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可夫斯基|塔蒂尼|维瓦尔第|克莱斯勒|勃拉姆斯|小提琴作品集|莫里尼

 lsjxs 2024-05-22 发布于四川
图片

“我与音乐共生,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艾丽卡·莫里尼,Erica Morini)
20世纪上半叶,女性小提琴独奏家在音乐会舞台上是罕见的景象。那时,小提琴界完全被男性大师们主宰,如克莱斯勒(Kreisler)、艾尔曼(Elman)、海菲茨(Heifetz)、米尔斯坦(Milstein)和年轻的门德尔松(Menuhin)等,他们的演奏被无数唱片记录下来。然而,人们往往忘记了19世纪曾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小提琴家,她们有着独奏家的抱负和相应的天赋。尽管许多人的职业生涯局限于特定的地理范围,但随着像德维托(Gioconda de Vito)、吉拉·布斯塔博(Guila Bustabo)、吉内特·涅弗(Ginette Neveu)和艾达·哈内尔(Ida Haendel)等一些知名艺术家的出现,情况开始慢慢改变。当然,还有艾丽卡·莫里尼。1905年1月5日出生于维也纳的她,是最早能在维也纳到纽约等重要音乐中心崭露头角,并建立起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国际职业生涯的女性小提琴家之一。莫里尼出身音乐世家,她的父亲奥斯卡·莫里尼(Oskar Morini)是小提琴家,曾师从雅各布·格林(Jakob Grün)和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并在维也纳成功经营自己的音乐学校。关于这个音乐世家的第六个孩子,艾丽卡·莫里尼,有许多“神童”的故事。据说,她三岁时就能通过唱歌或钢琴演奏纠正父亲学生们的错误音符。起初,她对键盘乐器特别感兴趣。然而,父亲有别的打算,开始教她小提琴。这个决定证明是正确的,因为这个明显极具天赋的孩子进步神速。当艾丽卡还是个小孩时,为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演奏,然后收到一个能睁开和闭上眼睛的真人大小的洋娃娃作为礼物,这件事感动了所有人。在弗朗茨·沙尔克(Franz Schalk)这位布鲁克纳的学生指挥下,她的首次乐团演出也引起了极大的惊叹。小时候,莫里尼还发现了对舞蹈的热爱,这种热爱伴随了她一生。除了小提琴课,她还接受了芭蕾舞训练。
八岁时,显然极具天赋的艾丽卡进入了维也纳音乐学院,成为最年轻且首位女性学生。她师从著名捷克小提琴教师奥塔卡·塞维克(Otakar Ševčík),后者也教过约翰·库贝利克(Jan Kubelik)、沃尔夫冈·施奈德汉(Wolfgang Schneiderhan)和西蒙·戈德堡(Szymon Goldberg)等小提琴家。此外,她还从雅各布·格林和后来的弟子罗莎·霍赫曼-罗森菲尔德(Rosa Hochmann-Rosenfeld),以及1912年至1918年住在维也纳的阿尔玛·罗塞(Alma Rosé)和阿道夫·布什(Adolf Busch)那里接受私人指导。因此,艾丽卡·莫里尼接受了广泛的小提琴和音乐训练,同时钢琴技艺也非常出色。这为她接下来几乎狂飙突进的职业生涯提供了理想的准备。著名小提琴家和教师卡尔·弗莱舍(Carl Flesch)在《小提琴家回忆录》中描述了莫里尼的艺术风格:“艾丽卡·莫里尼来自塞维克和罗莎·霍赫曼-罗森菲尔德的学派。在她身上,这种结合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她通过塞维克建立了技术基础,通过女性教师实现了演奏的音乐平衡。她无疑是一位极具天赋、非常音乐化且技术严谨的艺术家。唯一的批评可能是她的演奏显得有些过时,部分停留在格林学派的传统中,许多方面并不符合现代风格。但我特别喜欢她演奏斯波尔(Louis Spohr)的协奏曲,我认为她是当今最好的诠释者(男性小提琴家也不例外),因为现在的这一代似乎并不理解他。”
1916年,艾丽卡·莫里尼在维也纳的首演大获成功。她与奥斯卡·内德巴尔(Oskar Nedbal)指挥的托尼斯特乐乐团合作演奏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随后,她与这位著名的捷克指挥家和他的乐团进行了更多演出。1918年,莫里尼在卡米洛·希尔德布兰特(Camillo Hildebrand)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和阿瑟·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的莱比锡格万豪斯乐团的首演引起了轰动。莫里尼后来将与尼基什在莱比锡的音乐会描述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这是唯一被允许在那里演奏的孩子。”尼基什也印象深刻:“这不是一个神童,而是一个奇迹——一个孩子。”
莫里尼取得了突破,为她首次前往“新世界”巡演铺平了道路。1921年,她在美国首次与阿图尔·博丹茨基(Artur Bodanzky)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并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作为特别的奖励,她得到了传奇美国小提琴家穆德·鲍威尔(Maud Powell)的瓜达尼尼小提琴。鲍威尔在遗嘱中规定,这把琴应赠予下一位“伟大的女性小提琴家”。然而,莫里尼主要使用她父亲在巴黎为她购买的1727年的“大卫杜夫”斯特拉迪瓦里。莫里尼在美国的职业生涯也发展得非常出色,但她最初决定回到维也纳。1923年,她在塞尔吉·库塞维茨基(Serge Koussevitzky)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首演中大获成功。《泰晤士报》写道:“莫里尼小姐拥有丰富而优质的音色,作为一位独奏家,她无疑属于第一梯队。”在20世纪20年代初,她为维克多唱片公司录制了首批唱片。那时,她还遇到了威廉·富特文格勒(William Furtwängler)。1927年,他们与莱比锡格万豪斯乐团合作,首次共同演出,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身为犹太人的莫里尼没有在纳粹德国演出。1938年奥地利被吞并后,她离开了祖国,移民到美国。1943年,莫里尼成为美国公民。她美国丈夫费利切·西拉库萨诺(Felice Siracusano)的联系此时也大有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留在美国,与该国的大型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与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的艺术关系尤为密切。战后,莫里尼再次在世界各地演出,1949年回到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金色大厅演出两场音乐会。评论家们为之倾倒,称赞她丝绸般的音色和音乐活力。莫里尼前往南美、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巡演。1951年,她被邀请参加佩皮尼昂的卡萨尔斯音乐节,1959年,她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与乔治·塞尔(George Szell)指挥的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莫扎特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59年,她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与乔治·塞尔指挥的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莫扎特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她在以色列的最后几场音乐会令人难忘:与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十二场音乐会门票全部售罄。
莫里尼不仅是一位精致的独奏家,还是一位热情的室内乐音乐家。在战争期间,她抓住机会与约瑟夫·金戈尔德(Josef Gingold)、米尔顿·卡蒂姆斯(Milton Katims)和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等同行一起演奏四重奏。尽管他们举行了几场音乐会,但对莫里尼来说,四重奏演奏更像是一个爱好。在1950年代早期的一张LP中,她与费利切·加利米尔(Felix Galimir)、沃尔特·特拉姆普勒(Walter Trampler)和拉斯洛·瓦尔加(Laszlo Varga)一起,演奏了莫扎特的K590弦乐四重奏和贝多芬的Op 18 No 4。
她的独奏会和录音合作伙伴包括著名钢琴家,如伊格纳茨·弗里德曼(Ignaz Friedman)、路易斯·肯特纳(Louis Kentner)、列昂·波默斯(Leon Pommers)、阿图尔·巴尔萨姆(Artur Balsam)、迈克尔·劳赫艾森(Michael Rauchäisen)和鲁道夫·费尔库什尼(Rudolf Firkušný)。在1960年代,莫里尼和费尔库什尼为德卡唱片公司录制了几张包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弗兰克奏鸣曲的LP,引起了特别的兴趣,后来由MCA唱片公司以CD形式再版。莫里尼的曲目广泛,主要集中在古典和浪漫作品,特别是路易斯·斯波尔的全部小提琴协奏曲。她也喜欢演奏一些小的炫技作品和浪漫小品。与男性同行相比,莫里尼的商业录音较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她与阿瑟·罗德辛斯基(Artur Rodzinski)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为威斯特敏斯特唱片公司录制的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1956年),以及与柏林RIAS交响乐团和费伦茨·弗里恰伊(Ferenc Fricsay)合作的布鲁赫(No 1)和格拉祖诺夫的小提琴协奏曲(1958年)。
莫里尼性格热情,但从未失去情绪的控制。演奏时,她的动作不多。她按照约阿希姆学派的方式,将弓臂保持在低位。她的运弓轻盈而灵活,音准无懈可击。她似乎没有技术上的困扰。她的舞台形象低调而内敛。“舞台上光彩夺目是好的,但不适合我。”她曾说,“不要让任何东西分散对音乐的注意力。不要让任何东西干扰对音乐的沉浸。所以我穿高质量的材料,但通常是黑色或低调的色调。有时一条漂亮的腰带就足够了。”
长期担任《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的哈罗德·C·舒昂伯格(Harold C. Schonberg)曾称莫里尼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小提琴家”。莫里尼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小提琴家就是小提琴家,我应该作为一位音乐家被评判,而不是作为女性音乐家。”1976年,在长时间的公开演出中断后,莫里尼在纽约举行了告别音乐会。据说,音乐会后她再也没有碰过小提琴。莫里尼获得了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和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1976年,纽约市为她颁发了终身成就金质奖章:在专家眼中,她作为小提琴家的地位始终无可争议。在马德里,她甚至收到了伟大的帕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在舞台上总是携带的那条手帕,萨拉萨蒂在遗嘱中承诺将其赠予“西班牙舞曲的最佳诠释者”。这是何等的荣誉!然而,莫里尼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带着一种苦涩,哀叹音乐界和管理层的狭隘,他们没有平等地对待男性和女性音乐家:“没有人想要女性小提琴家。”
艾丽卡·莫里尼的晚年笼罩着一场奇怪的不幸。由于心脏病,她在纽约的一家医院时,她的第五大道公寓被盗。除了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一些具有极高个人价值的物品,如她自己的标记的乐谱、信件和LP,都被盗走了。莫里尼没有被通知此事,因为考虑到她病重,人们决定不让她承受这个打击,因为她原本打算将这把价值数百万的小提琴出售所得捐赠给犹太慈善机构。艾丽卡·莫里尼于1995年11月1日去世,她的名字很快被遗忘。随着CD的引入,她的艺术得以复兴。她的许多录音被重新发行,包括一些非常生动和比录音室录音更自发的现场录音。其中就包括1952年与费伦茨·弗里恰伊指挥的柏林RIAS交响乐团合作的彼得·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现场录音,这是首次以CD形式发行。在这场音乐会中,莫里尼展示了她艺术巅峰时期的精湛技艺,是一位具有丰富音乐想象力、紧致而强烈的颤音、清晰的发音,且敢于冒险的小提琴家。
艾丽卡·莫里尼也常被与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相提并论。1962年,她与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齐诺·弗朗切斯卡蒂(Zino Francescatti)和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为这位刚刚去世的小提琴家举行了纪念音乐会。在RIAS档案馆的原始录音中,还可以听到她美妙摇曳、充满灵魂的克莱斯勒作品演绎,展现了她作为浪漫小品大师和巴洛克奏鸣曲大师的风采。
诺伯特·霍宁(Norbert Hornig)

不严谨AI翻译自:
https://static./goodies/92/000101329.pdf

所有专辑小册子

钢琴小提琴大提琴

室内乐艺术歌曲听历史

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

马勒布鲁克纳海顿 

莫扎特舒伯特舒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