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与好友瘦石、全福上长水坑石溪,溪流中捡得一白石,温润如玉,石面有凹槽,想到用来盛墨抄字。 那日在山,有友说,不回去了,就在山上过完下半世。山上有清泉幽林,山岚清凉,满山珍味,在山上过肯定似神仙。
我说,可山上也有蚊虫叮咬,有其它的危险啊。 友人说,回去的人世又何曾没有呢?
与璁儿去庄山山麓下,庄山寺前广场看台湾相思树,只有一棵树开花。 璁儿问是什么树,告诉他,台湾相思树。璁儿问,是台湾的树吗?告诉他不是,并说了一个故事给他听:古代,一位丈夫去打战,去了很多年都没有回来,他的妻子盼夫成疾最后死去,坟头长出了一棵树,树枝树叶朝着她丈夫出征的方向长,有人称这树叫相思树。 从庄山回来,到二楼“曲尺巷”查《广东植物志》,在第五册141页找到关于相思树的资料。 下午,“夜书房”群主胡洪侠老师,把我拉回到“夜书房”群里。“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那感觉。回到这里,又可以一班爱书的人在一起了。虽然自己只是一个伪读书人,但混在其中,我想,久而久之自己也把自己当做读书爱书的人了。 慧儿告诉我,珠海的使君子花开了,沉沉的开满了一树。问她,紫薇花呢?答,没开。 慧儿笑,老爸,你就记得你的花。 我沉默了一下说,也许是吧。 挂了电话后我问自己,真的挂着花? 有友来喝茶,听到这事便笑:你是记着那些日子。
璁儿又认识四字:扫、拖、桌、椅。他自己把四个单字读三遍,然后用这四字组词。 “全、奇、把、边、湿、总”这六个字是上周所学。 上周某天晚上,好友雨霖来喝茶,璁儿拿出识字卡片读给雨霖听,并拿陀螺与雨霖一起玩。
这段时间,也在读一些关于小儿教育的书,为了是更好地与璁儿交流和沟通。 隔好些天没在三楼“曲尺巷”抄字翻书,今早抄《幽梦影》之八十八则,抄陆游诗一首,抄苏幕遮词一阙。 三楼新腾出抄字的位置,可以站着抄字。站着抄字,有如年少时被父亲逼着扎四平马的感觉。 零时后,抄两页字,一页为苏东坡的《临江仙·送王缄》: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一页是陆放翁的《自嘲》: 天公大度一何奇,养此无能老白痴。 宿疾闲愁俱扫尽,美餐甘寝更无时。 蛙鸣庭草何曾问,水半门扉亦不知。 道似婴儿犹有恨,小轩风月独哦诗。 这诗,有句正是适合自己,那就是“天公大度一何奇,养此无能老白痴。”读到这句诗时,又想起唐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把“养此无能老白痴”与“偷得浮生半日闲”凑成:“无能老白痴,偷得浮生两日闲。” 哈,有趣! 甲辰四月十三日晚,整理于二楼“曲尺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