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淤血:体内有瘀血,我不吃药,根源多是气虚:气足了,瘀血就散了

 冯名雨艾灸 2024-05-21 发布于河南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照镜子时,脸色总是暗淡无光,感觉没睡饱。而且嘴唇颜色也深,好像发紫,舌头也是紫的,舌下还有两条黑粗的静脉。有人告诉我这是淤血多,但是我也吃了可以活血化瘀的血府逐瘀丸,但是没啥作用,我接下来像搞定淤血问题,该咋办?

血府逐瘀丸吃了之后,身体的淤血问题,没有被解决,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俗话说:「瘀血不除百病生」,淤血在哪里,哪里就容易堵住,如果堵到心脏,会有脑血管问题。

血府逐瘀丸,它能活血化瘀,让气运行得顺畅,还能止疼。

那为啥很多人,用血府逐瘀丸没啥效果呢?

主要是因为有些病人除了血瘀,还会有全身没力气、胃口不好、吃凉的或者油腻的东西就会拉肚子、舌苔又白又腻这些症状。

这是脾气虚、脾阳不够的表现。

血府逐瘀汤没办法补脾气,光是活血行气,只会让本来就虚的身体更糟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重点补补中气、让脾胃健康、温暖脾阳,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四个穴位:

(戳上图,可进店)

1.淤血有啥症状?

第一:舌下本身就有青筋,但是健康状态下,青筋是若隐若现的.

如果舌下青筋,粗大,偏黑,偏紫;

它两边还有特别多网状的、放射状的青筋,这就是舌下络脉的怒张。

这时候你可得小心,身体说不定有血瘀的问题。

第二:很多有淤血的朋友,会出现针扎似的头痛。

第二,如果你心脏有问题,老是出现胸前区疼痛,疼痛的位置比较固定,也是像针扎一样疼,那就有可能是瘀血阻滞心脉。

第四,有些有老胃病的人,胃疼得在地上打滚,就像针扎、刀割似的,这种胃痛也是瘀血型胃痛。

还有好多女性会出现乳房胀痛、肋骨胀痛、小腹胀痛,像痛经这种问题,也极有可能和淤血有关。

2.淤血咋解决?

第一:血海穴

血海穴,就是:「血液的海洋」,专门解决和血液相关的问题。

这血海穴啊,不光能活血化瘀,补血效果也挺不错的。

像血虚啦、血瘀啦,还有些人血虚生风导致身上痒痒啊、有皮肤病啊、过敏啥的。

用这个血海穴,能有挺好的调理作用。

需要说下,血海穴艾灸时间和温度,温温的就行。

我通常是手持1.8厘米石磨艾条,距离血海穴3-5厘米,找个最舒服的位置,进行艾灸。

「血海穴」:屈膝90度,膝盖骨内侧端,往上2寸。

第二:膈俞穴

膈俞穴,在咱后背、肩胛骨那儿,属于八会穴里的「血会膈俞」。

每天早上,我去大街的公园遛弯,都能看到一些朋友,拿后背去撞树,正好就撞到这个穴位。

这穴位帮咱活血的效果确实挺好的。这俩穴位可是活血化瘀最好用的穴位。

「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咱后背肩胛骨的最下边,划一条横线,横线和脊柱相交的位置,就是第七胸椎。

从咱脊柱中间到肩胛骨内侧缘是三寸,中间那个点就是一点五寸,这就是膈腧穴。

第三:开四关。

但是咱不光得活血化瘀,还得行气。

气是血的统帅,血是气的母亲,想让血液顺顺利利地运行,那就得行气。

那有哪两个穴位能帮咱调节全身的气机呢?

最好用的就是开四关。

啥叫开四关呢?咱身体有四个重要的关卡,把这四个关卡打开了,你就会发现全身的气机都有非常好的调畅、通畅、行气止痛的作用。

那四个关卡都叫啥呢?既:两个合谷穴和两个太冲穴。

那两个合谷穴在手背虎口的位置,我习惯把小号滤烟艾灸罐绑在虎口直接艾灸。

平时头痛、头面疼痛啊,甚至胃痛时,按揉虎口,会有一股很明显的酸麻胀的感觉,一定得贴着骨头按,这样止痛效果才好。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可以解决所有和肝相关的病症。

「肝主疏泄」,是体内的交警,主管身体气的运行。

所以,太冲穴有很好的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太冲穴」:它在咱脚的大指和二指中间,顺着指缝往骨头连接的地方往上推,推到推不动的地方,骨头前方凹陷处,那就是太冲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