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性创伤性骨折

 忘仔忘仔 2024-05-22 发布于山西

隐性创伤性骨折与应力骨折(包括疲劳骨折和功能不全骨折)和隐性骨内骨折(又称骨挫伤)均属于隐匿性骨折的范畴。因病变较隐匿,常规X线和临床表现难以确诊,易导致漏诊与误诊现象的发生。

【病因】

膝关节隐性创伤性骨折通常由运动或外伤所致,为一次性暴力直接或间接损伤的结果。膝关节平时的活动量很大,而且在膝关节的关节端多是骨松质,尤其是青少年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膝关节上下端骨松质丰富,柔韧且有弹性,在突然遭受旋转、减速、碰撞、牵拉或扭曲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骨松质中断,范围可从弥漫性骨小梁骨折至累及骨皮质,造成骨皮质的细微隐裂,甚至达关节面软骨,即形成了临床意义上的骨折。不同于骨挫伤的骨松质内弥漫性或局限性充血、水肿、出血,隐性创伤性骨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骨折。X线检查呈阴性的主要原因:

①创伤引起的骨折线细微,骨折断端没有发生移位,骨的形态保持完整,尚不足以引起X线衰减系数的明显改变;

②发生在结构复杂部位时容易受其他骨结构的重叠掩盖,或有骨质疏松的背景存在,X线的密度分辨率低:

③此外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规范,投照体位不标准,或诊断医师缺乏经验在阅片时忽略掉本应能够识别的细微骨折线。

【临床表现】

青少年体育活动增加,膝关节运动量较大,是隐性创伤性骨折好发人群,其部位多发生于胫骨平台胫骨上端、股骨内外侧髁,少部分发生于髌骨和腓骨小头。患者有明显运动或创伤后疼痛史,跛行及行走障碍,查体时受力点压痛明显。若不及时发现隐匿性骨折,会延误患者病情,导致骨折线更加明显或错位,严重情况下,会并发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导致不可逆性疼痛。

【分类和分级】

根据骨折线的走行分布和损伤有无累及骨皮质下骨松质、骨性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将膝关节隐性骨折分为皮质下型(I型)、经皮质型(Ⅱ型)和经关节软骨型(Ⅲ型)

【影像学表现】

X线正侧位片上一般无明确骨折线。CT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检出率较高,但部分骨折线走行趋于水平,所以CT检查隐性骨折也存在局限性。早期及时的MRI检查能发现隐性骨折线的存在,并反映周围骨松质骨髓水肿、出血等病理改变,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MRI特点:①直接征象,骨折线的显示,因骨小梁嵌人或稍有骨髓移位,局部缺乏H质子在T1WI显示为低信号,与正常骨组织的骨髓高信号形成明显对比,形态可以为线状、条状、树枝状等;T2WI表现为低、高或显示不清。②间接征象,骨髓水肿的显示,骨折线周围的髓腔内可见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边缘模糊的低信号,T2WI呈弥散分布的高信号,FSPDWI或STIR序列对骨髓水肿更加敏感。③程度上:隐性皮质下型骨折,骨折线局限在骨松质,骨皮质未受损;经皮质型,骨皮质低信号带中断;经关节软骨型,骨折累积关节面,相邻关节软骨损伤,如胫骨平台隐性骨折常伴有关节面塌陷。④伴随改变:发生在膝关节的隐性创伤性骨折常累及关节软骨、交叉韧带、半月板等,将出现相应部位的异常信号,包括损伤、撕裂、断裂,关节积液、出血等改变

图片

图片

                            左胫骨上段隐性创伤性骨折

患者男性,26岁,左膝撞伤后疼痛2天。A、B.左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未见明显骨质异常:C、D、E.同一患者的矢状位T1WI、矢状位及冠扶位FSPDWI示左胫骨上端横行件拆线,呈低信号,T1WI显示明显(箭),骨折线周围的髓腔内可见片状水肿区

【治疗】

隐性创伤性骨折的骨折线多较细微,无明显错位,如未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治疗相对简单,且预后良好。通常抬高患肢,采用支具或石膏制动6~8周,防止患侧肢体过早负重。并根据发病不同时期.予以相应对症处理。中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多以消肿镇痛及活血化瘀,接骨消肿及和营止痛,强筋壮骨及补益肝肾等治疗为主。

中影解剖病例集


头颈神经解剖汇总


心胸解剖汇总


腹部解剖汇总


肌骨解剖汇总


头颈神经病例汇总


心胸病例汇总


腹部病例汇总(包括妇产儿科、男科)


骨肌病例汇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