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39岁被杀后,大顺皇后高桂英下场如何?又引领孙辈抗清20年

 历来现实 2024-05-23 发布于北京

很多人也许不信,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叱咤风云、名垂青史的李自成,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起因之一,是自己的老婆跟别的男人发生了不正当的交往。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公历9月22日),李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100公里处的李继迁寨。

李自成出身贫苦,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整天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老实巴交的父亲只能一咬牙一狠心,让他到庙里当了和尚。

再后来,李自成渐渐长大了,觉得光头不好看,偷偷跑回家,不想在庙里干了。父亲无奈,只好让他去本村的财主家放羊。

家里条件这么差,李自成自然也无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别的孩子都在读私塾的时候,李自成挥着鞭子,赶着羊儿,在黄土高坡唱歌谣。

这样的生活也没有维持多久,到了12岁那年,他的母亲患上了一场奇怪的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从此李自成只好和父亲相依为命。

谁知道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遭顶头风,三年之后,父亲又突然患病,走上奈何桥,丢下了李自成孤零零一个人。

这时候的李自成,心情无比沉重,他对天高喊:苍天啊苍天,你难道瞎眼了吗?为何把苦难都降临在我一个人身上?

话音未落,背后响起一声大喝:“李自成哪里跑?”

李自成转身一看,不好,官差来了。

原来,为了埋葬父亲,李自成欠下了豪绅文举人的债,因为没有收入,他没有力量偿还,只能一拖再拖,当了老赖。文举人为富不仁,将他告到了县衙。知县随即立案,让衙役来抓他。

李自成赶紧逃跑,但还是被追上,抓到了县衙。到了衙门,自然仍旧是没有钱还债,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李自成难以忍受,便灵机一动说:“老爷啊,别打了,我还钱就是。”

“你有能力还吗?”县太爷不相信。

“我在房后的地下,还买了一瓦罐银子,给他就是。”李自成说。县太爷一听,信以为真,便让衙役跟着李自成回家取钱。趁着衙役不注意,李自成半路上跑了。

当天晚上,李自成带着刀利刃,翻过高墙,把文举人一刀给宰了。之后,他带着侄儿李过逃往甘肃,改名换姓在部队当了大头兵。

谁知道在部队,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的明朝已经腐败,王侯和豪强兼并土地严重,国库没有收入,朝廷经常欠士兵的饷银。即使这样,军官还克扣军饷,当兵的常常几个月都难领到一分钱。李自成熬不下去了,便决定离开部队。

他通过关系,在银川驿站找了一份工作。在驿站,李自成穿着制服,吃着皇粮,生活惬意多了。

可是好景不长,干了没有几年,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驿站要裁人了。

原来,在1627年,明朝皇帝万历挂了。新上任的皇帝明思宗朱由检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为了节约开支,要对驿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说白了,他认为就是驿站吃闲饭的人太多,要进行精简。

精简谁呢?当然是没有门路的人。

崇祯元年(1628年),李自成因上面没人,还曾经有过小过失,而被砸了饭碗,一脸沮丧地回家。到家之后的李自成,无所事事,又欠了另外一个财主的债。结果,再次被当老赖,告到了米脂县衙。

现在的老赖会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消费,明朝县令对待这些人也不人道,让李自成带着刑具游街,百般折磨。

发小们看了于心不忍,就凑了一笔钱将债务还上,让李自成获得自由。李自成很是感激,说一定要好好干活,报答弟兄们。

话是这样说,李自成脾气暴,无法咽下这口气。

半夜时分,李自成再次带着尖刀,杀死告状的债主。好在做的比较巧妙,没有留下痕迹,县太爷没有证据,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两年后,李自成又杀了人。这次不是债务原因,而是因为自己的老婆。

李自成虽然混得很惨,但是人长得的很酷,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充满阳刚之气,典型的西北汉子。因此,李自成虽然穷困潦倒,并没有打光棍。在22岁那年,他娶了个媳妇,名叫韩金儿。

媳妇长得还很标致,是方圆十几里数一数二的美人,让人羡慕不已。但韩金儿水性杨花,婚前就是一个因乱搞被原先丈夫给休了的寡妇。嫁给李自成之后,她老毛病没改,和村上一个叫盖虎无赖黏糊上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二人自以为做的很隐秘,其实还是被乡亲们知道了。风言风语传到了李自成里,他勃然大怒。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七尺男儿李自成怎么会咽下这口气?

他失去理智,挥刀将潘金莲式的妻子给杀了,然后又将西门庆第二盖虎给剁了。一下子死了两个人,轰动全县,县太爷马上立案,布置缉拿凶手。

两条人命在身,李自成知道闯大祸了,就和自己的侄儿李过连夜逃走。

崇祯六年(1633年),27岁的李自成率投奔闯王高迎祥,人称“闯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美中不足的是,李自成这时候还是孤身一人。不过他人长得勇武,又当了头领,很快就有了第二任妻子邢夫人。

常言道“绥德的婆姨米脂的汉”,邢夫人是绥德女子,长得跟画上的仙女一样,谁见了谁夸。不光如此,邢夫人还有文化,体贴人,会算账理财,精明能干。嫁给李自成之后,除了给闯王暖被窝,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管理武器和战利品,发放军粮。

李自成的弟兄们见了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大哥找了个好老婆,比韩金儿好多了。对于这个媳妇,李自成也很满意,对她赞不绝口。

不久后,李自成还是发现了一点不对劲。邢夫人那段时间跟自己在一起的时候,老不在状态,敷衍了事。回忆当年的韩金儿,不就是这样的表现吗?坏了,难道夫人她外面有人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自成开始暗中观察。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果然发现端倪。

那就是自己的小弟高杰总喜欢往仓库跑,而且一待就是一个时辰。

高杰打仗勇敢,人长得也不赖,还十分年轻,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一枚小鲜肉。二人经常打交道,结果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

查证之后,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李自成采取了冷处理,将高杰调到了外围,不再跟邢夫人打交道。

谁知道二人藕断丝连,旧情未了,竟然在1636年秋天私奔了。叛逃之后的高杰带着邢夫人投奔了官军阵营,将矛头对准了昔日大哥,还神奇地混上了总兵。

邢夫人私奔之后,李自成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任夫人高桂英。

李自成跟高桂英的哥哥高立功早就认识,在驿站一起工作过,建立了深厚友谊。后来,高立功离开驿站当了一名狱卒,在李自成犯事入狱之后,也提供过帮助。

李自成起兵之后,高立功紧紧追随,果真是“立功”不少。

邢夫人出走之后,李自成脸上挂不住,闷闷不乐。高立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对他说:“闯王,如果不嫌弃,把我妹妹娶过来吧。”

你妹妹高桂英?”

“是啊”。

“她不是嫁人了吗?”

高立功长叹了口气说道:“两年前,她丈夫得病死了。”

李自成思考许久,笑着对高立功说道:“如此,以后就该称你舅哥了。”

李自成为何要犹豫半天呢?

原来当时的李自成是个大王级别的英雄人物了,根本不愁找不到女人,如今再娶个寡妇为妻,怕是不吉利。

常言道:“宁娶生妻,不娶寡妇”,生妻是离婚的女人,寡妇就是死了男人的女人。

在古人看来,寡妇命硬克夫,谁娶了都活不长。在生活中,确实有寡妇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连嫁了几个男人,丈夫都恰好死了,女人会被认为是有克夫之命。

李自成最终还是同意,是因为通过前两次的失败婚姻,李自成变得更加务实了,女人生的好看,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容易招蜂引蝶啊。

正因为是寡妇,历经沧桑,说不定更懂珍惜眼前人。是故,李自成做出决定,迎娶高桂英。

事实证明,这次李自成真的是选对了。高桂英人长得确实很普通,而且性格耿直,像女汉子。不像前两个妻子那样,说话燕语莺声,妩媚多姿。但人家高桂英粗中有细,生活中很体贴人。

闯王不回帐,她就不睡觉,在灯下默默等待。

闯王有时候因为打败仗,情绪低落的时候,高桂英还会耐心劝解,说胜败是兵家常事,让丈夫振作起来。

崇祯十年,李自成农民军跟明军交战,遭遇惨败,只剩下了13骑逃入商洛山中。

这时候的李自成万念俱灰,哭着对苍天喊道:“老天,你是要灭我吗?”然而高桂英却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上天留下了你,就是让我们东山再起的。”

李自成一听如梦初醒,重新振作起来,终于卷土重来,在1644年打到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

后来因为手下将军处置不当,导致吴三桂投清,李自成功亏一篑,退出北京后,在1645年战败自杀。高桂英则继续带着余部,跟清军周旋近二十年。

直到1664年(康熙三年),高桂英还在辅佐李自成侄儿李过的养子李来亨将军(算起来已是自己的孙辈)在湖北抵抗清军,兵败身死,就连对手清军都被她的威名和气节所震慑,选择了将她妥善安葬。

古人云:“娶妻选德,选妾选色”,李自成的婚姻经历说明一个道理,看来,选伴侣的时候,品行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参考史料:《明史·流寇传》《明史》卷309,列传19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