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真没必要读《资治通鉴》和《曾国藩家书》,因为真救不了你

 nysd2012 2024-05-21 发布于北京

我每次看到别人动不动就推荐《资治通鉴》,《曾国藩家书》,《知行合一王阳明》等书籍,就深感痛心。

没错,我骂的就是冯唐。

没有一本书可以让你变厉害,没有一本书可以带给你全部的智慧。

你扪心自问一下,当你对《资治通鉴》《曾国藩家书》感动心动的时候,是因为知识和智慧本身?

还是仅仅因为他们背后代表的符号——

权谋、阴谋、曾国藩,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笨人也能像曾国藩那样成功?

现在的一种风气是,年轻人把这些书籍,当做了救命稻草似的,好像读了这些书就能变厉害。

我一直说,当一个自称读书的人,他读的书,他推荐的书,全部都是文学、小说、国内的书籍,这个人是有问题的。

真正增长你智慧的东西有很多,我觉得科特勒写的《营销管理》,对你智慧的增加和启发,不会比《曾国藩家书》少。

随便一本大学的《西方社会学教程》,你能学到的智慧,你眼界的开阔,智商的增加,可能甩《曾国藩家书》10条街。

你读一读就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了。

甚至我宁可推荐你看张一鸣的采访、演讲,都不推荐你读曾国藩。

别一提到聪明和智慧,牛逼,就只有曾国藩,王阳明,现在东西方的企业家,贝索斯、任正非、张一鸣、黄峥身上的聪明智慧,一点也不比这些古人少。

希望靠读书让自己变厉害,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对社会的运行规律有着巨大的误解!

人是因自己做的事情,成就的事情,创造的事物而变厉害的,而不是靠读书变厉害的。

除非你是大学教授,搞学科研究的!

人正常的学习路径是,不断去和优秀的人打交道,不断去和社会产生良性互动,不断去面对一些实际困难,然后再解决这种困难。

解决困难,解决问题,才是变强大最快的路径,而不是读书。

而不是说,当自己遇到了不顺利,一生气,埋头转进书里,去《资治通鉴》《曾国藩家书》里寻求安慰,需求厚黑学。

我在职场中,前领导批评过一个每天在上班间隙大量读书的北大毕业的同事。

他说,你上班时间就应该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精进自己的,读书应该放到下班后。

其他人很不理解这句话,我当时就理解了。

这就是我上边说的,实践中是增长智慧和本领的不二途径。

你只有解决问题,解决困难,感受具体的问题,经历完整的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你才会增加智慧,长本事的。

你每天读书是闹哪样?

就像你读了很多传播学的书,可是,你有哪些草根网红懂传播吗?

人家是真正的实战派,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馈的。

别看这些人没读过书,但要真比谁懂传播学,这些人在我看来,比传播学教授厉害多了。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什么都懂,但你就是没做成过一件事。

为什么不去现实生活中,找那些真正做出过一些事情的人学习呢?

他们是多鲜活的素材啊!

字节跳动是如何在Facebook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的?Facebook又如何在谷歌的阴影下突围的?

Facebook在初期阶段,用了哪些增长策略?

这些都蕴含着很深的学问,有着很有用的方法论的。

不只是《资治通鉴》才代表智慧。

最后,讲一个故事。

汉元帝在当太子的时候,看到汉宣帝任用酷吏,就劝谏到,这样做有失仁慈,应该用儒生治国。

汉宣帝非常生气,说了一句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而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汉宣帝的成长经历非常曲折,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差点被杀,丙吉坚持了一个通宵,不让汉武帝派过去的人杀掉刘病已(汉宣帝)。汉武帝但凡晚一点清醒过来,就没有后来的汉宣帝了。

他也是运气特别爆棚的人,一路上净遇好人帮助了,从小在民间长大,极其善于察言观色,和人打交道,知道百姓的疾苦和需求。

作为对比,鲁哀公对孔子说,“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别让《资治通鉴》成为你的深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