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服饰博物馆,这家小众博物馆值得一看!

 海棠盈香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今天来总体记录一下的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情况吧~
博物馆在学校里面,公众号预约可进,在北京服装学院综合大楼三层,平常游客并不太多,展览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看!
主要有这5大展览:
1.织锦蜡染刺绣
顾名思义,这个展有三部分内容,织锦、蜡染和刺绣。
顾名思义,展览的工艺都是来自少数民族。
其中蜡染的内容比较一般,也许因为有蜡染展品的展览比较多,而且这种工艺的作品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就是纹饰上的不同。

织锦部分不错,介绍两件展品吧~
看展嘛,就是希望看到没见过的东西,来看这是什么?
下面这块布,有没有感觉……有点别扭?

很明显,这块布的纹饰用了一些表示吉祥的汉字,比如寿、祥、福、喜,还有国。
可是,为什么寿字有的是正的,有的是反的?国字为什么少了里面一点?祥字右边是什么鬼?
其实,在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下,汉字也走入了少数民族生活,虽然他们可能不会读、不会写,不知其意思,但他们知道这些字是好字,就可以用来做纹饰啊。
就像现在一些衣服上用英文字母做纹饰一样。

上面这件是“对鸟纹”,你看出来了吗?在中间菱形的格子里,上下浅色的是对着的两只鸟,左右黑色的是对着的两只鸟。
少数民族的纹饰有些比较抽象,就像青铜时代那些纹饰似的。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刺绣了。
展览有多种属于少数民族独有的刺绣方式和技巧,令人大开眼界!
花溪苗挑花绣片

挑花有点类似十字绣。
这件的特别之处不在于挑花,而是……这是一件没完成的作品呀!
其实这是故意的,是当地风俗,就是要剩下一部分不完成,留有余地。
苗族绞绣补花背扇

苗族打籽绣凤鸟纹绣片

水族马尾绣背扇

水族马尾绣是中国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古老又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

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

最后来看一下“背扇”。

这是个什么东西呀?你看出来吗?
背扇是贵州少数民族用来把孩子背在背上的“襁褓”,俗称“背儿带”。
当地女性非常重视背扇,认为是孩子与自己亲密的连接之物,制作工艺复杂,技法有刺绣、挑花、蜡染、织锦、布贴等。
使用方法,我从网上找了一张图,见下:

而且,这两头的带子,一般不会外流出来,所以博物馆能收藏到完整的背儿带很难得。
下面两图就是没有两头带子的背儿带。

最后,是一组特别的、占了一面墙的展品。

这是苗族蜡染长幡,主体纹样为鸟龙纹、鱼纹、花草纹等。

是苗族祭祀祖先时所用,贵州省榕江地区苗族祭祖时,把这种长幡挑在长长的竹竿上,非常有气势。

2.拼布艺术展

以前只知道百衲衣,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拼布艺术。

僧人为了破除对穿着的贪求,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拼缀成衣,通称为“衲衣”,形似袈裟。百衲衣,就是用很多块布拼成的袈裟。

民间养孩子,要给孩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象征来自众多亲友的美好祝愿共同护佑孩子平安成长。

这百家衣的做法,就类似百衲衣。

发展到后来,就不是用百家布了,而是用各种布拼。

上图那件是小孩穿的,下图这件完成是用做百纳衣的手法做的成人衣服,而且利用布的颜色差异,做出了立体广块的效果。

少数民族也有用拼布的方式做衣服的习俗。

最初拼布做衣,是为了节俭,为了把废旧的布再利用。

但到了后来……

来看这个展我很喜欢两件:

这还是为了省布吗?

上面这件裙子,还有情侣装呢~男式的是一件腰带,下图为腰带局部。

这个腰带是用正方形拼的布,再把它倾斜了剪裁。

这种裙子是什么穿着效果呢?

这里面应该是套了好几件裙子。

少数民族这样穿,可能来源于祖先的逃难或迁徙。

在古时候,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部落经常要迁徙,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就要逃难。所以,古时候的人有把衣服都穿在身上,好东西都带在身上的习俗。

最后再来看一件特别的衣服。

看出上面这件的特别之处了吗?

衣服的外在光鲜华丽,拼布的纹饰特别美。然而,就在衣服的下摆的内衬上,也有拼布,而且像是草稿似的!

在衣服穿上以后,这个内衬上的纹饰是看不到的哈。

所以,这可能真的是……草稿!

最后,是一组广西、贵州那边少数民族的被面。

这些拼布被面,多被用作嫁妆,当然,也是实用品,毕竟结婚以后是要铺盖的。

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呀?!

我就想,当时的妇女,实在是一辈子劳累!

现代人,早就不做被子了,直接买被套,结婚就直接买四件套,也不算贵,多合算呀!

古人就只是做这么一个被面,得花多大功夫精力?

不能比,不能比!

3.清末民初服饰展

这个展上的点翠我已经发了:难得!这么多精美银点翠,在这家博物馆!

这个展规模不是很大,但有几件衣服非常不错!

就来看这件蓝地花蝶纹二色缎织成大袄

乍一看,没什么特别吧?

它就是非常特别的一件衣裳!仔细看,这件衣服上没有接缝!

衣身及边饰的花蝶纹样都是面料织造时直接织上去的,纹样的布局、位置、尺寸在织造前都是经过严谨的设计与计算,面料织好后就是一件衣服了!

在裁剪、缝制后,保证相邻衣布之间的纹样细节是精准对接的!

前衣襟的纹样,是对称的!

有钱人的世界,穷人真的不懂啊!

4.少数民族服饰

这部分之前发过两篇了

一篇饰品,包括镇馆之宝:惊艳了!一整套蒙古王妃的饰品!镇馆之宝!

一篇衣服:开眼了,衣服还有这些材质!哪种材质最好看?

这个展有多个少数民族服装,真令人开眼!

有些民族服装,在剪裁样式上看着很简单,面料也是古老的棉麻:

有些就是两块布一拼……

其实吧,有些生活在大山、森林里的少数民族,建国后才被发现,被发现时,他们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服饰是很简单的。

5.金工首饰

这个展展出了多件少数民族的饰品,以银饰品为主。

看着这些饰品,我只感觉很重!

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啊啊啊啊,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簪子啊!!!

啊啊啊啊!这项圈和枷锁一般重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