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悉达多》:经历5种身份觉醒的悉达多告诉我们,得道如智慧般无法言传,只能去经历和体验。

 迦境 2024-05-21 发布于浙江

你好呀,我是迦境。

今天我们来一起共读《悉达多》。此书是诺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出版于1922年,已经被翻译成39种语言,畅销全球。

小说主要讲述了悉达多出世、入世再到出世的过程,此书虽然仅有100多页,但后劲很大,像是细数了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值得我们细细体悟,对照己身,远离内耗。

在书中的17章,乔达文再次遇到了河边的悉达多,悉达多说:“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

而这些证悟是悉达多经历5种身份的转变,在变化中不断思考和觉醒,得道与智慧都是需要我们不断经历和体验过程后,才能顿悟的。

No.1

婆罗门之子

悉达多出生于婆罗门家庭,高贵聪颖,备受瞩目,是未来的婆罗门之王。可天之骄子的他,却一直觉得灵魂不安,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阿特曼”智慧。于是,他经过冥想和思考,毅然决然地决定离开优渥的家庭,去经历出世的求道之路。

No.2

林中沙门

于是悉达多成为林中沙门,不屑于世人做的一切,认为生活即是折磨,渴望堕入空无。他修习克己和禅定,却总是从“无我”回归于我,未能学到“道中之道”,而不得解脱。于是,他反复思考,认为三年的沙门修习并不能让人证悟涅槃,于是决定离开,去亲自去聆听佛陀的宣法。

No.3

尘世俗人

悉达多在聆听乔达摩的法义之后,发现它的漏洞和缺口,认为法义并不能让他找到自我。在和朋友乔达多分别之后,他不断深思,在寻找大梵的道路上,他发现在把自己迷失了。于是决定入世,重新认识自己。

在迦摩罗的身上学习爱欲和美色,在迦摩施瓦弥处学习权利和财富,追求感官的欢愉的同时,品尝了财富、情欲和权力的滋味。种种经历过后,悉达多再次陷入深思,他厌恶尘世中的俗人自己,这也不是他所追寻的道。

No.4

河边的摆渡人

悉达多逃离城邑,在他跳河自杀前突然认清自己,重获新生。他留在河边,倾听河水,和船夫瓦酥迪瓦一起成为摆渡人,渡世人过河。所有的经历,让他知道他的道需要向河水学习,体悟时间的虚无,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No.5

孩子的父亲

儿子的出现,让悉达多欢喜;儿子的出逃,又让悉达多困苦。这使他成为了世人,与最开始不屑于世人的所作所为相反,他又理解了世人。在船夫瓦酥迪瓦帮助下,在不断向河水学习的过程中,他最终学会了不再与命运搏斗,不再与意志作对,到达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悉达多说:“他唯一的事便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与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如果没有经历以上一次次身份的转变,我想悉达多是不能领悟得道的。因为智慧和知识不同,智慧不可以一蹴而就。

知识是认识世界智慧是与世界相处。只要你足够勤奋,一天里你就可以掌握很多知识。智慧呢,总是要经历了一件一件的事,才能知道怎样最合适。

内心的成长与觉醒,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有足够的人生经历才可以达成。听来的只是知识,做过的才是智慧。

知识可以学习,但智慧的生起,必须亲自去经历。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的道在哪里。

所以不要害怕,所有我们经历的好的坏的,都是生成我们智慧的基础,也是为我们寻找自己道的积累。

请倾听,接纳,包容,思考,包容,爱……一起共勉。

▲链接我

一起读书

一起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