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首冷门且绝美的诗词,字字珠玑,读一遍就会喜欢上它

 人间幸福是清欢 2024-05-22 发布于河北

在我国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有的诗篇如同璀璨的明星,千百年来熠熠生辉。

而有的诗篇虽看似冷门,却同样璀璨夺目,惊艳千年。们以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赞叹与传颂。

〔1〕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滞留异乡多年,孤寂无时无刻都在咬啮着自己的心,一个清秋之夜,思乡之情又萦绕心头。

很久没有收到妻子的来信,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家乡,寻觅一丝慰藉,醒来后发现“路遥归梦难成”,离家已经悠悠数年。环顾四周,唯有空荡荡的床榻与自己相伴,共同面对寂寥、孤独的秋夜。

那青苔蔓延的台阶,以及庭院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在迷蒙的秋雨和朦胧的月光笼罩下,显得如此凄美。凄冷的雨夜,清冷的月色,勾起我心中无尽的乡愁。

〔2〕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袁中道,明代文学家、官员。他少即能文,成年后连年科考落第,在46岁时(公元1616年)考取进士。

这首诗作于1602年冬,因科考失意,加上思念离世的兄长,于是到玉泉山漫游。

夜晚的玉泉山,万籁俱寂,一轮明月高挂夜空,洒下柔和的清辉,山中笼罩着一片银白。突然,一声鸟鸣划破了静谧的夜空,回荡在苍茫的山间。夜晚寒冷,冰凉的石头上,霜已经凝结,一派清冷寂寥,令人心生寒意。

月光如水,轻柔地铺洒在流泉之上,那泉水在月光的映照下,仿佛化作一溪流动的雪。清泉与月光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神秘而有诗意的夜景图。

此诗将山、鸟、石、霜、泉、月、溪七种景致置于朦胧的月光之中,既不张扬也不浓艳,犹如一幅淡雅素洁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每一处都跳动着诗人的心跳,回荡着诗人的心声。

〔3〕

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公元748年,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尉,赴龙标贬所途中,听到流浪艺人在弹奏筝乐,不由触景伤情,写下这首意境清幽的诗篇。

夜晚,一弯新月高挂空中,江边停泊着一叶孤舟,两岸的枫林在夜幕下呈现出深邃的黑影,一派肃杀凄清的景象。

一位流浪的乐人,双手轻抚筝弦,弹奏《水调歌》。他将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都倾注在筝乐之中。那低婉压抑的曲调,如同秋日里的细雨,深沉而绵长,弥漫在江风之中,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

乐人忘情地弹奏,突然,筝弦断裂的声音回响夜空,听者还沉浸在那份难以言喻的思念与哀伤之中,低头望去,只见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4〕

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仰望那巍峨的石邑山,空中漂浮的白云也难以与它平齐,远远望去,群山连绵不断,云雾弥漫其间,宛如一幅朦胧的画卷。

拂晓时分,我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可以看见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中。山路蜿蜒曲折,峰回路转之间,曙色渐开,那轮明月又渐渐被山峰遮住。

此诗为作者途经太行山夜宿石邑时所作,描绘了夜宿和晓行时的所见景色。全诗意境幽美,抒发出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心境。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价此诗:“极力写出,无雕琢痕,此君平高处。”

〔5〕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明卿,即吴国伦,明代文学家,与李攀龙同在“后七子”之列。吴国伦因忤逆严嵩遭贬谪。当吴国伦途经济南时,在济南养病的李攀龙写诗为其送行。

秋风瑟瑟,细雨绵绵,青枫在风雨中发出飒飒的声响,仿佛是天地间的悲歌。秋色渐浓,遥望水天相接的楚天,雨雾缭绕,一片苍茫迷蒙的景象映入眼帘。

在这凄凉的景色中,有谁会登上孤舟,来抚慰你这孤舟上失意的逐客呢?唯有那悠悠的白云,一路相伴,送你踏过大江波澜,抵达遥远的大江之畔。

〔6〕

又自赞

宋·杨万里

清风索我吟,明月劝我饮。

醉倒落花前,天地即衾枕。

清风拂过脸颊,仿佛在向我索要诗篇,明月高悬夜空,似乎在劝我举杯共饮。

在这清幽迷人的夜晚,沉醉于清风明月的陪伴,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醉倒在落花满地的小径上。

清风与明月,代表着高洁与清雅,自古便是文人寄托情感的意象。整首诗简洁明快,不着一丝修饰与雕琢,将清风明月拟人化,通过清风、明月、落花,以及自己醉酒后的状态,展示出诗人豁达超脱、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7〕

城西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春暖花开的时节,雍陶要去乡下看望友人。他沿着澧水桥西边那条斜斜的乡间小路一路前行,此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可是依然没有到达友人的家。

走进村庄,发现沿途的村园门巷看上去都很相似,让他有些辨不清方向。这时,他发现家家户户门前的枳树都已开花,洁白的枳树花竞相绽放,在春风中散发着淡淡的芬芳,为这片田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这首诗构思新颖,清新淡雅,诗中将澧水桥、小路、村园、门巷和枳壳花等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而诗人的情感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