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古老的丧葬习俗你知道吗?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5-22 发布于河南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丧葬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民俗精髓之一。千百年来,死亡是世人必须要面对的也是最终的归宿,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关于丧葬白事的一些习俗大事。
出殡
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出殡作为葬礼的最后一步都是相当隆重的。出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将逝者灵枢从家中运往墓地并顺利下葬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世人常说的“最后一程”。其中长子扛幡起灵、次子摔瓦盆、出殡之路撒纸钱,都是出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
谢孝
葬礼结束后,家中孝子向亲朋好友致谢礼,这是传统丧葬民俗中的谢孝。而在实际葬礼中,孝子谢孝通常是去自己娘舅家。谢孝时间一般安排在逝者下葬后的第二日,有的地区是下葬后的第三日。
谢孝当天,逝者所有子女需全部戴孝前往娘舅家谢孝。到娘舅家后,由娘舅引领到祖坟上行孝立致谢,谢孝完毕孝子们才能摘孝布脱孝衫。

圆坟
圆坟是逝者祭奠的一种形式,通常情况是在下葬后对的第三天举行。圆坟当天逝者家属都要到坟前行圆坟礼,并由晚辈为逝者敬献鲜花和供品。
作七
也被称为“七七”、“斋七”、“烧七”等。即从逝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共四十九天。忠德殡仪了解到,通常华北地区视“头七”、“七七”、“五七”为“大七”,这段时间也是非常重视的时间段。“大七”之日需到坟前祭祀,“七七”结束之后完成守孝。
百日
百日就是死者逝世一百天,也称过百日祭,是传统葬礼中比较重要的忌日。逝者的亲属可以不参与百日祭,但逝者子女及晚辈以及已经出嫁的女儿都必须前往坟地祭祀,以示不忘养育之思。

周年
指死者逝世满周年时,死者的子嗣,包括出嫁的女儿都要返家,共同前往坟地祭祀。旧日时北方人给已故者办周年实行办“单”、不办“双”。即逝世一年叫“小祥”,可办,也叫追祭;逝世二年叫“大祥”,不办;而逝世三周年为大祭,要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不过现今对于周年的仪式要求没有那么高了。

习俗 , 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