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槐树街183号】韩英民 | 学坐公交车

 槐树街183号 2024-05-22 发布于河北

         月夜。温一壶烈酒,等你。

韩英民

学坐公交车

老了老了,没想到成了半个济南人了。为孩子陪读,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环境的变化,一些情况也随之而变。

首先面临的就是交通问题。在家里不开车就坐车,本想把车开到济南,爱人和孩子都不同意,说我没跑过高速,济南市里车辆又多,自己也有些胆怯,所以放弃。

刚到济南时,处处新鲜,去哪里都是叫个的车就走。说句实话,兜里的钱也下去得较快,长此以往肯定不行。由此想到了公交车。起初以为坐个公交车能有什么,想去什么地方,到站点找到相应线路,坐上去就行了。殊不知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地理位置不熟,开始坐公交车时,还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一是坐反了方向。一天上午,决定到济南市博物馆看看,途中需要倒一次车,本以为下了车原地上另一辆,实际应该去对面上,结果一直坐到了终点站,急忙问司机师傅,师傅笑着问去哪,我说去市博物馆。师傅说我坐反了。好歹这辆车在终点站休息十分钟,接着往回返,不然还要找其它车辆。到达目的地,连自己都感到哭笑不得。

二是花了冤枉钱。有一天想去曲水亭街转转。朋友介绍说,曲水亭街是济南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所谓最纯的济南人就居住在这个区域,这里泉水众多,有些院落里就有泉眼,小溪里常年流动着清彻透明的泉水。从住的小区到曲水亭街,最近的下车点是泉城广场。可下车后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正好赶上一辆出租车过来,我上了车,说去曲水亭街。司机师傅笑了笑,拉着我转了半圈泉城广场,转到了大明湖的东南门,指着一个牌子说,前面就是曲水亭街。我愉快地转了起来,从曲水亭街转到芙蓉街,从左侧的一个路口出来,原来北面就是XXX机关,我以前曾经来过,过一个路口,就是泉城广场,离停车点竟如此之近,十多元的车费就这样白白打了水漂。

三是提前下了车。有的停车点设在了两条路的附近,比如经七路、小纬六路等等,但只记住了经七路,听到广播经七路到了,就勿忙下了车,一问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路程,才知道提前下了车,只好再步行走一站。如果再等下辆车上去,坐一站就要下来,又要浪费许多时间。

出了许多笑话,走了一些湾路,主要是地形不熟造成的,一次记住这么多站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手机查,也只能查到终点,从哪里上车,途经多少站点也查不清楚。和朋友们吃饭时谈到了此事。朋友说你用导航就行,我说坐公交用导航不让人笑掉大牙嘛。朋友介绍说,你可以从导航上查清线路,不一定用,上面分得很细,的车、公交车、步行、驾车等都能找到合适的线路。

按照朋友讲的我试了试,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出发前,打开导航,选择坐公交,定好目的地,点到这儿去,一条清晰的线路图显现出来。再把图向上拉,下面出现了一条用直线说明的线路。从哪个站上车,去什么方向,中间倒几次车,到达终点站后还需要步行多少米,一清二楚,屡试不爽。现在想去那里,已经轻车熟路。

通过坐公交车,引发了许多感想,体会到了党的好政策。可能是坐公交的时间段问题,我看到的大多是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免费卡,还有拥军卡、爱心卡、学生卡等等,真正花钱坐公交的人相对较少。四通八达的线路,用一辆接一辆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天的公交运行费用可想而知。还有一种公交车叫社区公交,开始以为专为社区工作人员而设,一问才知道,和其它公交一样人人都能坐。坐了一次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社区公交。原来,社区公交的车都比较小,主要是为了完善支线公交,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专门为了方便群众出行而设的。您说老百姓能不欢迎吗!

回到家乡谈及此事,有朋友直接问,在家里坐车习惯了,在济南挤公交车适应吗?我说有什么不适应的,从政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退休了就是一名普通老百姓,坐专门为老百姓设的公交车不正合适吗?况且无论坐到哪里,坐多长时间,都不用花钱,我不但适应,而且还非常享受其过程,有时觉得离目的地较远,上了车还迷糊一会儿。

几个月的实践,总结出坐公交车有五大优点:省钱、随意、安全、节能、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

韩英民,山东高唐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喜欢收藏壶和文学,在文字里“壶言壶语”。

老板丨婉清扬

老板娘丨夕夏

管家丨六郎

店小二丨安默 / 小七

门客丨无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