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PRD | 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关键中间体BMT-773752的百公斤级合成工艺

 liuherotao007 2024-05-22 发布于安徽

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是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研发的一款低分子量大环结构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ROS1、TRK和ALK。于2023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BMT-773752(1)是合成瑞普替尼的关键中间体,最近,发表在OPRD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1的数百公斤级合成工艺。文章链接,DOI: 10.1021/acs.oprd.4c00061。

图片

1.BMT-773752的原始合成路线
以对氟苯酚2为起始原料,和手性醇3发生Mitsunobu反应生成4。醚键作为导向基团(directing group),正丁基锂攫取醚键邻位的氢原子生成碳负离子,接着和DMF反应引入醛基,然后和Ellman助剂6缩合得到亚胺7,甲基格式试剂对亚胺加成得到手性胺8,最后中性条件下用碘脱除叔丁基保护基得到1。虽然该路线能实现公斤级合成1,但是却存在明显的缺点:①使用了大量的正丁基锂试剂,且在低温下反应,不利于放大;②甲基格式试剂对亚胺加成的非对映选择性比较差,不经济;③第一步Mitsunobu反应生成的三苯氧磷难以除去;④终产物1为油状物,给分离纯化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图片

2.BMT-773752的第二代合成路线
第二代合成路线和原始路线的合成策略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二代路线以5-氟-2-羟基苯乙酮9为起始原料,避免了正丁基锂和甲基格式试剂的使用。但是该路线中,用硼氢化钠还原亚胺的非对映选择性也不理想,最高能达到9:1。第二代路线和原始路线一样,Mitsunobu反应产生的三苯氧磷需要通过过柱子纯化除去,终产物呈油状,纯化困难,需要过柱子,因此第二代路线不适商业化。

图片

3.BMT-773752的商业化合成路线
①鉴于原始路线和第二代路线中Mitsunobu反应带来的纯化问题,作者设想通过氧烷基化策略,和烷基化试剂13反应引入侧链;②原始路线中甲基格式试剂对亚胺加成和非对映选择性低,第二代路线中用硼氢化钠还原亚胺的非对映选择性也低,为了解决之一问题,作者决定手性苄胺11为起始原料(>99.5% ee);③原始路线和第二代路线中终产物均为油状物,难以纯化,作者决定通过筛选找到能使1成盐的有机或无极酸,最后发现D-酒石酸能实现这一目的。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后,1的商业化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总共两步。

图片

百公斤级合成1的产率和纯度如下表所示:每步平均收率大于90%,每步纯度大于99.9%。

图片

1的成盐条件筛选:

图片

4.参考文献
1. Han Zhang, Binfeng Li, Jin Yang, Changchun Xu, Rafaela Carmona, Jason Zhu, Bilal Hoblos, and Steven Wisniewski. Development of a Scalable Alkylation via a Protection/Deprotection Sequence for BMT-773752: Key Intermediate in the Synthetic Route to Repotrectinib.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Article ASAP. DOI: 10.1021/acs.oprd.4c000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