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醉乡土』说一说“南林里徐氏家族”

 人文华夏 2024-05-22 发布于河北

 博野千年历史,背后的那些历史和精彩故事,影响着一代代博野人。

我醉乡土带您追寻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其中经典故事,激励博野人奔跑追梦。 

说一说“南林里徐氏家族”

南林里:原名淋漓,汉代建于一片四周环水的茂密树林里,因土地终年湿润,树木青翠欲滴而得名。北魏时村庄被洪水冲成两段,该村居南,故名南淋漓,后写成南林里。南林里处士徐恭灌园还金的故事家喻户晓,徐行后裔在博野城内牛市胡同建还金祠,以昭祖德。
据一九七五年出土由冯梦龙撰写《徐鸾公墓志铭》记载,徐氏鼻祖弼,永乐二年自山西夏县迁来博野南淋漓村,(注:《徐氏族谱序》中有 “吾族自明朝永乐年间从小兴州迁于博野南林理村,初传五世,因无家谱,故失其名,谨以讳有年者为始祖” 的记载 ),弼生亮,亮生成,成生归金主人恭,恭生廷璋,廷璋生鸾、凤、鹤,至万历二十年,河南左布政使行暨子太史公联芳立归金碑,计八代,其中鸾与凤同年入泮,同榜中举,鸾之子行与行之子联芳皆进士。注:《徐鸾公墓志铭》所记载的人物及世系与《徐氏族谱》略有区别,孰对孰错待考。
据《博野县徐氏族谱》、《博野县志》、《保定府志》、《续耀州志》、《光州志》、《乡试录》、《登科录》等史料记载:
徐氏始世祖讳有年,稼穑为业,生子诚。
 徐诚,克承父业,生子亮。
 徐亮,犹然庄农,生子恭。
徐恭,灌园归金,传载《博野县志–乡贤》,以曾孙行贵,貤赠河南左布政使,生子廷璋。
徐廷璋,省祭官,诰赠布政,建石坊,额曰:祖孙方岳,在邑中东门里。妻刘氏,赠宜人,生三子,鸾,凤,鹤。
徐鸾,嘉靖癸卯科举人,官授耀州知州,嘉靖四十二年任,继改光州,嘉靖四十四年任,后升赵州长史,邑志与登科录均记作:赵府(左)长史,建石坊,额曰:弼亮天演,县志记作:弼亮天潢。妻刘氏,生子三,行,洲,健。
徐凤,嘉靖癸卯科举人,官授灵丘知县。
徐行,嘉靖己酉科第一百二名举人,嘉靖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传载《博野县志–乡贤》及《保定府志–仕绩》,隆庆年间官河南左布政使,卒葬程六市,曰徐方伯墓。妻陈氏,子联芳,丁丑科进士。父子进士坊,为徐行、徐联芳立。
徐联芳,隆庆庚午科第五十九名举人,万历丁丑科三甲第二百名进士,《博野县志》误作隆庆丁丑科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故称太史公,传载《博野县志–文苑》,所著《登瀛集》毁于兵燹无存。
徐待,凤子,官任教谕。
徐徵,凤子,国学生。
徐宏,恭之仍孙,崇祯庚午科举人,任峄县知县。据《峄县志–职官考列传》记载:徐宏,博野人,旧志误作清苑人,顺治二年以举人任,坦衷和易,与民相安,未一载左迁去。
徐名镛,康熙四十七年恩贡,恭之云孙。
徐京涛,名镛子,康熙癸酉科第一百十八名举人,《癸酉科顺天乡试卷》收录其八股文三篇:《文之以礼》、《可以替天》、《设为庠序》。另据《博野县志–选举》记载:国朝举人,徐景涛,康熙癸酉科,拣选知县。
徐曰彬,监生。妻颜氏,二十四岁守节。敬事翁姑,不推诿于介妇;慈抚二子,倶教训之有方。乾隆十六年题准旌表。详见《博野县志–节孝》。
徐曰模,字范滋,名镛侄孙,行之仍孙,康熙甲午科举人,传载《博野县志–儒林》。《尹健余先生年谱卷下》有 “……徐龙光、李贞叔司书记,马素涵即陶墟村进士马元文、王体乾、徐晓宜、徐范滋、郑揆方、刘运翔,徐宣子、郑博南、刘凤章司宾客” 的记载。子二,涛、杰俱邑庠生;女适祁州康熙甲午科举人李公名继浩长子李種仁,乾隆戊午科乡试第九十名举人。
徐杰,曰模次子,增广生,参修乾隆三十二年《博野县志》,担任缮写,诗文载邑乘。
前题
增生 徐杰 邑人
昔年王氏植庭槐,燕喜堂前更手培。
老树横空根益固,新枝傍日影还来。
清光绕座三秋逈,碧彩临窗万卷开。
此日君贤堪得地,他年应作栋梁材。
科第连连的徐氏家族已发展成为博野县望族,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还金井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拾金不昧的美德至今犹称颂不衰,永远值学习与发扬!
本文主要参考《博野县志》、《四川通志》、《峄县志》、《尹健余先生年谱》、《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顺天府隆庆庚午科乡试录》、《皇明贡举考》、《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登科录》、《萬曆五年丁丑科殿试金榜》、《康熙癸酉科顺天乡试卷》、《保定府志》、《祁州志》、《续耀州志》、《光州志》、《博野县徐氏族谱》、《博野县历代碑刻辑释》等资料整理而成。
在这里非常感谢北京市的王博先生,博野县的郑文林老师,博野县县委办常务副主任温钊同志,安平县的靳秋立先生,“故园随语”公众号的陈宝成先生提供的珍贵资料!

附:资料图片

 



供稿人郭鹏,曾用名立蒙,生于1979年8月,博野县岗子上村人,好文史,喜收藏。希望通过博野乡音栏目广交天下藏友,分享收藏乐趣。


本作品经过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技术编辑:庞里地  


征稿


我醉乡土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