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王建平:萧散的空间(随笔)

 家乡文汇 2024-05-22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简介:

王建平,男,1956年生,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科班。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分会理事。

随笔

萧散的空间

--————————--

  【哈尔滨】王建平

    萧散,意在简远,能有一个萧散的时间空间是快事。

    萧散是一种生命形态。对我个体而言萧散就是在笔墨之间散怀抱,萧散作为一种生命形态出现在我的书法日课中。萧散,不是天女散花式的散,而是进入一种书法艺术的自由王国。散,不仅是一种精神内敛,而是神的凝聚散落在纸上,抒发怀抱。意在笔画之外,体现书法风格萧闲疏散。潇洒自在散中,狂放不羁亦在散中。萧散中潇洒笔墨可一吐心中垒块,在笔墨情趣间流连忘返。散,真实表达了一种任情恣性的高蹈旷放之美。我在书法日课中书写《兰亭》数百遍,直到《平复帖》的出现,它作为由篆转隶的草书,应为萧散之神品,当今行草无不存其散逸之风。其醇厚的线条,乱头粗服,亦稚亦拙,尽显疏野与飘逸,美不胜收。苍苍莽莽的线条落满宣纸的那一刻,是萧散的一挥,是心曲的吐露,是精神的抒发,是灵魂的寄托。萧散,带我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忘记了时空和自我。

    萧散中的审美。萧散与缜密不相矛盾,没有缜密之功,何谈萧散,萧散相对缜密,是在缜密基础上的萧散,严谨之处正是萧散之处,萧散之处也正是严谨之处。所以,萧散不排斥严谨之风,只是将严谨化为了萧散。疏朗中毫无造作,不扭捏,不虚张声势,其中亦有严格的法度。萧散中的节奏,如生命的乐章,纵横皮阖,跌宕起伏,骨力洞达,气势恢宏的生命意象,一气呵成,淋漓痛快。随着时间的流动而铺展开来,呈现流动而凝固的意象。

    萧散中的生命律动。萧散,是生命节奏与感情的融通,造型组合强烈对比,笔画的点线,结构与布局,气势与篇章,这三个要素构成的文字形态,体势与气势,是浑然天成的书法生命形态。开合有度,是无法中的有法。萧散,无不带有禅宗的意趣,有其自然之气象,烟云供养,其情致细密,风韵犹存。萧散,看似随意挥洒,其法度严谨令人难以想象。萧散,应为:“书者,散也。欲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里的散,实际是收,收到恰到好处,正是散的潇洒。在书法作品当中,所有的朝气、帅气、霸气一定会在萧散中呈现。萧散中尽显王羲之轻盈飘逸遗风,黄庭坚伸展外拓之态,苏轼的文化意蕴和笔致。得萧散之风,是上苍的赐予。萧散是一吐为快,萧散是心神舒畅,萧散是一种精神寄托。心在萧散处安静,情致在萧散中安放,美感在萧散中呈现,这是萧散中的哲学思辨。

    萧散中的修为。萧散了数十年,萧散是人生的折射,也是我人生的足迹,萧散中也有不断碰壁,遇险旅行的时候。有人说书法很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西西弗斯,他是科林斯的建设者和国王,曾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但这一举动触犯了众神,诸神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让他每天必须把一堆巨石推上山顶,但是到了晚上必须把那块巨石再次滚了下来。西西弗斯不得一次又一次地巨石推上山顶,年复一年,永无止境。书家有时也像西西弗斯一样充满失败与绝望。要创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作品,唯一的选择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挥毫萧散,一写再写,没有止境。王羲之与谢安等42位朋友宴集于兰亭,王羲之酒酣耳热之际,以蚕茧纸、鼠须笔一挥而就写下了《兰亭序》,事后,大概有些不满,结果,屡试不及。说明空间环境、此时心境都有不适。一种偶然一定出于自然,年复一年的挥洒,只能换来一刻。世间有多少这一刻?创作时间是短暂的,心不能急,意不能乱,看似小溪奔腾,行云流水,实际上是功力潜在,或急或缓,或曲或直,或浓或淡,或水如平静,或浪花飞溅,其间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一切都随机生发,难以预料,没有重复的机会。它的成败充满玄机,不可捉摸。正如苏轼言:“无意于佳乃佳,就是妙手天成。“书家的人文气质从哪里来?萧散是人生最好的修炼。如果没有萧散,会是多么孤寂,单调,至少缺少生机、缺少机趣、缺少表现、缺少抒怀、缺少情致、缺少取向。还值得回味追求吗?

    萧散是智慧。萧散的空间是生活赐予的一道强烈的阳光,更是一种生命形态,它呈现的是生命之寄托、生命之灿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