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电机噪音控制与性能优化的20大策略

 汽车NVH云讲堂 2024-05-22 发布于广西
在现代工业和汽车领域,电机的效率和噪音控制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电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关乎电机的性能,更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噪音水平和整体效率。
1. 级槽配合:噪音规避的关键
电机的级槽配合直接影响到磁场的分布和电磁力的谐波分量。8级48槽与6级54槽的配置,通过特定的倍数关系,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同时,关注特定阶数的谐波,如对于8级48槽电机,一般需重点关注0、8、24、48、72、96阶。6级54槽则为0、6、18、36、54、72阶。。
2. 非集中绕组:高频电磁谐波的克星
非集中绕组设计减少了高频电磁谐波的数量,虽然集中绕组在轴向尺寸和成本上有优势,但权衡利弊后,非集中绕组在某些应用中更为合适。
3. 转子斜级:特定谐波的“消音器”
转子斜级通过铁心分段错位,形成180°相位对消,有效减弱特定频率的噪音。不同的斜级方案,如“一字”、“W形”、“V形”,对电机的动力性能和噪音表现有显著影响。
 4. 转子风扇气动性能优化:降低噪音,提升效率
通过CFD技术对转子风扇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减少气流分离和涡流脉动,从而降低气动噪音并提升系统效率。
5. 定子真空浸漆:刚度与散热的双重提升
真空浸漆工艺不仅提高了定子铜线与铁心的固定可靠性,还显著增加了定子总成的刚度,有助于降低振动和噪音。
6. 转子磁钢非对称布置:特定谐波的“抵消术”
通过非对称的磁钢布置,如通用汽车Bolt的周期性宽窄间距设计,可以对消特定谐波,从而减少噪音。
7. 铁心涂胶工艺:阻尼提升,振动降低
涂胶工艺增加了硅钢片间的阻尼,耗散振动能量,有效降低噪音,如特斯拉汽车所采用。
8. 转子一体注塑:刚度提升,振动改善
一体注塑方案提升了转子铁心的轴向刚度,改善了振动表现,如联合电子及舍弗勒的技术。
9. 定子气隙磁密优化:电磁谐波的“过滤器”
通过特定的开槽和非对称设计,可以降低特定电磁谐波分量,如丰田普锐斯和通用沃兰达的创新设计。
10. 转子气隙磁密优化:特定谐波的“消音器”
在转子铁心外径侧开槽或采用不同转子外径,可以对特定谐波电磁力分量进行对消。
11. 短距绕组:电磁力分量的“调节器”
短距绕组设计可以对特定谐波电磁力分量进行对消,如8级48槽电机的整距与短距方案。

12. 考虑PMW波形的电磁仿真:更真实的电磁力复现
基于实际PWM波形的仿真,可以更准确地复现电磁力,提高优化精度。
13. 转子压装:刚度增强,特定谐波对消
合适的转子铁心压装工艺,可以增强刚度,减少振动,并对特定谐波电磁力分量进行对消。
14. 转子动平衡:低阶机械振动的“终结者”
高精度的动平衡工艺,减少了转子的低阶机械振动,降低了轴承载荷。
15. 铁心与转轴过盈量优化:结合强度与制造便利性的平衡
优化过盈量,考虑铁心隔磁桥强度、电磁性能、压装工艺等,实现结合强度与制造便利性的平衡。
16. 定转子喷油量优化:油冷电机的“冷却艺术”
对于油冷电机,高精度仿真与实验相结合,优化喷油量,提升冷却效率。
17. 电机-轴承优化:减少振动与延长寿命

轴承作为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维护直接影响到电机的稳定性和寿命。通过优化轴承的类型、材料和润滑系统,可以显著减少由于轴承缺陷引起的振动和噪音,同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18. 电机-结构动力学分析:预测与规避问题

运用结构动力学分析,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动问题。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工程师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结构弱点并加以改进。

19. 电机-电磁兼容性设计:减少电磁干扰

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电磁兼容性(EMC)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优化电机的电磁设计,比如使用屏蔽电缆、滤波器和优化布线,可以减少电机对周围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

20. 电机-热管理:提升效率与可靠性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有效的热管理对于保持电机性能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采用先进的散热技术,如液冷、风冷或热管技术,可以提高电机的热效率和可靠性。

结语
电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个小小的改进都可能带来性能的大幅提升。从级槽配合到智能控制策略,从材料选择到环境适应性设计,每一步都体现了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电机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