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谚语中的经验与智慧”“满分”范文:温端政《谚语》

 毕生谈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原题回放:谚语中的经验与智慧(四省联考黑龙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谚语中的经验与智慧的局限性
温端政
我们在肯定谚语科学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它的局限性。谚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谚语本身虽然没有阶级性,而有些社会谚语是反映了旧社会里存在着的阶级斗争的。鲁迅先生曾经指出:“谚语固然好象-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南腔北调集·谚语》)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谚语,主要就是指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之所以具有此种局限性,是因为:(1)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运用谚语形式,把体现本阶级世界观和阶级利益的思想意识传播给别人,影响整个社会和历史;(2)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旧社会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劳动人民的思想,必然会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谚语,也会存在违背本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试看以下几例:
(1)顺哥向丈夫说道:“妾闻'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妾被'贼’军所掠,自誓必死。蒙君救拔,遂为君家之妇,此身乃君之身矣。……”(《警世通言》第十二卷)
(2)老娘道:“我儿,常言道:'贫富皆由命。你若命该享用,不生在挑油担的人家来了。……”(《古今小说》第二卷)
(3)自古道:“贫莫与富斗。”吃官司全得财来使费。我们怎么敌得他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4)过迁道:“昔日还想有归乡的日子,故忍耻偷生。今已无家可归,不如早些死了,省得在此出丑。”朱信道:“好死不如恶活!不可如此。……”(《世恒言》第十七卷)
(5)黄复仁要辞了小姐,出去云游。小姐道:“官人者出去云游,我与你正好同去出家。自古道:妇人嫁了从夫。身子决不敢坏了。”(《古今小说》第三十七卷)
(6)二人饮了一回酒,风停雪止,天色已晚。孙富教家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1)里的“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宣扬了封建主义的“忠”“烈”观;例(2)里的“贫富皆出命”,宣扬了天命观;例(3)里的“贫莫与富斗"宣扬了忠厚和平,只求苟安,不进行反抗的处世哲学;例(4)里的“好死不如恶活”宣扬了忍辱含垢、消极落后的人生观;例(5)里的“妇人嫁了从夫”,宣扬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例(6)里的“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宣扬了旧社会里虚伪的处世哲学。所有这些都明显地打上旧社会的烙印,反映了消极落后的意识形态,是谚语里的糟粕。
2.认识的局限性。上面说过,谚语所传授的知识,主要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这是谚语的科学性的源泉。但是,有许多谚语所传授的知识,往往停留在认识的感性阶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把局部的,甚至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当作必然的规律,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片面性。这在农谚里表现得相当明显。山西运城一带农村里,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叫做“种地没巧,人家怎种咱怎种”。这个谚语不能说它完全没有道理,但它忽视了农业生产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更忽视了农业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的要求。类似这种情况,在农谚里还有许多,如:“种地没巧,深耕细刨”“种地没巧,粪灌尿泡”“种地不用问,精耕多上粪”“庄稼不用问,水肥打头阵等等,都是片面地强调了某一点,而忽视了农业生产中土、水肥、种,管,保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科学种田原理。
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在气象谚里也表现得很明显,如“初四不见明,一月只有两天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明年五月尽”“九月十三睛,钉靴挂断绳;九月十三落,钉靴街上踱”等,都是把某一回偶然的、个别的现象当成了普遍规律,显然缺乏科学依据。有的气象谚虽有一定科学根据,但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起作用,如“蚂蚁搬家要下雨”这条谚语,当妈蚁向高处或向阳的地方搬迁时,它是正确的,因为快下雨时气压变低,空气里水蒸气增多,泥土吸收的水分增加,蚂蚁感到潮湿,便本能地向千燥的地方搬家。相反,如果妈蚁向地势低的或阴暗潮湿的地方搬家,不仅不会下雨,还要久晴。再有,如果妈蚁感到自己的窝干燥、安全,即使大雨快来,也不--定搬家。此外,还有少数气象谚利用“六十花甲子”来测睛雨如“庚不落,辛必落”“雨滴戊申头,四十六个十日头”“甲寅乙卯晴,四十五日满天星”等,不仅缺乏科学根据,而且带有迷信色彩。
在社会谚语里,也存在认识上片面性的问题。象“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是读书人书读得多,知识广博,无所不知。其实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认识论,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曾经精辟地分析批判了这个谚语,指出它“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子'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产生上述的局限性,主要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谚语的主要创造者--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里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严重地缺乏科学知识;二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高,旧中国长期停留在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谚语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实际上是时代的局限性。
3.谚语的语言形式所带来的局限性。谚语非常简练,这是它的一个很大优点,但同时也带来缺点,就是表达上不容易周密。不论是社会谚还是自然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问题。例如,对于人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在谚语里就有对立的说法: 一种是说人多好办事,如:“人多智广”“百事靠人多”人多手稠,干活不愁”“人多事早完,水大好撑船”等;一种是说人多难办事,如:“人多乱,龙多旱”“龙多不治水”“人多遮黑眼,兵多吃闲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等。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讲清楚前提条件:如果一盘散沙,人再多也不顶事,如果拧成一股劲,即使人少也能办成大事。三言两语构成的谚语,不易讲清这个道理,所以产生了片面性。再如“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这个谚语,早在杨慎的《升庵经说》(卷一)里就已经引用过,现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类似说法。这个谚语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天气变化是受各种因素决定的。一般经验是:云往南、往北,适用于冬、春二季;云往东,往西,适用于夏、秋二季。同时,这里所说的云,是指气旋控制区的低云,对于一千公尺以上的高云不适用。可是,为了使语言简炼,并构成三个字并列的排比句式,没有把这些关键问题交代清楚,结果未能准确地表达这个气象变化的规律。
应当指出,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的局限性,是就部分谚语来说的。从总体上看,谚语仍然不失为“群众经验的结晶“智慧海洋的明珠”,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在河北、河南、重庆、广东各地举办线下讲座数十场,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精通《史记》,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四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