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观“易水寒光”

 昵称45109175 2024-05-23 发布于浙江

杭州临平博物馆东馆临展厅举办“易水寒光——易县宋辽金银器窖藏展”。

藏品之源

展览的《前言》中写道:1986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大北城村出土一批金银器,400余件埋于绿釉陶瓮内,数量之巨、品类之全、质地之精、纹样之美为近年罕见。窖藏以金银酒器、饰品为主,宋辽风格兼具。

易县地处宋辽边境,为易州驻地。五代后晋石敬瑭割让契丹,周世宗收复此地,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易州被契丹夺回,置高阳军,历百余年。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短暂附宋,属燕山府路。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辽宋相继灭亡,易州为金所有。这批由太平岁月辉煌厅堂转入幽暗地下沉埋的财富,与这十年间的战争纷争有关。靖康之难,宋室南迁,无数分合与争端,随历史云烟远去。九百多年后的今天,窖藏重现,旧物归来,对研究宋辽社会提供了真实的切口和实物。

展览结构

展览除前言、结语外,共分4部分:

1.饰品。
金银饰品与人贴身相伴,是标志身份、展示技艺、炫耀美丽的象征,直接反映人和社会的精神面貌。宋代金银用于首饰制作方面为数较巨。这批窖藏中的钗、簪、梳、耳环、钏镯、带具等成对成套,形制规整,规格较高。单独存展(指1件展品单独一个玻璃柜展示)的有满地娇纹金梳/重量70.9克,这件梳子由天鹅、婴戏、慈姑叶、荷花荷叶等组成,充满生活情趣;另有镂空五佛金冠/重量12.3克,剑环式双龙纹金饰/重量68.4克等,笔者凭经验推测,单独存展的是“重器”或为国家一级文物;集中展示的还有金凤银簪、水晶葫芦珠串等。

2.酒器。
酒器用宋人的话说也可称“馔器”,即筵席用器,宋代金银酒器的使用已普及到市民,各类酒器品种齐全。易县窖藏金银酒器有注碗、盘盂、酒盏、果菜碟与盘等,长长的玻璃展柜中有:银执壶/重量988克、银温碗/重量640克、花口银盏/重量70.9克、银盂/重量23.3克等。

3.货币。
这批窖藏中有18件银铤和181枚金叶(金叶总重量1847.9克/成套),其上刻铭、墨书承载的历史信息,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银铤铭文有北宋“元丰四年(1081)”“政和六年(1116)”等纪年字样,年代最晚的为北宋未年。易县出土的银铤为研究北宋银铤提供了原始的实物样本。

4.杂件。
窖藏中有些器物用途不明或不易归类的,如铜印、银叶、银条、荷叶形金饰片等,如一件金覆盂形器/重量132.3克,他处未见,形若覆盂,三道连珠纹将器身图案隔作三重:顶部蟠龙隐起戏珠云间,中部一圈缠枝牡丹,底部一圈龙牙蕙草。对杂件器物的解读,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细观这批窖藏,金银璀璨,珠玑琳琅,将宋辽时期的生活风尚和审美情趣悉数呈现在你的面前,难得一见。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