌,闭上眼睛。

王勃从包袱中取出一支毛笔,在来人的掌心写了一个字,然后告诉他握紧拳头,睁开双眼,迅速返回,等见到主人时,再摊开手掌让主人看字。

就在阎都督手下人追赶王勃之时,在场的文人墨客为了在主人面前显示才华,纷纷献字。

有的说应该填上“水”字,“长江水自流”意境悠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推介自己的文采。

此时,随从气喘吁吁地返回滕王阁。

阎都督和众人满怀期待地让他把手掌摊开,只见掌心洁净如洗,哪有什么字?

阎都督见此情形,不觉怒火中烧,高声骂道:“大胆狂生,竟敢戏弄本都督!”

正当他准备派兵士前往捉拿王勃时,一谋士在旁给他使了个眼色。

都督见状,知道他有话要说,便强压住怒火。

谋士附在都督耳边一番细语,都督脸色立刻阴转晴,令在场的人如坠云雾。

此时,只听阎都督大声说道:“手掌心没有字,表示'空的意思。因此,这个字就是'空字,最后一句诗应为'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个“空”字,当真绝妙,它从空间的阔大和时间的永恒两个维度,动静结合,收束全诗,感慨深邃,气度高远,境界宏大。

据说,多年之后,唐高宗读到《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后,拍案叫绝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于是想马上召见王勃。

只不过,此时的才子早已在探望父亲的返程途中溺水受惊而亡。唐高宗知道后,大叹:“可惜,可惜,可惜!”

唐高宗的三声叹息,又何尝不是我们如今再读王勃诗文时的感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