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三个字?”

 半窗晴日 2024-05-22 发布于福建

昨晚篇幅所限,我胸中块垒尚未抒发,今晚续上张博然给爸妈上网课这个话题。

张父大男子主义,常年疏于家庭照顾,对妻子缺乏理解与看见,并且不觉得这样有错;张母更是中国典型的隐忍付出型女性,视家庭为生命核心,习惯于委曲求全。张家的家庭结构其实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缩影,读者纷纷留言,“60后同款爹……”

因为这种大家“最熟悉的味道、最相似的配方”,所以张博然的网课是一场“家庭女性主义”的实践,他给父母的网课分为道歉课、鼓励课、表达课、共读课,旨在改变父母的认知,改善家庭生态,为妈妈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

这几个课非常好,我觉得可以推而广之,中国多数家庭其实都缺少这些教育和认知,即便父母是文盲,至少也可以上前三个课程。

虽然中国多数家庭要践行这些课程是困难的,正如我昨天文章里写的,在妈妈那边其实不会存在阻力,在父亲那边就很难。像我家,一方面,父亲的认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建立给父亲“当老师”的权威是困难的,因为这意味着家庭权力关系的变更和调转。

张博然的每个课程都让我心有戚戚然,这在我家是不可能发生的,唯有一声长叹。

01 道歉课

张父把张母骂哭了,张博然要求父亲要和母亲道歉,一辈子没有道歉过的父亲显然是抗拒且茫然的。

中国同款父亲比比皆是,他们一辈子没低过头,压根不知道怎么表达歉意,更没有想过要向妻子表达歉意,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哪里错了。

张父在儿子的劝解下,同意道歉,但是他第一回是这么道歉的,“行了,刚才我那什么,没问清,下次注意。”

我相信没有人读到歉意,这种毫不真诚的道歉暴露了张父一贯自我为中心的认知。

“我说,道歉非常简单,三个字就够。结果我爸的第一反应是,哪三个字?”

张父不是装不懂,他是真的不知道道歉需要哪三个字,中国60后的父亲中人生字典里估计都没有那三个字。

在张博然的push下,张父第二次道歉——“我错了,行了吧。”

张父的“行了吧”,带着巨大的被迫道歉的敷衍和不诚恳,相信每个和伴侣吵架过的女性都知道“行了吧”这仨字的杀伤力和怒气值。

张博然推动父亲道歉的过程很艰难,父亲从开始的茫然无措到敷衍应付到最后的恼羞成怒,不得不说,张博然父母的相处映射着无数中国的中年男人和妻子相处的缩影。

我爸和我妈吵架不讲理的时候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即使他说了很多过分的话。

过后我把道理掰扯给他听,我爸就只会来一句——“我又不是有恶意,我就是急性子,我说话粗鲁,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性格就这样,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

是的,我爸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更不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伤人,他只会理直气壮“我性格就这样……”

我妈一辈子估计没听到过我爸真诚的道歉。

讲真,自小目睹我爸妈的相处方式,我很小就对婚姻袪魅了。这辈子我估计都不会成为劝婚劝育的人。

02 鼓励课

我观察了下经常在我家闲坐的叔叔伯伯们,发现60后男性很多喜欢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妻子,我爸正是如此。在他们嘴里,妻子身上全是缺点,仿佛自己的人生一直在被拖后腿。

我妈孝顺公婆、勤俭持家、赚钱养家、人情往来、教育子女、迎来送往啥都负全责,我妈嫁给我爸咽下了无数的委屈和辛酸,可以说我爸在我们的成长中几乎都是缺席的。

我妈一个人劳心劳力撑起一个家,但是我爸并没有看见和感激我妈的付出,反而只会揪住我妈的缺点不放。我爸言谈举止中并没有尊重我妈,反而只有求全责备。

一言以蔽之,我爸在家里既不提供经济价值,更不提供情绪价值。

我妈非常能干,颇具领导能力、凝聚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因此我爸妈双方家族里有啥大小事情,谁家兄弟姐妹或者夫妻有矛盾了,大家喜欢来找我妈去协调,对此我爸嗤之以鼻,“你妈就是爱管闲事……”

让我爸承认我妈能干,为什么那么难?因为男人有非常脆弱的自我和自尊,他不能接受或者承认妻子比自己能干和有号召力,所以他选择逃避、否定和打压。

怪不得张博然说,“来自丈夫的认可,比成功还难”

03 表达课

从小到大,我没看见过我爸对我妈表达爱意或者感激。表达在我爸那边压根是不可能的,也许是他们那一代人都那样吧,在我印象中,我爸从未给我妈和我们姐弟仨买过礼物,反正从小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很不擅长表达,也特别没有仪式感。

我爸有七个兄弟姐妹,我爸之前常年在外面养虾,我爷爷高血压每月一次的检查几乎都是我妈带他去的,我奶奶人生中最后阶段在漳州住院,也大部分是我妈在医院陪护的,爷爷奶奶临终阶段,我妈的付出和照顾都是最多的,对此,我爸从未表达过感激或者肯定。

从小耳濡目染我妈照顾公婆、我爸甩手掌柜,以致于我一度以为这些都是儿媳妇的责任,直至队友的爷爷奶奶生病,伺候床前、医院陪护的几乎都是我公公,我才恍然大悟,照顾亲爹亲妈,主要不就是子女的责任吗?

伺候公婆、教育子女、赚钱养家、人情世故、迎来送往这些事情我妈做着虽然毫无怨言,但是我爸从来视为理所当然。

在我爸的认知里,这些都是女人的事情。我为我妈鸣不平,我爸在振振有词的时候,我怼他,“正因为像你这种认知的男人太多了,所以现在女人们结婚意愿才那么低啊,结婚就意味着付出和受苦,谁要那么傻?”

让父亲学会表达和看见,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可能在我自己内心更强大之前,我还是很难和我爸沟通这些。

或者说,其实每次我爸妈吵架的时候,我也和他沟通过许多次,但是都收效甚微不了了之,我爸的认知无比固执,我承认影响或者改变他难如撼动泰山。

希望我能成长为更有力量的人,至少,让无效沟通在我这一代终结,一起变得更勇敢更温柔更能善待眼前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