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5新传专硕首年招生,复试线仅368分,出题偏基础!

 木铎新传 2024-05-22 发布于安徽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是首批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天大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作为一所985高校,天大的新传学硕2023年才开始招生,新传专硕2024年第一年招生。一般而言,刚刚开始招生的学校前一两年是最好考的,因为大部分考生还处于观望的状态。新传学硕大部分为推免,2024年学硕就推免了16人,学硕统招录取2人,专硕统招录取9人。2024年学硕和专硕的复试线均为368分,相比较而言,专硕的性价比更高。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依托天大的学术资源,联合优质社会力量,积极探索新文科和新工科交叉的建设模式。未来学院还将继续引进新闻传播与计算领域的高端学者,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对于有理工科背景且想要跨考新闻的同学来说,天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期目录

1.天大新传专业近三年考情数据分析

2.天新传2024真题及深度解析

3.天推荐参考书及使用说明

4.天学院和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01:考情分析
天津大学近两年招生数据解读

1、招生仅两年,目前报考热度相对不高

对于刚获得硕士点开始招生的院校来说,大部分考生都会处于观望的状态。那么这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考生,上岸难度预计是远远要小于之后的考生的,特别是对于天津大学这种985院校来说。虽然天大没有公布每年的报考人数,但从其这两年的招生计划和复试名单来看,其报考人数应该不会很多,竞争压力也比较小。

2、学硕名额大部分给到推免,预计专硕将会扩招

2023年新传学硕推免了18个人,只留了5个统招名额。2024年新传学硕推免了16个人,统招名额进一步缩水,只留了2个。好在专硕名额全部给统招生,建议优先考虑专硕方向。天大师资和软硬件过硬,预计招生总数会上涨。

3、近两年复试线都不高,非全日制进复试全部录取

天大是自划线院校,2023年学硕第一年招生,复试线和国家线齐平(363分)。2024年学硕和专硕的复试线相对于国家线来说只高了3分。总体原因还是在于刚刚开始招生,招生名额少,报考人数少。非全日制计划招生15人,一志愿上线4个人并且全部录取。随后学院更是连续发布了两轮调剂公告。

02:真题解析
2024年真题及深度解析(学硕与专硕)

1、学硕24年改考440,理论难度一般

2023年学硕考的是726(新闻传播学基础)和846(新闻传播实务),但是2024年将846换成了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主要考察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传播、新闻史等核心基础,基础分值约占70分。两道论述题共80分,考察的是天大的主要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和人工智能传播。

2、学硕和专硕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紧扣导师研究方向进行备考

虽然目前只有两年的真题,但是对于天大的出题风格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窥见一二。无论是23年还是24年,天大都比较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学知识的考察都出自参考书,只要备考过程中好好背书,基础知识部分拿到80%以上的分数不是问题。而且简答题和论述题出的也比较中规中矩,都是常规考题。只要在备考过程中多多准备人工智能传播、国际传播、文化传播等专题知识,也可以拿到大部分的分数。

3、学硕和专硕都会考试实操题,需要储备多种实务写作技巧

和其他考题相比,天大的实务就考的比较五花八门了。这两年的真题分别考到了新闻评论、新闻策划、采访提纲、分镜头脚本,而且实务的分值占比很高。不仅需要考生对实务理论有着较为熟悉的把握,更要多加练习。除了这两年考过的题型外,还要进行“广撒网”,多对其他实务类型进行练习,以防25考研真题又出新花样。

03:参考书目
天津大学新传参考书目及使用说明

334官方并未公布参考书,但是考纲与726大致相同,因此考专硕的同学可以参考726的参考书。下面推荐的是官方公布的726和440参考书。

1、726(334可参考)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三版),陆晔、赵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重要程度:★★★

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入门教材,熟悉重要的理论知识,更多考点体现在实务题上。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重要程度:★★★

本书是一本比较基础的和实务写作相关的书目,对于涉及到的一些实务概念要进行背诵,使用时要结合实务课程以及其他书目。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喻国明、丁汉青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重要程度:★★★★

书中汇总整理了经济学有关的知识内容。考试强调对于本书的基础知识考察。但近两年考察这本书上的知识较少,可酌情复习。

《新闻编辑学》(第四版),蔡雯、许向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重要程度:★★★★

本书属于实操科目,要求大家理解新闻生产的基本流程和逻辑,重点背诵勾画过的知识即可。

《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重要程度:★★★★

会涉及到评论写作的一些知识点,但更多地要注重实操。

《国际传播学教程》,程曼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重要程度:★★★★

国际传播在天大的考纲中是重点,在真题中也有不少出现,建议重点复习。

《新媒体实务》(第二版),黄河、刘琳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重要程度:★★★★

本书结合前沿热点,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新媒体在新闻报道、营销传播、管理运营、商业模式构建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前沿应用。新媒体也是近几年来的重点考点,建议重点复习。

2、440(学硕和专硕都会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重要程度:★★★★

全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专题性论述,需要重点掌握。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建议买第八版)

重要程度:★★★★

本书为新闻学模块必读书目,讲解通俗,理解难度较低,十分重要!其中对于所有知识点一定要背到滚瓜烂熟,不能偷懒!有些章节基本就是考题的答案,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一句话延伸出一道论述题,务必要认真阅读。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建议买最新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二版),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重要程度:★★★★

新闻史模块占考试内容的比重较多,中外新闻史均有涉及,需要重点掌握。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建议买最新版)

重要程度:★★★★

作为新传基础的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最新发展,本书算是《传播学教程》在新环境中的延伸,建议结合专题整理进行拓展和完善,最好将其与《传播学教程》共同理解学习,不要割裂开来。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重要程度:★★★★

这本书是传播教学的经典之作,堪称新传领域的“黄宝书”。大家一定要认真、反复阅读,做到知识点的一网打尽。很多概念都有可能直接考到原题,对于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也要做好延伸拓展。

04:学院实力

学院及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1、成立时间短但独具特色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简称:新传学院)成立于2019年,学院依托天津大学的学术资源,联合优质社会力量,探索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的建设模式,以贯通“理工文管”为理念,坚持技术驱动和学科交叉,找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新闻传播学科的结合点,高起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新媒体交叉学科平台。未来,新传学院将继续引进新闻传播与计算领域高端学者,培养本、硕、博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贡献高水平的新媒体研究成果和智库服务,努力建成智能时代下的新媒体与传播学院。

2、具备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

天津大学新传专硕学费为18000元/年,学硕为8000元/年。除了每年每生都有的6000元补助外,学校还具备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学业奖学金最高可达12000元。

3、师资介绍
陆小华: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在《新闻记者》《新闻战线》《现代传播》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教育良友奖”,《新媒体产品九思》获评2013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所主持规划、建设的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2019年获媒体技术领域唯一奖项中国新闻科技“王选奖”一等奖。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算法治理、网络与传播法。
卢嘉辉:英才副教授,2018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于2012年、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学士学位。2018至2020年于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WKWSCI)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传播,健康传播,社会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视角,结合数字媒体、大数据和计算机算法,开展智能传播,健康传播,谣言治理,突发事件危机传播等研究。截至2022年8月,在新媒体传播、心理学等领域发表SSCI/SCI论文20余篇,谷歌索引800余次。担任多家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专家。相关研究曾得到了包括BBC国际新闻,BBC电台,Nature新闻等众多国际媒体的报道。研究方向:智能传播,健康传播,新媒体传播,社会心理学等。
庞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传播学博士、博士后。于2018年11月加入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持续在新媒体研究、政治传播、媒介心理、以及国际传播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担任国际传播学学会(ICA)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CAHJC)理事会理事,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理事,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天津大学高端培训师资库师资专家。受邀成为国际顶级SSCI 一区杂志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副主编,此外受邀担任60多家国际顶级SSCI学术刊物的特约审稿专家,包括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SSCI)、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s(SSCI)、New Media and Society(SSCI)、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SSCI)、Mass Media and Society (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SSCI)等。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研究、媒介心理、社会资本等。

杨伊璐: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国际移民研究;在国际顶尖学术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出版英文学术独著一本,以独作/一作/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SCI/AHCI期刊文章;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包括国际传播学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年会和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Conference等;担任New media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European Societies,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等多家SSCI/AHCI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现为国际传播学学会(ICA)会员,曾任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大洋洲区域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基金多项;撰写资政报告被部级单位接收采纳。研究方向:国际传播、群际传播、跨文化传播、认同研究、移民研究。

肖毅:副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博士后,2021年入职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现为新闻传播学与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包括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机传播,危机传播、算法治理等内容。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等课题。近期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人机传播和人机协作(Human-AI collaboration)的工作机制,深度伪造技术如何影响舆论和塑造共识。研究方向:人机传播、科学传播、国际传播、危机传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