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唐成事心法:谈天赋、成名和学习

 多多新语 2024-05-22 发布于江苏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如果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天赋的话,那一定是门好生意。
因为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擅长的事,但对于人生而言,只做擅长的事却也不一定是好事。只专注天赋的同时,也会被天赋限制毕竟幸福的人生应该是五彩斑斓的。
我也一直很想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这样才能让自己有所成就。但是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下来,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天赋。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
回过头来想,或许因为影视里的天才把天赋太夸张化了,以致于我们对天赋并没有正确的认知。
常人一般认为的天赋就是:生来就会,不用学习就已经是顶尖高手了。
回到现实里,这的确有点天方夜谭了,甚至痴人说梦。
《刻意练习》一书的作者,经过调研,说即便是再有天赋的卓越成功者,也要经过大量时间的有效、刻意的练习。
由此还衍生出了“一万小时定律”。
细细算来,天赋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神奇,与努力和坚持息息相关。
其实冯唐的观念很接地气,也很容易在实际中对照执行。
如何判断自己在一件事情上有没有天赋?冯唐给了3点建议。
1.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就是大家都不支持你,但是你还是想去做,长期偷偷摸摸做也无所谓。
这就是所谓的“千金难买我愿意”,兴趣永远是最好的动力。
2.即便是偷偷摸摸做这些事的时候,有快感和满足感。
做一件事情,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当自己感觉快乐的时候,其它的就不是大问题了。
3.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自己的风格,有没有相当多的人愿意为此买单。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自媒体的尽头是带货。变现才是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因为变现后,可以去交换99%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有人愿意买单,就有钱财的正向刺激,钱财可以去换取绝大部分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这也是天赋得以继续发挥光热的最重要因素,贫困潦倒,饥寒交迫,无处安身可以磨灭任何天赋和能力。
冯唐在成大事无捷径一篇中又着重讲了成名和学习。
关于成名,冯唐主要是以下两点意见。
一、成名无需趁早。
1.积累的时候,如果揠苗助长容易伤身伤心。
2.成名太早,有可能影响将来的后劲。
3.走捷径容易受骗,被盛名所累。
《伤仲永》一文,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应该都知道,典型的因为成名太早,结果被名声所累,耽误了学习的时间。
名气、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太早拥有盛名,就如刚习武却用一把锋利无比的剑,很容易伤着自己和别人。
人生有更多东西不是天赋和努力就能获取的,必须要经历时间的磨练。
过早被过誉,最明显的就是会滋生出虚荣和娇纵心理,会害一辈子。所谓德不配位,必有殃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笨功夫才是真功夫。
这一点用在学习上非常合适。
回想自己初中、高中的学习也一样,只有下笨功夫,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凭聪明,使巧劲,看似都懂了,其实是贪多嚼不烂,只是理解了皮毛而已。
工作后的学习尤其如此,似乎一本书可以很快看完,但看完后不久又都什么也没掌握。如果是专业考试的书,看似都懂了,但要真测试一下,几乎都是妥妥的不及格。
所以,专注比贪多重要得多。实在是没必要去和别人比数量。
真要是完全掌握一门本事,也足够自己立足了。半桶水再多,也成不了大事。
所以冯唐特别推崇曾国藩,他的经历,就是给每个普通人验证的成圣之道。只是可惜,无人能按照他说的去做。
笨功夫才是真功夫,深刻理解这一点,可以时刻回忆《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典型的没天赋,下笨功夫,然后成一代大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