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荣甲|中国第一路:龙凭公路

 夏德明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隐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历史奇迹。其中,龙凭公路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路”。这条公路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公路之一,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龙凭公路,原名龙南公路,从广西龙州蜿蜒至镇南关(今凭祥友谊关),全长55公里。它的建设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竣工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两广总督张之洞为了巩固边防,拨银十万两,委派广西提督苏元春兼任广西边防督办,负责修筑沿边军路。其中,龙南军路便是最重要的一条。它承载着保卫边疆、抵御外侮的重任,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智慧。

龙南军路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沿线的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河流密布,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工人们没有退缩,他们肩挑手扛,硬是用汗水和毅力在崇山峻岭之间开辟出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虽然简陋,但却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连接内陆与边疆的重要纽带。

随着时光的流逝,龙南军路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具有国防和经济、贸易、旅游交流往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公路。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拨款对其进行扩建和整修,提高了路基和路面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汽车行驶的需要。此后,龙凭公路逐渐成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后,龙州至龙凭界路段经过多次整修扩建,路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988年,龙凭公路改砂石路为柏油路面,极大地提高了通行能力。如今,这条公路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之一,在促进地区经济交流和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龙凭公路沿线,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其中,黄茵是龙州县文物管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对这条公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她和同事们在龙凭公路沿线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这些发现不仅印证了史料的记载,更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这条公路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在龙凭公路沿线,还有许多勤劳善良的村民。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与公路相伴相生。他们见证了公路的变迁和发展,也亲身感受到了公路带来的便利和改变。在他们的记忆中,龙凭公路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

如今,当我们站在龙凭公路的起点或终点,望着这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和感慨。这条公路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它不仅仅是一条连接内外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长廊。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让我们珍惜和保护好这条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路,让它的故事和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在这条“中国第一路”上,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先人们的智慧与汗水。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沿着这条古老的公路前行,感受那份属于中华民族的自豪与荣耀。

在龙凭公路的见证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形象。这条公路不仅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起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我们漫步在龙凭公路上,感受着它带来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厚重,我们不禁会想:这条公路究竟蕴藏着多少未解之谜?它又将引领我们走向怎样的未来?或许,这正是“中国第一路”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更连接着我们的心灵与梦想。

让我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继续在这条“中国第一路”上砥砺前行。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新的篇章,让这条古老的公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第一路”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更是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