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母亲是一首歌/秀明(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4-05-22 发布于黑龙江







 

母亲是一首歌

/秀明(密山)

----------------------

又是一年母亲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年的五月,

我特别地格外思念,

我那远在天边的妈妈,

我那可敬的一母亲!

这大概是我也步入了,

古稀之年的原故吧!

我的母亲离开我们已20年了,

但与她老人家生活的往事,

还有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

永远定格在我脑海里。

我的母亲是山东人,

自从我记事时,

我的母亲就梳嗄嗒鬏

是个地道的山东老太太。

她穿的带大襟,

手针自做的衣裳。

她偏爱穿卡琪布兰色和

灰色的底确凉衣服。

她是半裹着脚,

(裹脚又放开的)

她是那样的慈祥和善良。

说起母亲和爹爹婚姻,

真是一个传奇,

那是小姐和佣户的爱情。

母亲的乳名叫说“雪嫚″

娘家是山东掖县,

今天的烟台莱州。

姥爷名曰赵俅,排行老大;

本家五弟名曰赵琦,

是民国时期原青岛市市长。

姥姥家里有土地,

但姥爷不善耕种,

家境不算太好。

但后来因受五姥爷的接济,

生活还算可以了。

母亲八岁丧母,

她还有同胞哥哥和妹妹

母亲曾上了二年私塾,

这样母亲认识了一些字。

过去我曾听爹爹的讲过,

我母亲年轻时因

貌美又善良贤淑,

被荣称为西关美人。

在我的记忆中,

我母亲是大家闺秀

她温文而雅.端庄美丽,

还那么善解人意。

我曾听母亲讲过

她们家过年时,

还请厨师到家来做菜,

上菜时一道一道的。

五姥爷的母亲过寿辰时,

张学良来给他们家送牌扁,

文革时期,

我四姐曾去山东旅游,

参观青岛博物馆,

还看到五姥爷的照片,

悬挂在博物馆里。

称之为开明人士。

父亲也是山东人,

具有山东人的豪爽质朴和善良,

他很热乎人.人勤快.心灵手巧。

这个佃户的儿子曾谋生

去北朝鲜的清津,

挣了第一桶金,

返乡时西装革履地,

被赵家选为驸马,

那年母亲19岁,父亲27岁。

就这样一个佃户的儿子与

赵家小姐雪嫚牵手了。

他俩相差8岁。

母亲出嫁时,

还带一柳条包箱子

线装的原版书。

什么封神演义.

大巴义.小巴义等,

还有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

这些书是母亲的精神食粮。

母亲的一生酷爱读书,

她的一生都与书相伴。

大姐曾回忆说她小的时候

晚上睡觉前母亲得看一会书。

有时她们也嚷着

让母亲给读书,

不然就不睡觉了。

母亲一辈都喜欢读书,

她喜欢看长篇小说,

当代,今古传奇和章回小说,

晚年她喜欢看武侠小说。

母亲就是一本书,

她就是个古董级妈妈,

什么孟母教子三次择邻,

什么精忠保国香母刺字,

十二寡妇征西等等,

她会娓娓道来。

母亲常对我们说,

家贫望邻富呀!

母亲的邻里关系都非常融恰,

她勤俭持家,乐与助人。

爹爹一个大字不识,

母亲博览群书。

她们的婚姻一辈,

是那么的合谐。

爹爹脾气不好,

她性格温和,

从来没见母亲发火,

母亲话不多,

她对爹爹是包容的。

为人妻为人母,

母亲就是我们女儿的楷模。

母亲一生共养育

(夭折的不算)

我们同胞姐妹七人,

两男五女,一哥一弟,

可谓是五朵金花,

但是谁也不如母亲美丽,

与母亲相同是都是

那么善良和贤惠,

居家过日子的贤妻良母。

这是遗传了母亲的基因。

母亲含辛如苦养育,

并把我们拉扯大实属不易,

在我的记忆里,

母亲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她总不闲着,

好象她不知道累似的。

至今那画面母亲在灯下,

为我们缝补衣裳,

在小菜园里栽苗浇水,

为邻居王嫂熬药,

还有母亲站道边,

迎着瑟瑟的北风,

等我回家的画面,

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泰格尔说“母亲是

知己和朋友完美的结合。

母亲就是一种岁月,

它象雨露湿润着大地

它象小溪流水,

流淌在儿女们的心田;

它象阳光温暖如春。

母爱如大海,

母爱如大地,

母爱如阳光,

她那慈善的目光,

永远注视你的子孙们

砺志前往!

母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这歌声伴我成长,

这歌声伴我远行。

2024.5.20.

诗人档案

      王秀明,女,69岁,密山职教中心退休语文教师,辛勤耕耘三十载,忠于职守,虽事业平平,但无怨无悔,因此生努力过。本人兴趣广泛,崇尚大自然,热爱生活,喜欢旅游,摄影,爱好文学。在《北方诗刊》《鸡西矿工报》《兴凯湖文化在线》等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发表过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