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弟子班学习笔记2023年10月17

 勇敢的芯2 2024-05-23 发布于湖南

● 临床中对于任何的疾病,使用了多种治疗方法,病情无缓解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有表证的存在,有没有从表证而解的机会。

● 第二个问题有没有中焦的阻滞,气机不通的问题。

● 如果有表证的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

● 关于表证的治疗是采用汗法,也就是让病邪从表而解,但是“汗法”的治疗是有前提条件的,津液是否充足,正气是否充足 我们我们看到一个病人有发热、恶寒,精神状况良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汗法,使用麻黄汤治疗。

    但是如有病人汗出恶风,精神欠佳,脉象是沉细无力的 ,此时我们综合判断病人的正气是不足的,不适合采用直接发汗的方式治疗,应当采取强壮微发汗的方式治疗。因为患者的病情已经发生了传变,已经从太阳病转变为了少阴病。

● 第二就是患者病人存在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中焦的阻滞,影响气的升降出入,即使辩证用方正确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 举例子

● 如果一个病人的脉象显示关脉弦滑有力,舌苔白腻的就需要考虑中焦是有痰湿阻滞不通的需要打开中路治疗。

● 附一则带状疱疹的医案帮助理解。

● 男,68岁

● 主诉:右侧胸胁部疼痛5月2022年10月12日就诊。

● 现病史:前出现右侧胸胁部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带状疱疹好转,现感右侧胸胁部疼痛,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

● 4月前于一医行胸椎手术治疗,现感双下肢麻木、乏力。

● 刻诊:右侧胸胁部疼痛,双下肢麻木、乏力,饮食可,睡眠差,大便烂,2天一次,舌胖大,苔黄厚腻,脉弦滑。

● 薏苡仁 30g,燀苦杏仁 10g,肉豆蔻 10g,清半夏 20g,制厚朴 20g,滑石粉 20g,陈皮 15g,枳壳 15g,竹茹 10g,黄芪 60g,知母 30g,桔梗 10g,升麻 6g,牛膝 30g,麸炒苍术 30g,黄柏 10g:中药7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 2022年11月02日,药后右侧胸胁部疼痛、双下肢麻木乏力稍改善。睡眠差,饮食可,小便正常,大便时烂,1-2天一次。舌胖大,苔白厚腻,脉弦滑。

● 蒸附片 15g 先煮1小时林佳明,干姜 15g,炙甘草 15g,茯苓 45g,白术 30g,炒白芍 30g,黄芪 30g,升麻 5g,北柴胡 5g,桔梗 10g,党参 20g,瓜蒌子 30g 林佳明,红花 6g,葛根 60g:中药10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 2022年11月14日:服用症状缓解,疼痛已经明显减轻,乏力好转,守上方加止痉散,升降散,10剂。

● 以后患者在外地,一直未见复诊,今天患者儿子微信问我,其咳嗽问题。

● 我问了下他父亲的情况,疼痛已经基本不影响生活了,也即将过去了一年。

● 该患者的舌苔是黄腻的脉是弦滑有力的考虑有湿热阻滞中焦,引用三仁汤合温胆汤畅通三焦,让湿热湿气从右路降而解 。

扶阳派中的桂枝法就是采取解表和畅通中焦,利湿,同时进行的治疗思路,从多个角度给邪以出路。

● 附桂枝法

● 也。今用此引水气上升,化气化液;濡润万物,人身筋络骨节皆得其养,气血更能交流。从以上卢太老师的桂枝解可以看出,谈桂枝就离不开太阳,桂枝是用来拨动太阳的。

● 扶阳医学临证心法之桂枝法系列

● 一、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一

● 【基本组方】:

● 桂枝尖,贡术,楂肉,炙甘草,生姜,(淫羊霍)。

● 【歌诀】:

● 桂枝法有基本方,桂枝术草楂肉姜;伤风有汗用贡术,配加羊藿通阴阳。

● 【法解】:

● 桂枝尖化太阳之气,引微阳由坎而至艮山与楂肉相合,化积消凝,健胃润肝,使阴阳道路易进易出,通达于出入生化之路。得贡术,引土气而金,而水,而木,而火,使五行之运行循循无间。得甘草,辛甘化阳,奠安二土,内外通达皆成自然。得生姜,引阴阳相合,上通心,下达肾,水火既济,乾坤7能协调。得淫羊藿,一出(桂枝尖)一入(淫羊藿),一开一合,引阳而入阴,宣阳而化阴。再借生姜之力透达于太阳所行之路,使膈中之格归于通化之机。此法之用:内外宣通,阴阳协合,营能守中,卫能护外,人身内外如一,百脉畅调,周身舒达矣。

● 【应用要点】:

● 这是基本法的第一个法,彭师将之称为桂枝汤法,伤风有汗用贡术,与桂枝汤作用相同。

● 此法是整个桂枝法系列的基本法之一。桂枝法系列中所有的法,所有的变化,都是从这个基本法开始衍变、衍生、加减,化裁得来的。我们可以据症做到法中有法,法中变法,从而很快的去治愈疾病。此基本法以桂枝尖为君药,统领诸中气药(术、草、楂肉、姜),基本法的这几味药,是桂枝法系列各个立法的奠基之药,是一般情况下的必用之药。

● 二、桂枝基本法类型之二

● 【组方】:

● 桂枝,苍术,楂肉,生陈皮,炙甘草,生姜。

● 【歌诀】:

● 桂枝法有基本方,桂枝术草楂肉姜;苍术配加生陈皮,伤寒无汗用此方。

● 【法解】:

● 用桂枝尖宣通太阳,透达少阴,引坎中之阳由内而外,缘木上行。苍术制土泄水,膀胱之气化必宣,太阳开启,肌腠得理。楂肉化积消凝,使桂枝尖拨转阴阳道路易进易出,里面通达,气机可行。生陈皮使皮腠双走,内外交通,与苍术偕行,遇太阳之气使水邪化寒为汗,营润而出。生姜借阴中之阳,透达于太阳所行之路,使膈中之格归于通化之机。甘草与桂枝尖相合,务期化阴为阳,内外之通达皆成自然。

● 【应用要点】:

● 伤寒无汗用苍术,此法要求服药后胸背有粘汗即止,不能过汗伤阳。此法与麻黄汤作用相同,彭师称之为麻黄汤法。

● 三、建中汤法

● 【组方】:

● 桂枝,生贡术,生楂肉,炒大麦芽,炙甘草,生姜,(砂仁、白叩),(淫羊霍)。

● 【歌诀】:

● 基本法加大麦芽,外邪脉紧建中法;砂仁白叩来助阵,能纳能化中宫振。

● 【法解】:

● 此法是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用炒大麦芽,酌情也可加砂仁,白叩,淫羊藿。

● 用桂枝尖拨开太阳,引坎中之微阳与太阳相接。遇炒麦芽解肝脾之郁,土木更加协合。桂枝尖、炒麦芽、生楂肉三者联袂而行,化气滞,行血淤,消肉食,通肠胃,更助生生之机而仍归于坤土。生姜通达神明,君相二火更能相照,上下得以亲洽,中州得其温暖。此法之用:运化兴,大气举,气血交流无阻,生化更能有用,乃建中立轴之大法也。(西砂仁纳五脏之气归肾,用老叩启胃肠,而纳谷有嘉。)

● 【应用要点】:

● 此法补脾胃之虚,建中宫助消化,使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营卫调*,阴阳不偏,同时心悸,心烦可治。此法不用饴糖,因呕家,洒家不适应饴糖。该法适用范围广,凡胃弱饮食不消,完谷不化,用此法必效!(《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

● 这是卢铸之医学的建中法,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了炒大麦芽(也可加砂仁、白叩),为什么要选加这几味药?因为病人的胃气反咉出了明显的问题,比如吃饭不香,厌食,不消化,腹胀等等。中气出现问题,就在基本法里再加进能够解决胃气问题的药。这个法里就可以加砂仁、白叩和大麦芽这几味药,把着力点放在建中上,解决胃气弱的问题,人体这个大轮盘也就能够正常的转动了。

● 注1:久病体弱者加黄芪,为黄芪建中法,恶风者效更佳。

● 注2:若阳虚者还可加附子,扶阳、建中、理中同行。

● 注3:大麦芽,气平微甘,富生生之能,肝之本谷,疏肝理脾。

● 注4:大麦芽,楂肉合用,化气滞,行血淤,消肉食,通肠胃,有生生之能(助胃消化,助脾运化,生长宗气以供全身)。

● 注5:大麦芽,甘草合用,由脾而肝而心,环中(胃和脾)入肺而肾。

● 注6:大麦芽,姜,术合用,助火(心,肾)、土(脾,肝)使化机调达,生生不息。

● 四、桂苓术甘汤法

● 【组方】:

● 桂枝,术,茯苓(茯神,珠茯神),生楂肉,炙甘草,生姜,(淫羊霍)。

● 【歌诀】:

● 桂枝法加茯苓神,化气行水第一方;炮姜蒲黄治血尿,蓄尿菖蒲茱萸汤;

● 【法解】:

● 此法是在桂枝基本法的基础上,加用茯苓。

● 用桂枝开太阳之气,使气化宣通。云苓通入水泉,使水精之气上升于离宫,离火得助,相火安位。苍术引胃之水达脾,转入小肠,以入膀胱,并交太阳,阑魄两门无阻。炙草安脾土,奠后天,以接先天。生姜宣通神明,交达于三焦。

此法之用:行水与化气流行,化源与运化不息;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肺能通条,脾能转输;太阳寒水环环相扣,天地交泰旋转自如。

● 【应用要点】:

● 此法作用为化气行水。心下逆满,气上冲心,起则头眩,脉滞(湿)、脉紧者可服。湿重,无汗者可用苍术;湿重,年老体弱易汗者,则用贡术。

● 注1:此法治血尿则加泡姜或生蒲黄。

● 注2:蓄尿加吴萸,石菖蒲。

● 注3:有燥气则加用油厚朴。

● 注4:茯苓(茯神),渗淡之品,平淡之性,利水、淋、蓄尿、尿血均可医。因其入肺入脾,肺能通条,脾能转输,其功皆在利小便,小便利则水行气化(此法之关键)。水湿停留则关节痛;水湿不运化则烦满;宿食(停食),则中宫阻塞而津液不生,津液不生乃口焦口干。以上诸疾皆小便不利所致,小便利,则诸疾可愈。

● 注5:茯苓,桂枝,贡术相合,宣化膀胱,上快胃口(吃饭香),凡沤渎壅塞可行,内通而外运。

● 注6:茯苓,姜同用,上下清澈而脏腑调合。

● 注7:茯苓,甘草同用,地气升,天气降,阴阳得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