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禾携手首科,成立临床营养检测评估技术中心

 谷禾健康 2024-05-22 发布于浙江

近日,谷禾临床营养检测评估技术中心正式揭牌。首都医科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徐晓民,谷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金谷雷出席仪式并揭牌。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2030指导意见》、《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重要文件精神,完善临床营养支持体系,加强营养筛查评估,该中心旨在为临床营养检测和评估搭建一个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专注于临床营养检测,为院内营养康复、院外长期营养追踪及持续精准化康复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揭牌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徐晓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临床营养检测评估技术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临床营养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心将致力于将营养检测评估更加具体化实像化拓宽肠道菌群检测应用场景,突破传统营养检测中量表和生物标志物局限,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院长强调,营养检测中心将与临床各科室、疾病领域深度融合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高度肯定了与谷禾的深度合作,相信携手共进,必将推动临床营养事业不断前行。

作为医院营养管理的重要平台,临床营养检测评估技术中心的成立,必将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营养管理服务,助力医院在临床营养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为广大患者谋求更好的健康福祉。

1

临床营养的发展与现状

传统营养不良是指因营养素摄入与需求失衡,主要关注营养素摄入异常所导致的结果,包括营养过剩、营养不足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近年来,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迅速发展,给临床营养的实践和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临床营养理念的革新将是临床营养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欧美营养学会把营养底物失衡,造成人体形态,机体功能和临床结局产生可观察不良影响的一种状态定义为营养不良重点关注机体组成变化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营养支持治疗比例较低,临床医师缺乏能够使用的准确、便捷的营养评估手段

营养状况评价是对患者的营养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综合评价。

营养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

肠道菌群在人体营养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营养的代谢,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为宿主提供能量支持。同时,菌群还能影响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受饮食营养的影响,不同的膳食营养结构会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菌群的生长。

肠道菌群失衡会增加机体代谢紊乱的风险,导致营养吸收利用障碍,进而引发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同时,肠道菌群紊乱也与肠道营养吸收不良、肠道炎症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和临床营养的结合

随着对肠道菌群与营养代谢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临床营养管理开始融入肠道菌群调控的新思路。

具体来说,可以针对住院患者开展全面的营养评估和监测。通过采集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分析,出具检测结果报告。患者出院后,可以随身携带采样盒,在家也能取样,同样可以获得检测报告。这样既能获得住院期间的基线数据,又能对出院后的营养状况进行长期跟踪。通过比较同一患者治疗前后的菌群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其营养代谢的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肠道菌群-营养的数据库,为精准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监测—干预—再监测—调整的循环,持续优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疾病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康复和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这种结合肠道菌群的临床营养管理模式,正是目前国内外共同探索的新方向,将为临床营养管理提供更精细化、智能化的路径。

2

菌群与营养(不同人群)

随着《“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健康中国2030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为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人口高质量发展, “一老一小”的健康管理也在逐步受到重点关注。需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强化老年预防保健,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

儿童

儿童阶段是生长发育快速的时期。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发育问题事关我国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儿童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发育障碍谱系疾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也给广大学生家长带来极大负担,这是一个新时期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观察性研究报告了营养不良儿童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而临床前研究表明,这可能引发肠病,改变宿主代谢,并破坏免疫介导的针对肠道病原体的抵抗力,这些都会导致早期生命生长不良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儿童精神神经发育等关键环节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oi.org/10.1146/annurev-nutr-061121-091234

针对肠道菌群和微量元素在儿童精神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建立疾病筛查工具,可以为儿童精神障碍的早期筛查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途径,为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

老年人群随增龄身体和器官功能会逐渐下降,而在下降的同时,体内营养物质也会大量的流失,且常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而掩盖了营养不良,导致老年患者成为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

尤其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会使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导致诸多不良临床结局,如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医疗花费、降低生命质量等。

超过40%的入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而出院时营养风险更高,住院患者非常需要营养评估与支持,这与患者的预后、康复、防复发等有着紧密联系。

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这些状况

肠道菌群与衰老相关的变化与认知能力下降、肌肉质量下降、骨质减少、皮肤稳态、血管老化、免疫衰老、代谢改变、肺和肝功能下降等密切相关。同时这些身体机能的衰退也往往伴随着心理健康的变化。

DOI: 10.14336/AD.2024.0331

在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中,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与营养摄入代谢异常有关。例如,在心脑血管疾病、肠道疾病、肥胖症等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失衡往往伴随着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可以改善营养吸收的效率,促进康复和治疗效果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指出:要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其目的就是减少因营养问题造成的不良临床结局。

然而适合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营养筛查和评估的工具尚未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成为医患关注的热点。

3

营养检测中心离不开临床医生

鉴于相关政策支持,从以上实际临床应用的相关需求出发,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患者的营养状况,谷禾成立了临床营养检测评估技术中心

临床医生在利用SGA、NRS2002、MNA等量表进行常规营养评估的同时,如果能通过菌群检测技术获取患者更加全面、精准的营养状况,则可以多维度地判别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提升康复效果。

因此,开发操作简便符合临床习惯方便临床医师快速筛查患者营养问题的营养评估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谷禾临床营养检测中心能做什么?

谷禾临床营养检测中心的成立,主要着眼于利用肠道菌群检测技术,为临床营养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

具体来说,针对某些特定的病理人群,如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类疾病等患者,进行肠道菌群与营养状况的关联分析,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然后从病例人群扩大到一般人群的大人群验证

谷禾通过大规模的病例收集和数据分析,建立更加全面的肠道菌群—营养数据库,为临床营养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帮助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从而提高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

谷禾临床营养检测中心将尊重临床医生的需求符合临床现有习惯,结合临床现有的手段,为病人进行一个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营养评估服务,为康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4

临床验证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走过了医院病理人群的一些营养验证,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营养状况提供了重要基础。

为了让临床营养检测面向更多人群,需要在大人群水平上进行一个验证,基于此,农工党携手首科与谷禾,选择湖北宜昌山东禹城进行的营养检测试点,对当地居民开展大规模样本的筛查和长期人群营养追踪,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营养评估模式,通过菌群看营养。

山东省是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房寺镇是山东省首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街道)。禹城市,也被称为“中国功能糖城”。

注:禹城的生物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1997年初 ,经过科研人员一年多的攻克,中国第一条低聚糖生产线建成投产。同年10月份,保龄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禹城这座小城市除了上市公司保龄宝外,还有山东龙力、山东福田等多个功能糖龙头企业,功能糖的销量占据了全国的75%。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生产国及出口国,而山东则是中国的“糖省”

目前禹城功能糖产销量已占到国内市场的80%,国际市场的35%,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保健品等行业,目前聚集功能糖生产销售企业3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上市公司2家。

湖北宜昌市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市,在医疗养老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多方位融合的服务模式。同时,宜昌也有非常深厚的营养工业基底,从天然食材到特色营养品,宜昌都有着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技术积累,这为当地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养保障。

从山东禹城到湖北宜昌,从县级市到地级市,从人口40万到 400 万,尽管规模不同,但不管是从临床还是从老年、儿童青少年,都会涵盖三甲医院相关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合教体局相关工作,用菌群检测评估营养,从而形成县域/市域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开展菌群检测评估等手段,了解居民的营养状况,在临床营养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方位、优质的健康服务。

谷禾肠道菌群检测助力临床营养

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事关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儿童营养状况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谷禾临床营养检测中心拟联合相关权威机构教体局共同针对试点地区6~18岁在校学生开展精神发育及营养情况筛查和进行相应干预,并建立“学生营养监测平台”。

同时,也协助民政局对老年人营养情况进行普查,建立“老年营养监测大数据平台”,提高老年人营养水平、降低老年人营养不良率和营养风险率。同时,利用试点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可考虑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开发老年人营养食品、营养补充剂等,从供给侧进一步提高其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谷禾健康成立于2012年,在此之前,已经积累了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等群体的大量菌群数据,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及探索经验,为我们后续开展大规模的营养健康筛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过这些前期的临床验证大规模人群验证,谷禾肠道菌群检测技术也将日趋精准和成熟。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不同人群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未来,谷禾也将持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为大规模营养健康筛查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与相关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通过资源整合、经验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动临床营养健康服务的创新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