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灌篮高手和足球小将谈文化艺术创作,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正经的米饭 2024-05-22 发布于辽宁

各位读者老爷日安,我是正经的米饭,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今天白天忙了一下,所以晚上下班回家才来和您聊几句。聊点什么呢?就说说国漫吧。正式开始之前,还是先揭晓上期互动竞猜答案。

变形金刚-擎天柱之谜

斗者挽歌

打砖块

竞猜名人堂

Very Niu Bi's Dude

 
状元:
榜眼:伟大的病毒
探花:yoda
进士:軒緣一世🐾齊天萬年

正文开始

今天之所以突然想和您聊这个,是因为在某个玩具群里,我们讨论起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咱们最近这些年确实发展得很行事儿,不过呢,在创造力方面似乎仍然差了很多,倒是改良能力很强。于是我们就展开来谈,从二维码到方便面,聊了很多。

后来我突然就想起了最近几天看的一个剧,叫《相扑避难所》,讲的是一个门外汉成为相扑手,并不断努力向上的故事。

从这里面我看到了日漫(剧)的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永远在写一个初学者,在某个领域,机缘巧合发生了一些故事,激发了热血与斗志,最终努力向前。

不管是《灌篮高手》还是《足球小将》都是如此。热血和坚持,是不变的内核。然后我就放眼了往前再看,发现我这一代人,对于一些事物的了解,竟然的的确确是受到了日漫的感染。

小的时候电视台播动画片,除了《阿拉蕾》《圣斗士》《北斗神拳》这些之外,那就是《灌篮高手》和《足球小将》。而对足球的兴趣,我就是受《足球小将》的挑拨而产生的。

什么巴蒂斯图塔、罗伯特巴乔、克林斯曼、欧文、马尔蒂尼、舍甫琴科……都是因为看了《足球小将》对足球产生了兴趣,然后开始关注一些国内外的比赛,从而得知的。

而篮球就更有意思了,初中的时候恰好是《灌篮高手》火的时候,上课我们都悄悄地看。通过《灌篮高手》我也明白了很多关于篮球的知识,罚篮线、三分线、3秒区、回场、走步、两次持球(二拍)、欺人、阻挡、打手、冲撞……可以说97年和98年,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体育运动痴迷的巅峰之年。97年公牛VS爵士,我们班男生跷课去看。

98年法国世界杯,我因为喜欢画画,所以班里面不管男生女生,几乎人手至少一幅我画的福蒂克斯。


转头咱们再想,围棋小时候跟表哥学过,但只了解了个大概,更深入的了解,我认真回忆了一下,居然是因为看了《棋魂》。

咱们国内也播出过一部动画片,叫《围棋少年》,这片儿说实话,虽然当年我已经不小了,正常来讲不应该还是在电视上看动画片的年纪了,不过我依然看了一些。

怎么说呢,本来觉得国漫刚刚发展,虽然有一定上升空间,但也还凑合了。然而当看到一集,演的情节是比赛进到了皇宫里,结果还有人被发现作弊,逐了出去。那这就有点儿扯了。皇宫是啥地方啊?御前比赛了,很高级别了,竟然还有作弊的,那这之前的比赛是咋回事?这样的剧情,一下把我对整个动画片的好感给降低了一大半。不知道还有哪位小伙伴看过这段剧情,可以留言聊聊看是不是我说的这个感觉。

还有个动画片,我一说你保证看过,安达充创作的《棒球英豪》。上杉达也爱浅仓南!到现在我都记得最后一集。


关于棒球的知识,我基本上都是从这动画片里学习到的,什么三振、好球、坏球、出局、一二三本垒、外野手、滑垒、平直球、妨碍、阻挡、触击、擦棒、高飞球、平飞球……等等。我突然发现日漫太特么可怕了,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全垒打。

更小的时候看过《排球女将》,小鹿纯子那个,我记得分享给大家过这个电视剧。在公众号对话排球女将就能得到资源。不过这电视剧里对排球运动的科普并不多,而且那个时候我也小,所以现在再看,也是确认了对排球的知识普及,实在是有限。但是呢,这电视剧让我们那个年代,都喜欢玩排球。

其实当年看的时候,小鹿纯子固然美丽又善良,但是骑摩托的南乡小雄,更让我喜欢。有同样喜欢南乡小雄的回头别忘了举个手。

我初中左右的时候,电视台还播过一个动画片,叫《奥运高手》,可惜当年放学晚,所以就没看全过。

有哪个小伙伴对这个动画片有印象不?最喜欢听片尾曲,超好听。当年很奇怪,为啥这片子明明是讲体操的,却要叫《奥运高手》。不过也是很怀念那个年代,对艺术和文化充满了包容,不像是现在,特么街霸里本田的主场,因为墙上有个太阳,也会被审核不通过。

从《奥运高手》这部动画片里,我也稍微对体操有了那么一点儿了解。不过当年确实是时间紧,毕竟都忙着学习,也就没了解太多。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我,那都是篮球的日漫,你咋不提《黑子篮球》呢?要我说啊,《黑子篮球》就是一网络爽文般的故事,为了将来改编成游戏啥的而创作的,对于篮球而言,没任何意义,和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比,那更是云泥之别。《灌篮高手》才是真正的篮球漫画,从中能够看出来作者是真的懂篮球,从技术到战术全都门儿清。再看《黑子的篮球》,技术是必杀技,战术是超能力,小黄写轮眼COPY对手,小绿狙击枪蓄力必中……就那么回事吧,看个热闹就行了。

不过同样是必杀技啥的《网球王子》,却又和《黑子篮球》不同。《网球王子》虽然到了后期的故事也是比较扯,不过在前期的内容上还是对网球这项运动的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普及。

而且这部动画里埋了不少网球界的故事,像是越前龙马的父亲越前南次郎,原型就是佐藤次郎。可惜现实里的佐藤次郎,生不逢时,各种压力让他选择了在马六甲投海自尽的方式来退出球坛,而动画里越前南次郎则是引退成为了一位隐者般的大神。反正《网球王子》这部动漫,不管后面再怎么开挂再怎么“超能力”,都有越前南次郎这位大神挡在众小将身前,所以想要像《黑子篮球》那样完全脱离现实,还是不太可能。

《闪电蒙面侠21号》,这个动漫有哪个小伙伴看过么?

我N多年前看过的一部动画片,讲美式足球的,就是橄榄球。通过这部动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跑锋、边锋、四分位……明白了开球、达阵、罚踢等都是怎么回事。不过这动画到了后面也是免不了走进了各种必杀技的俗套,略为可惜。

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从2000年往后再出的体育类日漫,往往就都会最终走上必杀技和超能力般的IMBA套路。其实以羽毛球为主题的《轻羽飞扬》是比较另类的,没有加入必杀技和超能力的一部动漫,可惜一直没怎么仔细看。主要是这片子是女性为主角,而且……你知道我找一张能放心贴出来的剧照有多难么?

这真的是一部关于球的动漫啊,没看过的赶紧找时间看看。

《碧蓝之海》,这部本来是搞笑番,但是我从这里学到了不少潜水的知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部动画太难找截图了,因为……你懂的。可算有一张可以贴出来让大家看的了。

最后说说《火之丸相扑》这部动漫吧,其实动画片没有漫画好看。动画里把漫画的很多伏笔和铺垫删改掉了,导致层层推进的节奏都给打乱了,所以看起来没有漫画那么燃。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看的动漫作品。我最先也是在B站上看到的,当时觉得看胖子摔跤有啥意思,但是也不怎么就点开看了一小会儿……之后就被吸引住了。后来特意去找漫画看,了解了更多。多亏有这样的漫画作品对相扑这项运动进行科普,才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内涵。而这部漫画里的小个子潮火之丸,其实也是有原型的。

舞之海秀平,1968年出生,本想在毕业后当一名老师的他,因为自己的一位从小就梦想成为职业相扑选手的发小去世,为圆好友的梦想,这才决定要进入相扑界。当时对相扑选手的身高要求最低是1米73,这一点在《火之丸相扑》里也有说过身高要求的事儿,舞之海秀平的身高是1米71,为了满足条件,他请求医生给自己的头发上注入硅胶来弥补身高差距,这件事在当时也促成了相扑协会改变对身高要求的规则。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次对身高的改变,就不会有身高1米68,却拥有最高排名前头四成绩(这个后面给你讲啥是前头四)的炎鹏晃。

回来说海之舞秀平,他的结局很悲惨,

这也是为什么网飞出的《相扑避难所》,我并没有因为那一坨坨肥肉而拒绝观看。剧情讲的是一个学过柔道的不良少年,为了赚钱被忽悠进了相扑界的猿将部屋,从一个门外汉一点点战胜自我,成为了真正喜爱相扑,并且以横纲为目标的相扑选手的故事。

当然,看到这里你别觉得我如何如何,相扑这项运动是起源于我国的,没错,就和足球也是起源于我国一样。相扑这项运动早在春秋时代,是由秦汉时期的角抵发展而来的。在这段时间里,相扑和角抵都是指的同一种运动。

在唐代相扑也很流行,敦煌唐代写经上就画有当时相扑的场景。还配有一首诗:

孟贲古冶两相搏,

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

他日三军勇报国。

而到了宋代,相扑非常盛行。盛行到什么程度呢?水浒中的浪子燕青就是擅长相扑的高手,没面目焦挺更是专业相扑选手。

在《水浒传》里这样记载——

那汉道:小人原是中山府人氏,祖传三代,相扑为生,却才手脚,父子相传,不教徒弟,平生最无面目,到处投人不著;山东,河北都叫我做没面目焦挺。

书里还有一首诗形容焦挺有多么狠毒——

相扑丛中人尽伏,拽拳飞脚如刀毒。劣性发时似山倒,焦挺从来没面目。

啥意思呢?就是这哥们仗着自己功夫好,所以拳脚不留情,下手狠毒,所以也就结交不到什么朋友,那自然就到哪儿也没人喜欢他,不给他面子了。因此绰号叫没面目。

在宋朝的时候,相扑这项运动在民间有专门的相扑社,宫廷里更是养着专业的相扑选手,当时对这些相扑选手的称呼为“内等子”,不仅有比赛,还要在一些典礼集会上进行相扑表演。

宋代《东京梦华录》及《梦粱录》载:

宋代宫廷御用之相扑手,乃御前卫队左右军士,名为“内等子”。市井职业相扑手,则皆有名号。胜者受赏物品有: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钞票)、马匹等;“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亦有以相扑设擂,如《水浒传》中所描写者。故我国职业相扑,要早于日本(十六世纪之后日本出现职业相扑)。北宋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女子厮扑”。在靖康之变时,怕善于相扑的“小关索”李宝闹事,将他和其它十六人急扑入狱,后枭首示众。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临安有著名的女相扑手,《梦粱录》记载了她们的名字: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相扑始于日本之说,并不正确。因为角力、相扑之类,欧亚许多民族都有,例如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只是规矩有所差异而已。

南宋时期,在临安,相扑比赛的规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比赛中,第一场是用来祈求大地丰收的,献给神的仪式,都有很完整的一套规矩。后来到了17世纪,这种仪式以及相扑运动传入到了日本宫廷中,从那开始,日本各地才兴起职业相扑。在漫长的岁月里,日本把这项美妙的运动逐渐地进行了改良,并取名为素舞,作为日本的国技流传了下来。所以在日本,相扑不仅仅是一种竞技运动,同时也是一种礼仪活动。

相扑的发音就是すもう,读起来差不多是斯冒的样子,罗马音为sumo,是不是感觉有点儿素舞的发音?

咱们中国的相扑规则,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传承下来。不过日本的相扑比赛倒是可以借着稍微说一说。日本相扑分大相扑、相扑、新相扑三种,大相扑是职业比赛,相扑是业余比赛,新相扑是女子比赛。

大相扑是每年单月开始打比赛,1月场叫做初場所”、3月“春場所(大阪)、5月“夏場所”、7月“名古屋場所”、9月“秋場所、11月为“九州場所”每轮比赛持续15天,也就是说每个参赛的选手要在15天里和15个对手较量,所以赛程很紧张。

根据排名会在等级上有升降。相扑在日本有十个等级,序之口是最低的等级,属于刚刚踏入职业的门槛,之后是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横纲。横纲属于是整个金字塔的那个尖儿,而且是终身的荣誉称号。


横纲:最高级别,相当于“大相扑宗师”,必须以大关身份连续两次赢得优胜才可以成为横纲。难度非常之大,而且成为横纲之后,虽然失败了不会掉段位,但是连续两个场所失利(就是两轮的单月比赛)、胜场不超过8次,那也只能直接引退,所以在同一年度内,横纲的人数通常不太可能超过4个人。而从横纲级别创立至今,300年的时间,如果没统计错的话,应该是一共只有73人获得过这个荣誉。而2003年到2017年这14年里,有朝青龙明德、白鹏翔、日马富士公平和鹤龙力三郎这四位横纲出现,但很可惜,别看名字挺日本化的,实际上这四位都是蒙古人。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实际上是相扑部屋师傅给赐的花名,并不是本名。2017年才重新有了本土的横纲稀势里。

大关:仅次于横纲,需要连续两次获得大关优胜或在三场大相扑比赛中获得至少8场胜利才能晋升。

关胁:大关的下一级别,需要在两场大相扑比赛中获得至少8场胜利才能晋升。

小结:关胁的下一级别,需要在一场大相扑比赛中获得至少8场胜利才能晋升。

前头:幕内力士的最低级别,根据胜率排名,分为1-17个名次。

十两:幕内力士的候补级别,胜率高的力士可以晋升为前头,胜率低的力士会被降级到幕下。

幕下:十两的下一级别,分为60个名次。

三段目:幕下的下一级别,分为100个名次。

序二段:三段目的下一级别,分为100个名次。

序之口:最低级别,分为70个名次。

力士的级别会根据他们在每半年举行的大相扑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升降。

不同等级的相扑选手,发型都是有区别的,最低的三个等级三段、序二段和序之口,虽然算是踏入了职业选手的行列,但实际上还要负担照顾更高等级的选手们的任务,他们也被称为呼出。

看《相扑避难所》就可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这三个等级的选手,发型是丁髷(发音qū,区),看起来就是随便挽个发髻的感觉。

幕下和十两就属于是真正的力士了,也称关取当上了关取,才可以把头发梳成银杏。


这里讲个多年前的轶事,说是当时有个秃头很严重的力士,被协会下了令,梳不出来大银杏就得断发(引退的意思)。后来咋样了,也不太清楚。不过呢,这个所谓的大银杏,其实只要有点儿头发就能梳出来,而且根据了解,相扑协会也没明确就规定说梳不出来大银杏就必须退役,只是没有大银杏的相扑选手没办法参加神社巡演等礼仪活动而已。而且现在不少老外的相扑选手,那秃顶的也不少。

但是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儿头发,也够梳个大银杏出来了。

不信你看——

我好像是说跑题了,本来说体育动漫的,结果这怎么聊起来相扑了。不写了,这期就聊到这吧,感谢您看我胡言乱语。

接下来是互动竞猜时间,还是看局部猜游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