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上老长疙瘩,一张方子,把气补起来,脂肪瘤就消失了

 国老好友 2024-05-22 发布于辽宁

身上老长疙瘩,一张方子,把气补起来,脂肪瘤就消失了。也就是这时患者才明白:那“凌迟”般的手术,不过都是骗人的把戏!

西医比中医先进,尤其是在手术方面,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就连许多中医也这样认为。那手术真的是一种好的治疗手段吗?

人为一小天地,各个器官、经络息息相关。今天这个经络受到了手术的伤害,明天那个器官被割掉了,日后气血衰落,对人体的伤害不言而喻。

我曾经见过一个这样的手术案例,患者因为中风做了脑手术,虽然手术成功了,没有了生命危险,但是,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十几年,除了留着一口气还在,其它的与死人无异。

我想,这样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都需要别人来帮助的生活,也不是这位患者想要的。

而最悲哀的是,术后出现各种后遗症的患者并不在少数。我就想问一句,难道是没死在手术台上就算成功吗?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为什么嘴巴不会讲话,手脚还不会动?

就好像青蛙剥皮后,过几个小时,它的肌肉还会抽动,还活着,那是不是说对青蛙的剥皮手术就是成功的呢?

那些动过手术、侥幸在术后只能瘫卧在床的人,和那只剥皮的青蛙又有什么区别呢?

纵观中国医学史,深究中医学理、解剖、移植、手术对人体的危害,那如今动不动就手术,是不是在开医学的倒车?

前几年,有位患者我记得特别清楚,他是怎么回事呢?

刚开始他是发现自己胳膊上长了一个疙瘩,后来疙瘩越长越大,到最后差不多有婴儿拳头那么大,据他反映,这个疙瘩不疼也不痒,摸着还软软的。

怎么办呢?那就去医院做个检查呗,一顿检查后结果出来,医生说是脂肪瘤,患者就问医生怎么办?

当时那个医生说:这简单,切了就行。手术很利索,医生刀法也很精湛。

而患者呢,本来以为这就完事儿了,可谁知道后来胳膊上别的位置又长了一个,虽然没有之前那个大,但这次的疙瘩长得更快了。

又去医院,能怎么办呢,只能麻利的切掉。患者也不知道这玩意儿以后还长不长,但手术也做完了,想着就先不管了。

大概过了一年多吧,让人头皮发麻的事情来了。患者身上各处开始长疙瘩,有大有小,小点的大概有豆子那么大,好几十个!

医院大夫说这还得切,患者一听这话,头发都要竖起来了,之前都是一个,切了倒也无所谓,现在身上这么多,一个个切,这是要凌迟吗?

于是患者这次就不打算手术了,想找中医试试。

了解完患者的详细情况,只见他见舌质淡,苔薄。看着精神不振的样子,而且他平时还总感觉疲惫乏力,食欲不佳,脸上气色也不好。

辨证后,开了个方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木香、浙贝母、炙甘草。并嘱咐患者日后一定要戒酒。

结果,服药二十多天后,患者身上的疙瘩开始变小,胃口也好了。继续服药,前后共用三个多月,最后一身的脂肪瘤全都消失,乏力疲惫等不适症状也没有了。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治疗思路吧:

首先,患者舌淡、苔薄白,四肢乏力,精神困倦,食欲也不好,这一看就是脾胃虚弱,脾不能生化气血来了。而且这位患者爱喝啤酒,也会使脾脏受到损伤。

所以,这位患者是脾虚导致了气虚,那么气虚和脂肪瘤有什么关系呢?

在中医看来,脂肪瘤是由痰湿聚结形成;脾虚导致水湿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形成痰。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离不了健脾益气、化痰散结。

所以这个方子也就很好理解了: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可以补气健脾,佐以陈皮、半夏,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湿的功效。

木香行气理气除湿,浙贝母化痰散结。

当患者脾恢复正常,气足,就可以推动津液输布,身上的脂肪瘤自然消解。

身上老长疙瘩,一张方子,把气补起来,脂肪瘤就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