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对“上马石”的故事——武邑一村一故事8

 梅君小苑 2024-05-22 发布于河北

一对“上马石”的故事

马是古代达官贵人的重要交通工具,旧时公署衙门和豪门府第的大门口都设有上马石,供马佚侍奉主人上下马用。而在过去,南袁庄村西侧当街有一对儿台阶式的“上马石”,此石为青石材质,台阶高度可有八十公分,长度将近两米,宽度将近一米,与其他富户门前立的上马石相比,个头儿要大得多。

据说,这对儿上马石曾是武邑知县所赠,它不仅是城东袁家人引以为傲的象征,还是方便乡邻往来的绝佳中介。关于这对儿大石头,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儿鲜为人知的故事哩!

旧时,每当提起武邑城东的仕宦望族,大家都会首推前律寨的袁家。据说,袁家曾

有“双千倾”之美誉,城南的袁陈村、城北的袁牛八阵等,以前都是袁家设在各地的庄子。当时的袁家拥有大面积的耕地,而所谓的“庄子”,就是财主为便于日常管理,经常派一些族人到属于自己家族的相对集中的大片土地上建设庄舍,并推举一人为“庄头”,负责执掌监视田界、修葺庄舍、安抚庄佃、监收地租等事务,其他人员为庄丁。不仅如此,袁家还在城里和外地,经营着多家买卖和商号,除了大量购买田地,有时竟连进城常走的道路都能买断:甚至还在武邑城内东门南侧打井,对外则称为“袁家井”,平时用木质井盖紧锁,用时可随时打开用。这就是民间所传的“不走别人家的道,不过别人家的地,不住别人家的店,不喝别人家的水”,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

南袁庄位于武邑城东南,这里以前同样是前律寨袁家的庄子。明末清初,袁氏族人便到此设庄子,然后开枝散叶,时间久了,庄子也被叫做“南袁庄”。长久以来,在庄头的打理经营下,南袁庄每年的庄稼都能有个好收成;每次官府收纳钱粮,南袁庄从不拖欠,一直得到知县老爷的赞许。转眼到了清咸丰年间,这年夏天,天降淫雨,稼禾遭淹,一季粮食几乎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眼看闹起了饥荒,饿殍遍地,无奈之下,一些流民迫于生存,纷纷涌向了富户的庄子里,祈求能够施舍薄粥,勉强度日。这时,南袁庄的庄头正为如何解决难民的事儿愁眉不展。帮吧!难民数量巨大,唯恐粮食欠缺无补:不帮吧!很快便会落得个“为富不仁”的骂名,这样做无疑会给“田主东家”脸上抹黑。思来想去,庄头不忍乡亲们活活饿死,便硬着头皮打开了庄子上的粮库。第二天,大家都知道南袁庄搭起了“粥棚”,那些衣衫不整的男女老幼都不约而同地齐集南袁庄。几天下来,南袁庄所存的粮食已经不多。正在这时,前律寨的东家骑马来到了南袁庄,原来是他也听说了南袁庄设粥棚的事。到了南袁庄,东家不但没有责怪管事的庄头,还称赞庄头做得对,袁家自来以诗书传家,灾荒之年,赈济灾民,本来就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于是,东家又从前律寨调来两大车粮食,专为解救城内外的灾民。

当时的武邑知县大老爷,正是有着“铁笔”之誉的娄道南,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位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好官。娄知县听说南袁庄舍粥的情形后,在左右的陪同下,骑马来到了南袁庄。可是碰巧,南袁庄向来没有一对像样的“上马石”和“下马石”。原来的“上马石”并不高,已略显残破,况且数日连降大雨,上马石早已被“泡”在了泥水里。不得已,娄知县只好骑在马上训示。安抚过后,百姓们激动地已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向知县大老爷叩头致谢。

这次灾荒过后,娄知县有幸接到上司的调迁令。离任之前,他命人找石匠精心打造了一对大号的上马石,赏赐给了南袁庄,以示殊荣。南袁庄的庄头接到知县老爷的封赏后,并没有占为己有,而是将象征身份地位的上马石,放在了村当街处。从那之后,无论是武邑县官出城,还是乡邻进城路过此地,都会在这对“上马石”处停留片刻。可惜的是,这对上马石在百年之后,被人们视为旧物而抛弃,随之淹没在了黄土之中,永远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本故事由村民口述整理)

傅年卸车——武邑一村一故事7
“一箭之地”定祖茔——武邑一村一故事6
解庄“三义庙”旧事——武邑一村一故事5
执教五十载,桃李遍武邑——武邑一村一故事4
明故“寿官”墓表,见证武邑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武邑一村一故事3
滑稽幽默的“万人迷”——武邑一村一故事2
苏皋庙的传说——武邑一村一故事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