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国联军争相掠宝

 singer0852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高小龙 著

南怀仁设计的天文仪外形高大美观,支架上部雕有游龙,内部结构精巧、先进。例如,重达3850公斤的天体仪,由一个直径六尺的空心铜球、子午圈组成,球上刻有1870颗星体。它们都旋转自如,可以非常迅速、准确地测算出某时刻日月星辰在天空上的位置。康熙五十四年,耶稣会传教士法国人纪理安奉旨又设计督造了采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法式艺术风格装饰的、更为先进的地平经纬仪,此仪器重达7吨!

到了清乾隆年间,乾隆帝来视察,认为我国古代仪器结构合理,西方计量制度科学,于是大臣们又按他的意思,用了十年时间造出一台“玑衡抚辰仪”安放台上,这件仪器也达5吨重。

这些仪器此后一直每日不断地用于观测天象,它们代表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及机械制造的最高成就。然而,到了1900年时,这些仪器却遭受了一场大劫难。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德军抢先占领了古观象台。德军司令瓦德西竟无耻地宣称台上这些“有极高艺术价值”“造型和各台仪器的龙形装饰都极为完美”的仪器是德国的“战利品”。同样对这些天文仪器垂涎三尺的法国入侵者,立刻以一些仪器制作中受到法国人帮助为借口,也提出瓜分要求。

德军参谋长什瓦慈霍甫与法军代表马香反复讨价还价,德军争到优先挑选权,得到了台上的天体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纬仪和我国元代制造的浑天仪,法军分到了“与本国有关”的地平经纬仪、象限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和元代制造的大型简仪。当时的清政府和谈代表庆亲王奕劻,遣派曾做过德国公使随员的荫昌,以国际公法为依据要求停止这种野蛮行为,却遭到拒绝。两国都野蛮地将仪器搬运到各自的使馆中。

法国政府后迫于各方压力,于1902年将一直藏在使馆中的5件仪器归还了中国政府。但德国政府却在侵略军撤离时,直接将仪器运到德国本土。更可悲的是,这些仪器运到德国并非用于科学研究、天文观测,而是按照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放在波茨坦离宫皇家花园的草坪上,供人观赏。德皇的这种做法不仅引起全体中国人的愤慨,也遭到本国内进步人士和科学家的强烈反对,但却一直没有任何结果。

事情发生转机还是直到2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德国应归还其掠走的天文仪器,并最终写入了《凡尔赛和约》第131条:“所有1900年及1901年德国军队从中国掠去的天文仪器,在本和约实行后12个月内概行归还中国。所有实行此项归还之举所需费用,包括包装、运送北京建设之费用在内,亦由德国担任支付。” (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