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念,打破ADHD孩子内心桎梏的钥匙——

 ADHD互助联盟 2024-05-22 发布于重庆

一个A娃妈妈的自述



A娃,男孩,11岁,五年级。母亲,42岁,学校中层。父亲,45岁,央企高管。

个人经历



不记得网上谁说的了,他说养育孩子的意义在于亲身经历一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然后看这个生命成为他自己的样子,看到这句话时我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因为我当时正被我家A娃折磨的头晕眼花,老师天天打电话,家长天天打电话,每次看到陌生号码我都紧张,每次有同班家长加我微信好友,我都心惊胆战。

我这个不会说好话,自立自强,从没看过别人眼色的人,不知道说了多少好话,道了多少歉,给老师赔了多少笑脸,最难过的是孩子父亲和我对于孩子情况的意见有很多不一致,所以当时的我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

其实,早在孩子上学前班时,因为我的要求,我们就去了一家私人的注意力检测机构给孩子做了测评,测评老师说,孩子有ADHD,同时我们的家庭关系也有问题,但是距离遥远,去一趟坐火车得两个小时,我们没法去做系统的训练,后来到了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我再次要求带孩子去了省会的儿童医院做注意力方面的检查,医生说可以确诊ADHD,建议用药,我给孩子爸爸说了,考虑到用药会影响食欲,影响身高(我们身体从小偏瘦,体质也不好),我们都不想用药,想着找找其他的改善方法。

  初识正念  



于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正念,和涛哥的授课形式不完全一样,但是有相似性,一期也是三个月,只是孩子做训练,家长不需要上课,但是效果甚微。

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让我开始认识了正念,接下来的生活依然在重复以前的鸡飞狗跳,即使不上学孩子在家也是各种情绪爆发,和小朋友玩更是矛盾丛生,每天我都要处理他的各种随时出现的情绪爆发,欲哭无泪都是轻的,经常趴被子上哭一场,起来继续给他灭火。

从刚开始怀孕时的各种期待,到当时的绝望,感觉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做尽了坏事,这辈子受这样的报应,没有孩子前的各种一帆风顺,有了孩子之后各种艰难险阻,我怀疑有人换了我的人生剧本。

孩子的治疗之路



这时来到了孩子的二年级结束,他情绪总是低落,讨厌学校,讨厌老师,和同学矛盾日益加剧,正巧那是我在网上看到了涛哥的一篇文章,介绍的是全国各地的治疗ADHD比较权威的医生。

恰巧我们的省会也有一位,我下定决心要用药物干预了,不再考虑身高,只因为孩子在学校里过的太痛苦了,我和儿子在医院里呆了两天,做了各种测评和检查,其中做核磁时,因为他很难保持不动,医生给孩子用了全麻,在等孩子醒来的时间,我大哭了一场,如果上辈子是我做了错事,就让我受惩罚,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经历这些。

他生下来的时候软软糯糯,早早的就会说话,声音还特别好听,学什么都快,长得还特别好看,两三个月的时候,早上一醒来,自己都会笑好久,上幼儿园了学舞蹈、学唱歌、当领唱,样样都行,怎么就会成为ADHD呢?

从波折到稳定



无尽的自责伴随无尽的压力还有孩子无止尽的情绪爆发,检查的那两天,我的眼泪经常在眼眶里打转,看着被老师无比嫌弃的孩子,尽力的配合着各种检查,我就想我的孩子可能不能得到很多人的理解,但是作为妈妈,我得相信他,尤其是智商测评得了127的高分时,我想如果我不支持我的孩子,那就肯定会白瞎了我千辛万苦给他的这个智商了,检查做完后的第二天开始用药——择思达。

从10毫克逐渐增加到40毫克,当时是暑假,最明显的变化是他的情绪稳定性有了明显的进步,遇到问题可以好好表达或者稍等一会了,用药的副作用就是胃口很差,我经常开玩笑说他是神仙,一天一顿饭,生怕我累着,其实我三顿饭照做,他有时候一天连一顿饭都不能好好吃。

很快迎来了开学季,在最初的一些小摩擦后,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好,一方面是药物的作用,一方面是新班主任特别对孩子的胃口,也很喜欢我家孩子,这一年是从他四岁以后到九岁,接“投诉”最少的一年,接下来又换两个班主任,都没有三年级的班主任那么合拍,但是我的心态稳定了一些,中间就不再赘述了,在看到孩子的改变后,孩子爸爸的配合度也有提高,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痛苦和煎熬了,我就直接跳到我们断药后了。
   
加入正念



时间到了2023年11月,用药2年4个月,中间评估过三次,基本都有进步,但是达不到正常标准,医生说按照国内的治疗方式,该停药了。

停药后,孩子的情绪有反复,看问题的负性认知较多,每天我都需要给他做各种心理建设,那叫一个心累,这时候我再次想到正念,第一次做正念他年龄小,不太会应用,我在他用药的两年多期间,看了几本书(涛哥在授课过程中推荐的书,我基本都看完了)。

了解到正念是目前很多人推荐的方法,而且效果很好,因为一直关注着涛哥的公众号,正好第七期开课,我们就报名参加了。 
 
正念带来曙光



说实话,这个课程带来的不仅是孩子的变化,更多的我们整个家庭的改变:

1.学习态度更加积极
孩子每次上正念课,每次上课不需要催促,而是他每天问我,今天有课嘛,每次上课也很积极,老师每次定时的反馈,对他评价都很好。

2.情绪变得稳定
最可喜的是他的情绪肉眼可见的趋于稳定了,会开玩笑了,虽然他每次上课都是在自己房间,不允许我们旁观,但是我能在门口听见他在里面回答问题、跟练呼吸等等,他不会跟你讨论,但是每次上完课,小脸上都是笑容。

我们是五年级第一学期快期末开始上课的,那一个学期作业写的超慢,每天都得写到11点,有时甚至是12点,我总想着,别的我帮不了忙,就别再为写不完作业被老师训了,后来听了涛哥的课,发现这点我做错了。

3.孩子作业习惯发生转变
从五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我告诉他作业写不写的完都9点半洗漱,写不完,妈妈给老师说,慢慢孩子写作业真的变快了,上学期延时课没写过作业,这学期我为了他搬家到学校对面,原计划不上延时课的,没想到他竟然开始写作业了,有时候甚至能写完,每天回家我不问,他会特别骄傲的告诉我,我作业写完了,或者我作业还剩一点点,然后我就让他多玩一会再开始写,最初还需要我提醒。

现在他会主动去写,即使中间停下来玩一会也会接着主动再次开始,甚至会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写完一项作业,这些我以前真不敢想。   

4.心态更加乐观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心态乐观了很多,不再为一些小事哭的呼天抢地刚开学时有两次不想上学的经历,我也都同意了,一次是告诉班主任我们情绪不好好,被教育了半天,第二次果断以感冒请假,不再解释,感觉每次休息一天,他就像是冲上电了一样,在第二天能量满满,我们家也总算出现了欢声笑语,而不再是频发那些突如其来的哭、生气、走开这样的场景,所以我们果断选择继续复训,不下正念牌桌。

家长的转变



再来说说,我们家长的变化,我本身的职业是学校的心理老师,所以早在孩子学前班时就对孩子的情况有察觉。

但是对这个ADHD的科学知识还是掌握的很有限,以至于后来第一次就医即使确诊,我也没有坚持用药,直到第二次就医开始,买了书,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才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孩子的爸爸对于我的一些观点,依然不认可。

1.家庭和谐的新起点
说实话,是涛哥的家长课堂影响了孩子爸爸,改变了他,他理解了孩子很多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了帮助孩子的抓手,理解了我的不容易,夫妻关系融洽了许多,家庭氛围也温馨了许多。

在孩子学习正念期间,也给到了很大的助力,短短的几个月,孩子和爸爸的关系感觉拉近了很多,以前孩子很少问爸爸今天回不回家,现在经常问,而且更愿意和爸爸在一起相处了,孩子爸爸的改变、陪伴、鼓励,给了儿子更多了力量和支持。   

2.同质性群体的相互支持
再一点就是,涛哥让我们家长在家长群里找到了“同类”,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们除了给孩子班主任老师说过,其他人都不知道,其实我的工作中也接触到一些这样的孩子,家长对于孩子可能是注意力缺陷障碍这种说法,完全不认可。

所以,在此之前,我连个倾诉对象都没有,群里的各种吐槽,仿佛说出了我的心声,真的让我解压不少。

即使我不说话,我也觉得我没有被世界遗忘和抛弃,以前和孩子爸爸倾诉,他总拿我的教育方式说事,三句不到必定上升到人身攻击开始吵架,至少现在,他会和我一起面对现实,做出努力和改变。

对于一个有儿子的家庭,父亲的作用大过母亲,他是母亲情绪的稳定剂,他是儿子成长的榜样,他的接纳和认可对于孩子无比的重要,一个男孩最终是希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如果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他会一辈子生活在寻求他人而忽略自我认可的内耗中。

总结



我不知道我的这段经历能带给别人什么,我只想告诉家长,无论你的娃是不是ADHD,其实他都是一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不同于任何人,但是,不同不是不好,是花、是草、是树,其实都有精彩的活法。

我们的A娃其实更有创造力、想象力、活力和生命力,我们需要做的是用爱、用科学去帮助他们走过最难熬的这段日子,不是说了吗,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最需要爱的时候,相信他们一定会给我们、给世界一个惊喜。

写给你们,也写给我自己。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