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字帖 | 苏轼行书《凌虚台记》高清释文版

 爱阅读的老年人 2024-05-22 发布于天津
苏轼行书《凌虚台记册》六开(本幅六开十二幅),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年),凤翔太守陈希亮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求记苏轼,于是苏轼便作了这篇《凌虚台记》。
这篇文章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反映了苏轼思想中对生活积极乐观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一面。

苏轼行书《凌虚台记》
图片
【1】《凌虚台记》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
图片
【2】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图片
【3】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屦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
图片
【4】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危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
图片
【5】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 {原帖山字遗漏。于文末补上} 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
图片
【6】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孤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
图片
【7】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
图片
【8】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
图片
【9】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荆棘禾黍
图片
【10】丘墟垅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
图片
【11】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不足恃者。而不在夫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图片
【12】绍圣四年三月十四日。轼在惠州书。
版权申明

本图文转自:书法字帖,特此鸣谢。

——总编辑:宋栓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