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枝生产进入关键期,严防“一虫两病”

 湖北仙桃刘美刚 2024-05-23

近期高温多雨天气易导致荔枝病虫害滋生,特别是荔枝蒂蛀虫、霜疫霉病和炭疽病对荔枝果实品质影响很大,应及时进行病害防控,以免造成产量和质量损失。

一、病虫防控

1

果实霜疫霉病发病特征

图片

霜疫霉病

可在果实的任何部位发生,但多数会从果蒂处开始。发病初期果皮表面出现暗绿色,不规则、无明显边缘的病斑。连续阴雨或空气湿度大时,病果表面出现白色霉层。如经保湿培养后产生白色霉层,则可确定为霜疫霉病。该病最适发病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病菌潜伏期为20小时,形成可传播的孢子囊也最多。树冠下部和荫蔽处的果实则发病较早或较重。

2

果实炭疽病发病特征

幼果感病,果皮出现褐色小斑,逐渐扩展为圆形褐斑,引起早期落果。

成熟或近成熟果实感病,病斑圆形,褐色,边缘棕褐色,常发生于果实端部。

图片

炭疽病

图片

最适发病温度为22—32℃,在28—32℃高温时,易发生流行。如遇连续数天的雨水天气,暴发严重。桂味、糯米糍、怀枝等中、迟熟品种发病较重。

3

荔枝蒂蛀虫防控要及时

荔枝的第2次生理落果后,将陆续迎来果实发育期蒂蛀虫的第二次(果实的中期落果)和第三次发生高峰(果实膨大期),需尽早地开展科学防控,将早期田间虫口数量降至最低,以提高蒂蛀虫防治效果、减少果实发育后期用药,确保荔枝果品安全。

图片
图片

蒂蛀虫

在蒂蛀虫的4个田间虫态中,只有成虫和卵是完全暴露在外界环境,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药液容易接触到虫体,防治效果较好,所以成虫期和卵孵期是防治蒂蛀虫的关键时期。

二、荔枝适用登记使用农药

1

荔枝霜疫霉病适用农药

我国目前已在荔枝上登记使用的杀菌剂共有29种。其中霜疫霉病防控药剂23种。

具有保护作用药剂:百菌清、王铜(氧氯化铜)、氰霜唑、代森锰锌、丙森锌、福美双、代森锌。

具有治疗作用药剂:春雷霉素。

具有内吸性药剂:嘧菌酯。

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药剂:唑嘧菌胺、多菌灵、氧化亚铜、烯酰吗啉、氟吗啉、氟吡菌胺、三乙膦酸铝、双炔酰菌胺、甲霜灵/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

兼具保护、治疗和内吸性药剂:霜脲氰和代森联。

同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和内吸活性等多重作用药剂:𫫇唑菌酮。

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药剂:喹啉铜。

兼具预防、治疗和抑制产孢作用药剂:氟噻唑吡乙酮。

兼具保护和内吸性作用药剂:代森联。

2

荔枝炭疽病适用农药

已在荔枝上登记使用的防控炭疽病的药剂共6种。

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药剂:氟吡菌酰胺、多菌灵、氰霜唑和苯醚甲环唑。

同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和内吸活性等多重作用药剂:肟菌酯。

具有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药剂:咪鲜胺/咪鲜胺锰盐。

3

荔枝蒂蛀虫适用农药

我国目前已在荔枝上登记使用的杀虫剂共有14种。

兼具胃毒和触杀作用药剂:阿维菌素、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除虫脲、虱螨脲。

同时具有触杀、胃毒和趋避等多重作用药剂: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兼具触杀、胃毒和内吸特性药剂:氯虫苯甲酰胺。

防治病害可选择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进行防控,选用具备渗透作用和铲除功能的杀菌剂更佳,在以上农药里混合天然芸苔素能够加强药效、促进果实膨大和着色。施药时喷足药液,把整株树均匀喷湿,叶面、叶背、树盘、地表都需喷施。一般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蒂蛀虫联合防治。

清除病果、烂果、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防止病菌扩散。



来源丨南方科技报
编辑丨潘旭初
校对|李家华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钟汉成


图片

南方农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