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超 400 万人死于高 BMI!不同减重药物如何影响心肾代谢?

 尚振奇 2024-05-22 发布于吉林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三大慢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负担的特点,既往研究发现这 3 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2023 年 10 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的主席建议,正式拉开了探索 CKM 的序幕。

2024 年 5 月 17~19 日,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2024 北大糖尿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罗樱樱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主题为「通过抗肥胖药物改善心脏-肾脏-代谢综合征」的精彩报告,丁香园摘其精要,以飨读者。

CKM 的提出


临床发现,2 型糖尿病(T2DM)、CVD 和 CKD 常一起出现;随后探索发现,罹患一种疾病,会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人们逐渐意识到,T2DM 等代谢性疾病以及 CVD、CKD 这三大类疾病不应被作为单独的疾病,应视为一种关联密切的综合征。

2023 年 10 月,AHA 在 Circulation 杂志发表了关于 CKM 的主席建议,提出了全新的 CKM 概念,并对 CKM 的定义、分期及综合管理分别进行了概述。

肥胖与 CKM 如胶似漆


诸多学术组织已认定,肥胖是一种单独的、危及健康的慢性疾病,而不是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趋势严峻,2024 年世界肥胖地图显示,2020 年全球有 8.1 亿肥胖患者,2024 年预计增至 10.1 亿,到 2025 年预计高达 15.3 亿。

现有证据显示,肥胖与 CVD、代谢疾病等诸多并发症关联密切(图 1)。约 70% 超重/肥胖人群的死因为 CVD,而超过 80% 的冠脉疾病患者合并超重/肥胖

图片

图 1 肥胖与 CVD、代谢疾病等诸多并发症关联密切(图源:讲者 PPT)

肥胖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一项纳入 13,563 人的队列研究随访 14.5 年,发现高血压风险随着 BMI 升高而增加;另有纳入 7,735 人的队列研究发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 BMI 的增加而升高,HDL-C 随着 BMI 增加而降低。

肥胖还会显著增加 CVD 风险。纳入超 230 万人、随访 40 年的研究发现,BMI 升高与卒中、冠心病及全因死亡等不良心血管结局高度相关。肥胖是与心衰(HF)相关性最强的危险因素,BMI 每增加 1 kg/m²,男性 HF 风险增加 5%,女性 HF 风险增加 7%

即使代谢正常,肥胖依然增加多种 CVD 风险。英国一项研究纳入 350 万人、随访 5.4年发现,代谢健康的肥胖人群,较正常体重人群,在冠状动脉心脏病方面风险增加 49%,在脑血管疾病方面风险增加 7%,在 HF 方面增加 9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5 年高 BMI 导致了全球 400 万人的死亡,其中 2/3 死因是 CVD

此外,肥胖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 CKD,如通过炎症浸润、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脂毒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蛋白尿、肾脏纤维化等肾脏损伤。研究发现,BMI 每增加 1 kg/m²,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展为<60 mL/min/1.73m² 的发生率增加 2%;美国约 44% CKD 患者合并肥胖,24%~33% 的肾脏疾病与肥胖有关。纳入逾 1,500 万人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发现,中国约 10% 超重/肥胖人群合并 CKD。

盘点抗肥胖药物改善 CKM 的临床证据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多款可用于成人减重的药物,但并非均在我国获批。

国内早在 19 世纪,就有应用羊甲状腺提取物等各类药物来减肥的报告,但大多由于严重毒副作用以及疗效欠佳不断退市,目前可选药物种类稀少。

大多数减重药物对于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改善作用(图 2)。

图片

图 2 减重药物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图源:讲者 PPT)

那么,能够改善 CVD 危险因素,就一定能改善 CVD 结局吗?结果出人意料,SCOUT研究发现西布曲明会增加超重/肥胖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2010 年撤市);CRESCENDO 研究发现利莫那班不增加 MACE 风险,但显著增加严重精神不良事件风险(2009 年撤市)。

针对这一情况,2012 年,FDA 根据在 T2DM 患者中评价降糖药物心血管风险的行业指南,对减重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汇集既往 Ⅱ 期和 Ⅲ 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数据库,对所有心血管事件进行荟萃分析,并由独立裁决委员会专家进行前瞻性判断。与安慰剂相比,主要 MACE 估计风险的 95% CI 上限应小于 1.3。2015 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也提出了类似建议。

因此,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迈入一个新的征程(图 3)。

图片

图 3 减重药物的 CVOT 一览(图源:讲者 PPT)

LIGHT 研究由于其他原因在中期分析后提前终止,阶段性成果显示纳曲酮-安非他酮不增加 MACE 风险。CAMELLIA-TIMI 研究结果与 LIGHT 研究类似,即氯卡色林不增加 MACE 风险,但该药由于致癌风险已于 2020 年撤市。

利拉鲁肽 3.0 mg 综合既往 5 项 RCT 研究,总计 5,908 例肥胖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事后分析,证实了其心血管安全性,但也没有明显获益。LEADER 研究中,在伴有 CVD 高风险的成年 T2DM 患者中,标准治疗联合利拉鲁肽 1.8 mg 治疗,较联合安慰剂治疗降低 MACE 风险 13%。

SELECT 研究(n = 17,604)显示司美格鲁肽 2.4 mg 降低确诊 CVD 的超重/肥胖人群的 MACE 风险,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组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非致残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残性卒中的风险降低 20%,HF 相关终点风险同样下降 20%。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GIP/GLP-1 双受体激动剂具有潜在可能的心肾保护机制。

小结

肥胖、T2DM、CVD 和 CKD 密切相关,CKM 是由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综合征。

CKM 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由肥胖驱动的多重病理生理机制促进代谢性疾病、CVD 和 CKD 之间相互作用,导致 CKM 的恶性循环。

减重药物中,已有证据显示 GLP-1RA 有望成为改善 CKM 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未来期待更多支持双激动剂、三激动剂等新型减重药物用于改善 CKM 的证据诞生。

图片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