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苑撷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非遗专业委员会顾问赵又弘

 非遗之美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赵又弘,1940年月生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中国美协地区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工艺美术委员会艺术顾问,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赏石艺术研究会监事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艺术顾问,翰海书画院副院长等职。

著名画家赵又弘(右一)被聘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非遗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非遗专业委员会会长姚泽民(左一)为著名画家赵又弘(右一)颁发聘书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左一)采访著名画家赵又弘

赵又弘的绘画艺术以工笔花鸟著称,尤其擅长画马。在他的笔下,鲜花栩栩如生,蝴蝶飞舞自若,蜻蜓点水轻着,鸟儿精神抖擞,处处是一派生机昂然的境象。

赵又弘的花鸟画追求宋人的骨法和元人的神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成了个人潇洒飘逸,典雅别致的艺术风格。 赵又弘的绘画艺术能达到如此境地,得益于他良好的家庭条件,更又在于他坚韧不拔的勤奋努力。赵又弘的祖辈都是诗书画的雅好者或专业人士,其中曾祖父赵书村在清末是溥仪与溥杰的书画老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身于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香世家,使赵又弘童年便迷上了中国绘画,并得到了正规的训练。后来进入美术学院 学习中国画艺术,毕业后又拜北京画院著名画家马晋为师,成为马晋的入室弟子。 客观条件是他艺术成功的一翼,而刻苦钻研精细入微则是成功的另一翅膀。

中国画讲求师法自然,尤其是花鸟画更须师法自然,否则画面就难以达到气韵生动、耐人寻味的目标。赵又弘在学习传统技法与写生的过程中,常常是身醉心痴,废寝忘食。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主张学习书法拟之者贵似,察之者尚精,而赵又弘在绘画写生方面有其独到的观察能力,越是细微的环节他越是明察秋毫,这在他的画面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赵又弘经过几十年的辛勤探索,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果。他的作品曾先后在中国内陆及国外展出,其中在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及马来西亚的展览中倍受观众青睐,并多次发表于多种美术报刊。作品也被国内外有识之士广泛收藏。

作品先后入展——

1962年其作品在北海画舫斋展出

1986年其作品获轻工业部“百花奖”金奖

1988年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1年12月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世纪第一回展”中展出

2002年12月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世纪第二回展”中展出

2003年12月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世纪第三回展”中展出

2004年12月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世纪第四回展”中展出

2005年12月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世纪第五回展”中展出

2006年6月其作品在马来西亚展出

2006年12月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廿-世纪第六回展"中展出

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画展及美术刊物出版。

(图文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非遗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