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传奇

 昵称14934981 2024-05-22 发布于辽宁

1926年10月,国民党中央与各省区党部代表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决议: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除黄埔外可于其他各省地方设立之。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就是俗称的黄埔军校。

1926年10月,北伐军收复武汉。黄埔军校教育长方鼎英提出设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建议,校长蒋介石采纳了。

主持武汉分校的是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但他因军务繁忙,委托包惠僧为筹备处主任,负责具体筹备。

1926年11月,黄埔军校的一部分,包括政治大队、炮兵大队等,随着广州革命政府迁到了武汉,定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1927年3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吴玉章将武汉分校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议案。

************

1

校长、政治总教官、教育长

************

武汉分校设在武昌张之洞路两湖书院,今湖北医学院旧址。

武汉分校的学生,开学之初有2900人,其中有从豫、皖、鲁、晋、陕、甘、直隶、热河等地录取的新生1180人,有黄埔老生1700余名。分为政治大队、炮兵大队、入伍生总队、女生大队。

入伍生总队,下辖三个大队及女生队,是国民革命军收复武汉后招考的新生。入伍生总队长为蔡腾蛟。

这次招考很严格,没有中等学校以上文化程度的很难被录取,所以学生的文化程度比黄埔前几期要高一些。

学兵团。后来又增加了来武汉投考而未被录取的青年所组成的总司令部学兵团,其团址设在武昌南门外的南湖营房。该团隶属分校,是分校的组成部分。

邓演达

武汉分校由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任校长,国民党另外一个领袖汪精卫任党代表。但当时蒋介石远在江西南昌指挥战事,汪精卫更是人在国外,所以就由在武汉声望如日中天的邓演达出任代理校长。

邓演达处事决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留丝毫情面和余地,所以向他请示问题或陈述意见,没有敢多说半句话的。

邓演达对学生们说:

你们是一颗螺丝钉,钉在哪里,就在哪里。

邓演达平时很少和学生见面,除非有大的集会,他才参加。

张治中

学校日常校务的负责人是教育长张治中。张治中还兼任学兵团团长。

教育长之下,设有总队长、大队长、政治总教官、军事总教官、各科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等。

学生们经常接触的是本队的队长、区队长,或在本队任课的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对于教育长接触的机会不多。

张治中有时在总理纪念周上跟学生们见见面讲讲话。他兼任着学兵团团长,在学兵团办公的时间似乎要比在分校里为多。

张治中是一位从来没有跟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1928年秋,张治中从国外归来,当了一段军政厅长后,主动向蒋介石请求去军校工作。他说自己的志趣在办教育,此后他从黄埔军校到武汉分校、南京军校,办了10年军事教育。这期间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多次围剿红军,张治中避开了内战。

恽代英

武汉分校的实际工作由政治总教官恽代英主持。在学生中威信较高的,首推恽代英。

恽先生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学生中有什么难题,他总是详尽开导,善言慰勉。学生犯了过错,他总是好好指正,从无疾言厉色。

恽代英也正是在军校期间结的婚,还请军校同事去吃了喜酒。

武汉分校课程分军事、政治两大类。

军事课程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阵中要务令以及战术、交通、地形、筑城等四大教程。

政治课和军事课并重,包括有中国农民问题、社会进化原理、三民主义、各派社会主义、党的组织及其意义、群众运动及群众心理、建国方略、中国最近社会运动、国际职工运动、国民革命军历史与战史、中国国民党党史等。

教师由我党著名思想家、理论家和党外著名进步人士构成。上课最多的是恽代英、沈雁冰、许德珩。陈独秀、瞿秋白等我党主要领导人也都来作过演讲和报告。

毛泽东先后两次来作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报告,深受女生队的欢迎。

************

2

武汉分校的学生们

************

学生的生活待遇比较优裕,棉被、毯子、服装、鞋袜,甚至内衣内裤、洗脸用具,一切都由学校发给,另外每个月还有几元钱的津贴。

伙食方面,有时面食,有时米饭,经常吃鱼吃肉,营养相当丰富。

尤其是每天的早餐,有馒头稀饭、四盘小菜,其中一盘居然是白糖!

赵一曼,1926年1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

陶铸,1926年4月离开教导二团二营,先到黄埔军校入伍生二团二营五连当司书,两个月后保送黄埔军校为第五期入伍生,受士兵训练四个月,1926年10月升入军官班,步科,编入第一学生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二区队。

程子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此投笔从戎,他后来参加过广州起义。

林彪是黄埔第四期,在广州黄埔军校学了五个月以后,到武汉继续学习。林彪与郭化若、张宗逊等同为黄埔四期生。进入第四期政治科学习的,一直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

许光达、杨至成、宋时轮、谭希林、廖运周等黄埔五期生等也都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期的学生。许光达、张宗逊是在广州黄埔考入军校的,后来其所在的专业随军校迁至武汉分校的。

宋绮云

著名的小萝卜头的父亲。江苏邳县人,本来在家乡教小学,听到北伐军攻克武汉的消息后,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武汉,投考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他后来是杨虎城的秘书。

宋绮云、夫人徐林侠、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与杨虎城、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桂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

徐向前

北伐军攻下武昌城,武昌成了全国革命的中心。有志青年从四面八方云集武汉。徐向前遇到了许多黄埔同学和山西同乡,经他们介绍,很顺利地到南湖学兵团当了指导员。不久,黄埔军校政治科迁到武汉两湖书院旧址,他又被任命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第二队队长。

徐向前当队长,薪水高一些,又是孑然一身,经济上算是大户了。于是在武汉的山西同乡常常敲他的竹杠,让他请客聚餐。

由于每星期几乎聚会一次,大家戏称为星期日聚餐。经常来聚餐的有贺昌、程子华、樊炳星、杨得魁、李楚白、郭炳、曹祖谦、魏祖胜、伍绳祖等人。

************

3

毛泽东的亲家

************

张文秋,毛主席的双重亲家。

张文秋的两个女儿刘思齐、邵华,与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分别结婚。

张文秋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她曾为革命出生入死,两次坐过国民党的监牢。

张文秋的第一个丈夫刘谦初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第二个丈夫陈振亚被盛世才毒死在新疆医院。

刘谦初是刘思齐的生父,山东人,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刘谦初随北伐军到达武汉。

张文秋与刘谦初相识相恋

张文秋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去看望恽代英,恰好刘谦初也在那里,俩人就相识了。

俩人本就对彼此第一印象都非常好,再加上恽代英的撮合,不久便建立了恋爱关系。

张文秋还写了首爱情小诗,那是在收到刘谦初的第一封求爱信后写的。

一见书信红了脸,一股暖流投心间。

一粒火种种下去,含情默默在心田。

雨后天晴分外明,是羞是爱说不清。

归林小鸟鸣好音,我却见他羞出声。

1927年4月26日,张文秋和刘谦初在武汉结婚。

与亲家毛泽东夫妇相识

1927年4月4日,武昌中华路红巷13号,刘谦初、张文秋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那天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毛泽东主持了开学典礼。毛泽东作了讲演,讲演的内容就是后来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时,刘谦初、张文秋是台下观众,听完觉得深受启发,于是决定到毛泽东家登门拜访。


毛泽东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

刘谦初、张文秋拿着北伐军第十一军政治部的介绍信,直接找上门去的。

那天,杨开慧也在家,还带着两个小孩,正是年幼的毛岸英和毛岸青。

************

4

女生队

************

彭猗兰,1925年进入广州中山大学学习,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彭猗兰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教导员,中尉军衔。

彭猗兰是百岁老人哦,老人家高寿。

1927年2月,女生队招收学员共195人,学历均为初中以上,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大学生。

了不起啊!

1927年2月12日正式开学,女学员一律留短发,着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跟男学员不同的是,打黑色绑腿,军服双袖缀上红色字母“W”标记,并佩短枪。

新生要先接受三个月入伍教育。女学员编为一个大队,与新招的政治科两个大队统属“第六期入伍生”总队。

女生大队下分三个中队,九个区队,每个区队三个班。武汉分校一成立,首先在女生队设置了指导员。女生队长是郑奠邦,区队长是杨伯珩、张麟书等。三个中队指导员是彭猗兰、钟复光、唐维淑。


女生队设在两湖书院东首一个院落的两层楼里。楼上是宿舍,楼下是饭堂。

女生们不仅服装、穿着和男生一模一样,其他起居作息、出操上课、野外演习,无一不与男生相同。所不同的是,女生军帽帽沿下露出一丛短发,跑起步来总难免露出女儿态来。

武汉群众一看到分校的女学生,总是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女兵来了!女兵来了!

************

5

被迫毕业

************

1927年5月中旬,夏斗寅公开投靠蒋介石,率部进攻武汉。

面对紧迫的形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学员被迅速动员起来,组成了独立师,配合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出城作战。

女生队被分配到各师、团、连队政治部、医院,担任宣传工作和战地救护。

纸坊一战,夏斗寅被叶挺师击溃。1927年6月底,分校学生独立师回到武汉。

但这时,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彻底破裂,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停办。

1927年7月18日,举行了毕业典礼。

女生队学员中,一部分去了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和贺龙的第二十军,做文书、通讯、宣传、医务等工作。一部分去了叶剑英的军官教导团。一部分则被党派往了苏联学习。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生队大约30名女生参加了南昌起义,有幸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战士。

由于起义部队没有在南昌留下来,使另外一些赶来参加起义的部队没有赶上。这其中包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他们从武汉出发后,先到了九江,被张发奎缴了械。经叶剑英向张发奎建议,把该校改编为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叶剑英亲任该团团长,得到张发奎同意,才把这个部队保留下来了。

武汉分校这个团后来到了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