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孩子发展自我

 威微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文 - 罗玲

01

发现很多家长每天跟孩子较劲的都是一些特别小的事,就是那种怎么做都行没什么对错可言的小事。有时咨询我的也是这样的事,家长犹豫纠结,想让我说他做的对。

我觉得这说明:

1,盯孩子太多了。其实这些小事最初就不应该看到。就干脆不知道就没事了。看到了还要干预。
孩子未来人生里有无数件小事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不可能都管的。

2,家长总想分出个对错高低,证明自己对,这种思路就不好。
不是每个事都有对错。很多事,对于孩子就是对的,即使我们看着是错的。
改变对错黑白二元对立思维。

3,不是每件事都有无限延续的后果,好像每个事都是岔路口,都通向不同的平行宇宙,错了就滑向深渊。
这多半是我们的想象。
改变这种灾难化想象的习惯。

4,家长越是在外界感到焦虑、失控,越是会在家里对孩子高控,好缓解自己,仿佛减少了种种不确定。
孩子变成手里被捏的那个减压玩具了。


与这些小事的结果相比,更重要的是,家长有积极乐呵放松的状态,对孩子相信包容,允许不同的做法,相信怎样都有道理。

如果他们在家长这里,能更多地自由做事自主决定,能多一点空间,那么他就多了一些保持活力与灵气的机会。

对于这代人来说,自由、放松、乐观,个性得到发展,这大概能以某种形式给他们带来非常重要的竞争力,因为这已经变得非常稀缺。

图片
02

现在的孩子,实际生存空间是比较狭小的。

学校那边特别在意的是一些事情——成绩。家长又在这些之外,有另一些很在意的事,吃饭、长个、视力、握笔姿势、睡眠等等,家长在关注成绩之外还盯着这些。而孩子自己则又关注其他方面,娱乐、交往、玩等等,但自己的空间已经被老师家长要求的事务占据了大部分,所剩无几了。

家长特别特别在意的方面,往往就会成为孩子对你隐瞒最多、表现最不真实的方面。
  • 你过于在意成绩,他会作弊。

  • 你特别强调他睡眠要够,他会假装早睡,偷偷看东西,或者自己定闹表早起。

  • 你在意他吃的,给带去很多水果,他吃不完不太敢带回来都分给同学……

  • 你特别怕孩子早恋,孩子有了喜欢的人,完全不敢和家长聊这些。

  • 你特别怕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孩子好奇了只能假装出去运动,实际拿同学手机偷着玩……

家长放松点,有灵活性,孩子才能敢于展露真实的自己,敢于如实交流。

家长自己心态稳一些,跟孩子真诚地沟通吧。
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家长有包容度,对孩子有信心,少居高临下地评判,多平等交流,能换位思考,自己也有点童心。
作为家长,总要学着控制自己,即使对什么非常关注,也不必时刻盯着这事。
事情都有自己发展的过程,需要时间,并非你劲头越足就变化速度越快。过多关注,是转嫁了焦虑,挤占了属于孩子的生长空间。
您留出空间,有助于他发展真实的自我.
文/罗玲
图片
最近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