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因为收藏着这世间少有的英雄主义

 周听陈说 2024-05-21 发布于江西

BOOK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作者 : 杨素秋

评分 : 9.0

类型:纪实文学

感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因为它守护着人类的真诚、善良和无私,在现实的洪流里还能保持初心,坚持前行的人最难能可贵!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你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吗?还是你觉得世上没必要有图书馆?

2024年元旦,陕西科技大学杨素秋老师出版了自己的新作——《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这既是印在封面吸人眼球的书名,也是摆在眼前引人思考的问题

此书讲述了她在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挂职当了一回“杨局”,暂离校园而置身于官场,用自己真性情去认真地做一件为民的事情——建一座公益性的图书馆。

从选址策划、设计装修、招标采购、到落成开馆,她都亲力亲为,尤其在编制书目上,花了大量心血,请教了众多好友,做出了多版修改......

只为买入大众喜闻乐见且具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是随意批量质量参差不齐的“馆配”书。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提及到了图书馆的三大传统功能:

一是保护人类优秀文明;二是宣传教育;三是满足和提升群众阅读需求。

从作者的亲身经历中,我找到了另一个答案:

因为图书馆收藏着这世间少有的英雄主义。

01

一种秉持初心,知行合一的英雄主义

为了给辛苦建成的图书馆做宣传,杨素秋选择了在大型自媒体上发表文章。

于是,她以自己专业之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文风欢乐且语言通俗的文章《花了半年时间,我们在西安建了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发表在了“贞观”上,引起了广泛热议。

但出于全局考虑,几位领导认为此举此文太出风头,容易引起负面舆情,好在读者期待的都是图书馆的建成与开放,并对杨素秋的付出和坚持大加赞赏。

可在官场看来,这是一种不被提倡且不够成熟的“个人英雄主义”。

对于此事,杨素秋内心一直平展,她觉得“不符合公文样式的文章没有大的错误,抵制馆配,为人民买书没有错,文章是正气不是邪气,拿到哪里都没有错......”

只要初心纯正,那么结果一定不会糟糕。

在后来央视的独家专访中,她因此被评为了“公共选书人”,因为选书建图书馆这件事和公众有关,和每个人有关。

“初心,就是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初心,就是要全心付出,不求回报。

我常常在讲授这样的美学理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中去践行理论,否则,就不是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

在挂职报告中,杨素秋如是写道。

在她的工作和教学之中,她也做到了秉持初心,知行合一

02

一种淡薄名利,追求宁静的英雄主义

有人气的图书馆才有生命力,而它会将这种生命力毫不吝啬地传递给每一个来到这里追逐人生热烈或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开馆以后,图书馆呈现了良好的阅读学习生态,不仅每天会迎来很多读者,还吸引了一些乐于奉献的义工。

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叫苏来的老大爷,每天准点到岗,一丝不苟且乐此不疲地干着整理报刊和书籍的活。

他做义工是闲来无事吗?还是为了行善积德?都不是!

他反复强调:

我不是为人民服务,为社区服务,我不想拔那么高,我只是想在这份工作中能求得心安。

相同能量的人才会互相吸引。

杨素秋不仅用建成的图书馆传播着她的能量,还用真诚而厚重的文字坚守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她热爱教育,不是因为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所带来的体面,而是因为自己年过三十还能持续在高校里收获新的友谊,遇到热烈的孩子。

她热爱文字,因为她觉得在面对文字和思想的时候,像躲进避难所,能够获得宁静与共鸣。并且可以把内心的激荡传递给学生。

无论站在讲台上,还是置身官场中,她始终能保持初心,追求名利之外的那份内心的宁静。

正如她所言:

若走一条人少的路,在官场为群众尽力发声,在家长群里关心孩子的求知欲和快乐,在高校里关注知识和学生,那得内心笃定,才扛得住颠簸。

03

一种穷且益坚,至死不渝的英雄主义

人们为什么而死?

加缪在《鼠疫》提到:

人们过于英雄主义时是在为理念而死,而人应该为其所爱而死。

挂职结束的杨素秋并没有留恋,而是毅然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此次挂职更加让她知道了自己热爱的是什么?坚守的是什么?

她把这一年的繁琐事务,当作内心秩序的训练,因为最初的诗情画意构想几乎都没有实现,除了建设图书馆这件事。

所以她将一砖一瓦一书搭建起来的图书馆视为挂职生活赠予自己的礼物,在回忆起的时候会觉得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每天,其快乐比现在一年的快乐还要多。

但她没有因为挂职的结束而结束对图书馆的关注,依旧会为看到编选书目迟迟未更新上架而担忧。

就像对待长大了的孩子一样,虽然离家了,依旧关心着他的成长。

所以她写成了这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希望理想在现实中居于下风的情况下,可以用文字来焕发新的生命力。

让更多的读者和热爱书籍的人能够穷且益坚地做自己!

就像回忆久美一样,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塔公草原上建成了一座免费为孩子开放的图书馆,名为“纳郎玛”,意为:森林里。

他希望书籍能成为孩子们能够在大山的森林里望向更广阔世界和未来的一个窗口。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杨素秋做到了,久美也做到了...... 

如果我们想做却做不到,不妨到身边的图书馆和附近的书房里找找看看......

那些时常宁静却始终充满生命力的书籍,那些经常孤独但永远不朽的灵魂,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力量和指引方向。

——End——

行文至此,落笔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