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 六

 汉家月明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老且病,久欲闲退”  ---  南宋  六(高宗,绍兴十八年至三十二年)


四川泸州  报恩塔

(2018. 04. 07)

本来孝母是本分

何须建塔示众人

做给谁瞧

           

景点介绍

报恩塔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俗称泸州白塔,是泸州市重点保护的文化古迹之一,其特有的“白塔朝霞”为“泸州八景”之一。

报恩塔坐西向东,为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90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塔基为八边形,边长4.1米。底层高4.5米,檐下砖砌仿木斗拱,第二、三层檐下有负重鸟兽类雕塑,保存完整。

                           

【历史背景】

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为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历经明弘治年间、清光绪四年(1878年)、1985年三次维修,大体轮廓保持原状。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孝顺是美德,但那需要实在的行动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得更好。一旦变成了做给别人瞧,就有虚伪的嫌疑了。就说俺自己,甭说建一座塔,就是给妈买个塔模型玩具,也得招老太太一顿数叨啊 --- 那玩艺儿不当吃、不当用的,有钱闲的啊!

【旅游趣事】:

从泸州老窖酒厂出来,已经十二点多了。走到公交车站,往前一看就看到了塔前的广场,再看看车站上众多家长领着的放学孩子,就决定不跟他们挤,先去看报恩塔。前后左右地转一圈,也没用了十分钟。回头看看车站上的人还很多,再抬头看到了马路对面钟鼓楼,得了!把这儿也逛了吧!


江西上饶  婺源熹园

(2018. 10. 25)

将入血雨腥风朝堂内

暂享绿水青山故乡中

一刻平安

       

景点介绍

熹园,位于婺源县城汤村街上,左倚锦屏山,右傍星江水,是一座绝妙的江南园林。

熹园融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由阙里牌坊、引桂桥、尊经阁、朱家庄、紫阳书院、草堂、朱绯塘等景点组成。园区内山环水绕,花木葱茏,曲廊蜿蜒,楼台影映,步移景异,悦目赏心。“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在熹园你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熹园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是朱熹二世祖朱廷隽、三世祖朱昭元家居之地,朱熹两次回家,都曾至此省亲祭祖,并留存有多处朱家的旧址和朱熹的遗迹。历经数百年的香樟、香桂、苦槠等古树名木,至今仍葱葱郁郁,充满活力。这些充满着书卷气息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历史背景】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春,才19岁的朱熹荣登进士后,在家待职的三年里,于二十年(公元1150年)阳春三月,回乡扫墓并拜会宗族长辈。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朱熹遍祭从一世祖朱瑰到七世祖朱森的所有祖坟,遍访从未谋过面的宗族长辈,遍游故乡的胜迹。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来“毕业旅行”的传统古已有之啊!朱子要知道后面的仕途那么崎岖坎坷,不知道是否还有信心踏入官场啊!

【旅游趣事】:

从万寿寺出来,继续沿着河边往前走,走到熹园门口失望了 --- 售票处门口贴着张告示,告知因维修不开放。就往回走几步,沿着台阶往下走,希图从河边“悬崖”上能拍几张熹园露出的景色,结果又失望了,根本没有合适的拍照位置。从熹园大门正对的台阶上来,却惊喜地发现大门开了。赶紧走过去,发现人家大门是为打扫卫生的打开的。跟看大门的商量了一下,被允许在他的视力范围之内,可以拍几张照片。按北京话说,这已经是“塔大人情”了,别犹豫!顾不上天上还下着雨,赶紧干!


浙江绍兴  沈园

(2016. 11. 21)

数游亭榭念故事

几作诗词叹前情

睹物思人

             

景点介绍

沈园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沈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沈园,又名“沈氏园”,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始建于宋代,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为国家5A级景区,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

沈园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钗头凤碑、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1963年被确定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沈园始建于南宋,建成之 初占地在70多亩。因为沈园最初的主人姓沈,但具体名字已无从考证,所以称为“沈氏园”。

公元1151年,陆游与唐婉在沈园重逢,并作《钗头凤》。

约公元1199年,陆游再游沈园,作《沈园》两首。

公元1205年,陆游夜游沈园,作《十二月二日夜游沈氏亭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真不明白为什么陆母死活不待见唐婉,不是说那是自己的娘家侄女么?难道一千年前的老太太就有“优生优育”的概念?况且唐婉知书达理,也能助陆游科举一臂之力啊!不过,感情的磨难似乎成就了陆游 --- 文人要有好文章,必得有心灵的磨难 --- 或官场遭贬,或情场失意。

【旅游趣事】:

    沈园是“套票”中的一个景点,不过在票上的“沈园”后面的括号中有“白天”二字。正好,咱也没打算黑灯瞎火地游览什么景点 --- 照相机不给力啊!转悠完了禹王陵,还不到十一点,回到城里就在沈园附近下了车,这里距离酒店仅仅一站地,逛完了沈园去吃饭,吃完饭还能回酒店歇会儿,下午再去转和沈园仅一街之隔的鲁迅故里。想得不错,执行起来也没什么打扰,一切就按想好的方案进行下去了。


安徽马鞍山  采石矶
(2019. 10. 24)


山翠螺 矶牛渚 河锁溪 坡香雪 百丈方圆皆是景色

汉伯符 唐太白 宋允文 明遇春 千年文武尽写风流

天人书画

【景点介绍】: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景区,采石矶南接米乡芜湖,采石矶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采石矶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独领风骚,被誉为三矶之首。 采石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终老之地。诗仙李白一生曾多次登临吟诵,留下醉酒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千百年来,名流才士,率多来此,或寻诗仙之遗韵,或发思古之幽情,文采风流,至今不绝。

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发生在这里的著名战争二十余次。采石矶还是我国早期的佛教胜地之一,广济寺始建于东汉,为江南名刹。

采石矶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采石矶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厚,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李白纪念馆,驰誉江南的三元洞,气势宏伟的三台阁,有“当代草圣”林散之艺术馆,谪仙园古建筑群,古栈道,翠螺湾等众多景点。游人可泛舟江上,赏翠螺秀色;或策杖古栈道,寻觅“大脚印”;或登三台阁,眺“天门晓日”,叹“大江东去”。采石矶是中外游客凭吊诗魂、寻觅李白游踪、体味诗词意境、领略山川之美的绝佳去处。

【历史背景】:

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发生在这里的著名战争二十余次。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金主完颜亮率60万军队分四路南侵,他自己带领的一路约数十万兵马于同年11月抵达采石矶对面江岸,跟宋军隔长江对峙。据《宋史》记载;当时形势危急,江北完颜亮高踞在刚刚绽起的高台“黄居”下,杀白马祭天,准备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军却因正“易将”而无人负责,“我师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时艰,毅然负起守卫重任,刚部署完水陆军队,完颜亮“ 大呼,操小红旗序数百艘绝江而来,瞬间,抵南岸者艘,直薄宋军”。虞允文勉励身旁的勇将时佐应战,时俊立即挥舞双刀冲向金军, 大队宋军跟着向金军冲杀。金军后退,宋军用“神臂弩”射击敌船,致大批金兵死于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颜亮“悉敲杀之”。次日,完颜亮又来侵犯,被宋军焚毁战船300,大败而去。金军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歼,完颜亮又向宋军施用反间计,也被虞允文识破。完颜亮恼羞成怒,率领部队去江苏扬州时的瓜洲渡,想从这里渡江夺取京口(今镇江)。虞允文率 万余军队赴京口增强防御,并将马船改造成战舰。完颜亮在瓜洲渡发布军今,实行连坐法;军士逃亡则杀部将,部将逃亡则杀主将。以致人心浮动.导致112日黎明他在帐中为部将所杀.不久,全部金军都铩羽而归。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一千多年里,采石矶是个屡屡有英雄豪杰故事发生的地方。在这些故事中,大多是“北军”获胜而就此渡江。唯独宋金采石之战,是“南军”获胜 --- 一介书生凭借自己的胆识,让赵氏王朝又延续了百年多。因而,才把这个景点放在了这里。想一想,在两宋三百年历史中,之所以宋之所以在与北方政权的对峙中,大多处于下风,或许就是因为像虞允文这样,既有胆识、有眼光发现问题,又有勇气、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文人太少了。

【旅游趣事】:

酒店附近有公交车到采石矶,一上车就和一个老头因为一个座位吵了起来。前三句讲理,接着两句伴随着撸袖子、瞪眼,再接着就是攀老乡、拍肩膀,要是有酒,一定就是“把酒言欢”了。老头的口音,至少能和我差出一千里地,只是因为都是北方口音,老头就把我称为了“老乡”,一边还不住嘴地自我检讨 --- “这要动了手,简直就是伤天害理啊!”老头是退伍后在马鞍山生活的,一路上就“告诫”我要小心南方人。真不知道老头遭受了什么样的磨难,宁可和我这么一个险些动手的“故乡人”诉苦。一路上倒是“相谈甚欢”,我也乐得多了解些采石矶旅游的“攻略”,最终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老头下车了。这时再看车上的其他乘客,个个脸上都显示着惊奇之色。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本馆《相册》目录下的相应位置寻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