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奴隶,他的诗却清新卓越,引无数天骄竞折腰

 青萱小令 2024-05-22 发布于四川

唐朝的风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能吟诗写诗。

本期介绍一位特别的诗人,唐人范摅(shū)《云溪友议·郭仆奇》记载:唐朝咸阳的郭家是富豪之家,家中奴仆众多。

其中一位捧剑的奴仆,常常沉水望云,不听主人的吩咐,因此遭到鞭打。

捧剑仆的行为,最终与主人的要求事与愿违。

《唐律疏议·名例四》:“及生产蕃息者,谓婢产子,马生驹之类。”

《唐律疏议·名例六》:“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这位诗人姓名事迹不详,因为他是郭家捧剑的奴仆,代号捧剑仆。

奴仆是底层中的底层,却掩盖不了他明珠般的光芒。

《全唐诗》收录三首他的诗,请大家欣赏这三首佳作吧。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一位佳人目睹了一幕罕见的场景:一只翠鸟,轻巧地衔着一颗晶莹的葡萄,缓缓的停留在金色的井栏之上。

这静谧雅致的画面深深吸引她,她凝神屏气,不敢卷起珠帘,唯恐自己的一举一动,会惊飞美丽的翠鸟,让它消失在天际。

据说某一天,他作了这首诗,让主人非常恼怒。幸好有学者在郭府做客,惊为天人,郭氏才脸色好看。

引的当时“儒士闻而竞观,以为协律之词”。

这首诗通过青鸟衔葡萄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情感韵味,同时描绘了美人天真好奇、单纯活泼的性格。

诗中通过美人的反应,从侧面突出了青鸟的奇丽与迷人,展现了自然美与人的性格美的相互辉映。

题牡丹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一种幽香从狭小的后院飘出来,它的颜色却从来没有输过艳若桃李的花儿。

有没有这样的人能够向天人诉说,把这株牡丹移栽在仙境里。

如果题目不是牡丹,根本不会知晓说的是哪种花儿。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一字不说牡丹,却字字在说牡丹。

诗人身份低微,不甘心困于奴仆身份,他向往着自由的生活。

将窜留诗

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

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

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

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

这首诗还是蛮有意思的。

捧剑仆说,郭四郎请你珍重,我就要不辞而别了。

黎明时分,随着嘀嗒的更漏声,离开的情绪愈发强烈,我乘坐的轻车,车辙的痕迹残留在雪地中。

就在我离开你家门时,突然的悲伤,无法抑制,泪水涟涟。

纵使相隔千万里,关山重重,但我的心始终思念着大唐的月亮。

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在这里不得自由,常遭毒打。他决定逃回关山之外的故乡。

唐朝流行昆仑奴、新罗婢,我猜他是关外人。君子交恶,留下书信,更显出捧剑仆淳朴真挚的品格。

尽管他的传世作品只有三首,但三首皆是经典,清新典雅,卓越不凡,他的技巧精湛,才情出众,虽在盛世,却落魄不堪。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完~

欢迎伙伴们留言谈论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